基于效益导向的高中语文项目式教学实践研究
张灼花
陆河县河田中学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传统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局限性
传统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多采用“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学生修改”的模式,存在显著问题。学情诊断粗放,教师难以在有限时间内全面分析全班作文,如广东二模中约 65% 学生作文存在“立意浅表化、素材陈旧化、论证平面化”等问题,教师难以及时精准定位;反馈时效性差,学生数天后才收到评语,修改热情减退,效果不佳;学生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探究动力,难以培养独立写作思维。
(二)项目式教学与效益导向的契合
项目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真实问题驱动主动学习,强调目标明确、过程可控、成果可衡量,与作文教学提升能力的需求高度契合。例如“AI 辅助作文升格”项目,可引导学生借助技术主动发现问题、分析策略、实践修改,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
AI 技术为作文教学带来的新机遇,AI 工具如豆包、ChatGPT 可快速分析作文立意、结构、语言等维度,精准定位问题并提供建议。在广东二模实践中,AI 弥补了教师个体分析的局限,提供多样化思路与资源,激发了学生主动性,为教学改革开辟新路径。
二、AI 辅助作文升格的实施过程
(一)明确项目目标
结合广东二模评分标准与学情,设定三大目标:学生运用AI 分析作文问题,从立意、结构等维度定位低分原因,准确率达 80% 以上;掌握至少 3 种升格方法(如优化立意、丰富素材),完成作文修改;提升自主学习与批判性思维,增强高考应考信心。
(二)做好课前准备
教师要准备开展教学任务的工具,如提前做好电脑测试、筛选AI 工具(豆包、ChatGPT 等),整理操作指南。同时要收集评分标准、学生作文问题及范文,制作PPT ;设计课堂任务单,含对话问题、升格步骤及记录表格。
学生要准备自己的二模作文,如学生受条件限制无法提前准备,这一步可由老师代劳。结合考场得分,初步分析优缺点;熟悉电脑设备与网络环境,确保工具正常使用。
(三)有序开展课堂流程(需连堂课开展活动)
1. 导入环节(5 分钟)。对比班级作文平均分与高考优秀标准,揭示差距,激发提升需求;简介AI 在作文升格中的作用,引发兴趣。
2.AI 工具介绍与示范(10 分钟)。通过 PPT 展示工具特点(如豆包擅长结构优化、ChatGPT 提供立意创新),以模拟作文为例,演示提问方式、AI 反馈及修改操作全过程。
3. 学生自主互动与升格(40 分钟)。学生选择AI 工具,结合任务单提问(如“立意是否深刻?”“素材是否陈旧?”),记录修改思路,标注 AI 建议与自主思考部分。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工具使用熟练度、互动深度、小组参与度,如能否精准提问、合理采纳建议,强调批判性使用工具。
4. 小组交流与分享(20 分钟)。4-6 人小组交流互动过程与成果,对比作文修改前后,从立意、结构、素材、语言等维度评估提升效果,结合任务单记录综合打分。讨论 AI 建议的合理性,推选代表全班展示。教师总结点评,肯定进步并指出改进方向。
5. 总结与作业(5 分钟)。回顾AI 应用要点,强调批判性思维;布置作业:完善作文升格,思考AI 在日常写作中的迁移应用。
数据显示,参与项目的学生作文平均分提高,一类文比例增加。例如《掌年龄之控,活出精彩人生》经 AI 辅助后,立意深化为“生理与心理年龄的辩证关系”,补充时代素材,语言更流畅,成功升格为二类文。学生主动利用 AI分析问题,在互动中学会辩证思考。如小组讨论中,能批判性筛选 AI 推荐的素材,判断其与论点的契合度。同时,小组合作提升了问题解决与协作交流能力。项目式教学与AI 融合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教师成为引导者,学生主动参与升格过程,课堂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生态,为教学改革提供了范例。
三、问题与反思
AI 技术的使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提供了更精准的写作思路和提升方向,但也存在部分学生机械套用AI 模板与辞藻,缺乏个性化构思,导致作文趋同;基础薄弱或工具操作不熟练的学生难以跟上进度,修改效果参差不齐;工具侧重语言、结构等显性要素,对思想深度、情感真挚度等隐性素养的分析不够精准等问题。
针对此种现象,在接下来的教育过程中,需要继续强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通过案例对比、小组辩论等活动,引导学生理性看待 AI 建议,在借鉴中创新。实施分层教学策略,课前为基础薄弱学生提供工具操作辅导;课堂设计梯度任务,确保不同层次学生均有收获。同时,要优化 AI 工具应用,联合技术人员提升 AI 对隐性素养的分析能力,教师结合教学经验二次加工建议,增强针对性。
四、结论与展望
基于效益导向的 AI 辅助作文升格训练,有效提升了学生写作能力,创新了教学模式,为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未来可拓展项目式教学在阅读、口语等领域的应用,深化 AI 与教学的融合,开发更智能、精准的工具,推动语文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 洪妙玲 . 以效益为导向的新高考背景下语文学科“学生自主命题”项目式学习初探 [J]. 广东教育 ,2022(10):4446.
[2] 王鑫元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课程项目式学习策略探析 [J].学周刊 ,2021(25):2930.
[3] 李华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中语文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探究 [J]. 中学语文 ,2025(01):2527.
[4] 秦华婧, 王盛娣.“教学评”一体化实施路径[J]. 湖北教育,2022(12):3436.
[5] 佚名 . 高中语文项目式学习的育人实践研究 [J]. 课程教育研究 ,2024(44):123125.
本文系 2023 年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效益导向的高中语文项目式教学实践研究”(2023YQJK376)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