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管理与灌区农业发展的研究
全志国
衡南县泉湖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湖南衡南 421100
引言
水库是区域内的重要实力工程之一,不但承担着防洪和供水等基础功能,而且对周围灌区的农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伴随区人口的逐渐增长与工农业用水需求的全面提升,水库管理和优化利用显得特别重要,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水库管理和灌区农业发展策略,内容如下。
1 水库基本概况
泉湖镇辖区内部总共有 16 个行政村,两个居委会,地形以丘陵为主,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农业镇,当前有耕地 3.3 万亩,林地 6.9 万亩,清花河和柿江河穿境而过,总长度为 23 公里,镇级河流内共有大泉港河、双狮河 2 条,小一型水库 2 座,小二型水库 5 座,骨干塘 485 座,山平塘 3298 座,全镇渠系共计 87 公里,境内享有衡南县双板桥、衡阳县牛型山两座中型灌区水源,生态环境优越,水资源丰富。
2 现状和解决对策
2.1 现状分析
2.1.1 水利基础设施损毁严重
全镇的水利工程和渠道主要建成于上个世纪 50 年代,虽然镇财政每年投入较多经费进行维修与清淤,但是当地的水利设施老化较为严重,并且修复难度较大,存在毁损与淤积等严重的现象,使得渠道的行洪能力较差[1]。
2.1.2 镇、村负债过重
水利基础设施与河长制工作建起来虽然容易,但是管理难度比较大,上级对公益性工程的损耗与维修管理费用,缺乏补偿渠道与来源,虽然当地干部与村民的积极性都比较,但是村级财务基础比较薄弱,村级的基础资金筹措难度较大,镇政府在项目实施期间同样存在资金缺口较大的问题。
2.2 解决对策
2.2.1 做好水利基础设施规划
在水库管理期间,保证水利基础设施规划的前瞻性与科学性特别重要,相关人员要进行全面的水文地质调查,即评估流域内部水资源分布与质量变化,为规划提供准确数据支持,如何考虑水库的多功能性,例如灌溉和防洪以及发电与供水等等,科学规划水库规模与功能,有效满足不同利益相关方需求。规划期间还要综合考虑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保证水库建设与运营不会对周围生态系统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使用先进的技术与材料,提升水利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与耐久性,有效降低维护成本与频率。
在规划过程当中,还要综合考虑未来气候变化对水库管理可能会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制定出完善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适应可能会出现的极端天气事件,积极和当地政府与社区包括利益有关者进行沟通与合作,保证规划方案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与参与。
为更好实现上述目标,有关人员还要建立一个多部门协作平台,通过定期会议与工作,可促进信息全面共享与最佳实践交流,应用先进的预测模型与监测技术,提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速度与准确性,在规划环节,还要特别重视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全面保护,保证水库的建设与正常运营不会对生物多样性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
除此之外,水库管理计划还要包含教育与培训模块,提高当地居民与有关工作人员对水资源保护与气候变化的认识,全面提升公众意识,更好增强社区对水库管理计划的参与度与认同感,保证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保障人员安全与水库设施的可靠运行。实施过程当中,工作人员还要按时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估与调整,保证其始终满足最新的科学发展与社区需求,通过进行持续性的监测与评估,能够快速发现并解决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确保水库管理的长期可持续性,保证水库在面对未来气候变化挑战的过程中,更好发挥出其应有作用,为社会与环境带来长期利益。
通过建立科学的监测与评估体系,可以对水库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正确调整管理策略,保证水库能够高效长期安全运行,提升水利基础设施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为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2.2.2 加大水利资金投入力度
根据水库管理现状能够得知,为更好加大资金投入力,相关人员要建立一个高效且透明的水利资金管理系统,可以制定出明确的资金分配政策,保证资金可以精准用于水库日常维护与升级,包括灾害预防措施层面,还要加强和政府与私营部门之间的良好合作,进一步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可吸引更多投资,通过对项目进行准确评估,并优先级排序,能够保证资金分配到最需要的区域。比如,针对那些在灌溉与防洪以及饮用水供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水库,要优先考虑资金投入,按时对水库运行状况进行准确性评估,快速发现潜在风险与问题,科学安排资金,开展必要性的维修与加固工。
为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还要加强监管与审计力度,保证每笔资金的使用均能够符合既定目标,达到预期的效果,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针对资金的实际使用效果进行量化分析,能为后期的资金投入提供准确依据,为更好提高资金管理的公信力与透明度,还要按时公开资金的使用报告,积极接受社会的全面监督,不但有助于增强广大公众对资金管理的信心,而且可更好激发出社会各界对资金使用效率与效果的关注,积极鼓励并支持第三方机构踊跃参与评估与监督工作,引入外部视角,能够客观评价资金实际使用状况,及时发现并纠正所存在的具体问题 [2]。
从技术角度来分析,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比如云计算与大数据分析等等,可实现对资金流向的全面监控与预警,更好预防资金滥用与浪费,构建一个综合性的信息平台,将资金的实际使用状况与项目进展以及绩效评价结果等信息进行自动化的展示,能全面提高管理效率与决策的科学性。
公众的参与与透明度也是提升水利资金投入力度的主要因素,通过按时公开水利项目规划与执行,包括资金使用情况,能增强广大公众对水利项目的信任与支持,在社会层面形成对水利资金投入的促进作用,保证水库管理过程当中的资金投入有效性与可持续性,针对资金管理负责人与有关工作人员,按时进行培训与能力提升,保证其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可适应资金管理的新要求与新挑战,保证资金获得最有效的利用,为真正实现组织的长远目标提供重要资金保障。
2.3 灌区农业发展
伴随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农业现代化的逐渐推进,灌区农业正在朝着更加环保与高效的方向发展,精准灌溉技术的运用范围逐渐扩大,采取土壤湿度传感器和气象站以及智能控制系统,可更好实现水资源精确化管理,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全面提升灌溉效率,农业物联网技术的良好运用,能够让农业生产过程更为智能。通过远程监控与数据分析,广大农民朋友能够实时了解农作物生长情况,正确调整灌溉与施肥策略。
将生物技术应用到灌区农业当中也至关重要,通过培育耐盐碱与抗旱的作物品种,可以全面增强农作物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有效减少对灌溉水所产生的依赖,全面推广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比如种植业和畜牧业之间的良好结合,可以让农业废弃物获得充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3]。
从政策角度来分析,政府还要不断加大对灌区农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多项措施,全面鼓励农民采取节水灌溉技术与可持续农业实践。
3 结语 :
综合以上分析能够得知,本文重点探讨水库管理和灌区农业发展趋势,不但能够提升水库管理质量与效率,而且可以推动灌区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获得比较好的成效,因此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昱淇 , 曹良兵 . 对完善水库移民监督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J]. 广西水利水电 ,2023,(06):136-139.
[2] 毕海涛 . 水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隐患管理思考 [J]. 水上安全 ,2023,(16):175-177.
[3] 徐云乾 , 袁明道 , 包腾飞 , 等 . 工程伦理视角下的水库大坝安全运行管理 [J]. 大坝与安全 ,2023,(06):4-8.
作者简介:全志国(1970.12-),男,大专,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的工作:小型水库管护及防汛抗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