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幼儿园美术教学与游戏融合的实践探索

作者

金玉焕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473000

引言

幼儿时期是培养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关键阶段。美术教学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往往难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游戏作为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形式,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将美术教学与游戏融合,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还能在游戏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美术技能和创造力。

一、美术教学与游戏融合的必要性

对于 3-6 岁的幼儿来说,游戏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这个阶段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但动手欲望强,喜欢探索新鲜事物。把美术教学和游戏结合起来,正好能抓住幼儿的这些特点。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单纯让幼儿坐在桌前画画,有些孩子很快就失去兴趣。但如果把画画变成给小动物穿新衣的游戏,孩子们就会主动拿起画笔。这是因为游戏给了孩子一个具体的目标,让他们觉得画画是有趣的事,而不是枯燥的任务。从幼儿发展的角度看,这种融合教学能同时培养多个方面的能力。孩子们在游戏中进行美术创作时,既要动手操作,又要动脑思考,还要和同伴交流。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小肌肉动作,又促进了语言发展和社会性交往。

二、美术教学与游戏融合的实践策略

(一)创设游戏情境

在实际教学中,创设合适的游戏情境能让美术活动变得更有吸引力。比如教孩子们画对称图形时,老师可以组织找朋友的游戏。先让每个孩子在纸上画半个图形,然后互相交换纸张,让小伙伴帮忙完成另外一半。这样孩子们在实践中就理解了对称的概念。再比如进行色彩教学时,可以设计颜色商店的情境,让孩子们扮演顾客和店员,通过购买指定颜色的物品来学习颜色分类。这种情境设置要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像过家家、小超市这类他们熟悉的场景效果会更好。但是老师需要控制好时间,一般 15-20 分钟为宜,时间太长孩子容易分心。游戏情境中的指令要简单明确,比如请给你的小熊朋友画一件花衣服,这样的任务具体又容易操作。同时,‌还需准备好相关的道具支持。若设计海底世界主题,则应准备海洋生物的图片或玩偶作为参考。‌游戏结束后,可组织幼儿轮流展示作品,并说说自己画了什么。这样既能巩固学习内容,又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二)运用游戏材料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可以作为美术材料,比如各种豆子、纽扣、吸管等。这些材料安全又容易获取,还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在使用前,老师要做好清洁消毒工作,特别是像树叶、松果这类自然材料。准备材料时要考虑多样性,比如同样是纸张,可以提供皱纹纸、瓦楞纸、亮光纸等不同质地的选择。材料的摆放也有讲究,可以按类别分装在透明盒子里,让孩子能清楚地看到有什么选择。在使用材料时,要给孩子充分的探索时间,比如让他们先自由摆弄一会儿棉花和羽毛,感受不同的触感,再进行创作。老师可以示范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比如如何用胶棒粘贴轻薄的羽毛,但不要规定必须怎么做。要鼓励孩子尝试新材料,有个孩子最初不敢碰黏土,在老师引导下慢慢开始捏着玩,后来能用黏土做出各种造型。材料的组合使用也能产生好效果,比如把树枝和毛线结合做立体造型。每次活动后,要培养孩子整理材料的习惯,这本身也是很好的教育活动。

(三)开展游戏活动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设计合适的游戏活动能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比如颜色找朋友这个游戏,老师可以准备各种颜色的卡片,让孩子们分组比赛,看哪组能最快找到老师说的颜色。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认识了颜色,还学会了团队合作。另一个常玩的游戏是形状拼拼乐,老师提供各种几何形状的纸片,让孩子们自由组合成新的图案。朱梓宁小朋友把三角形和圆形拼在一起,高兴地说他做了一个冰淇淋。这类游戏的关键是要给孩子们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老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另外,游戏规则要简单明了,比如用三种颜色画一幅画这样的要求,孩子们容易理解也容易完成。游戏过程中,老师要随时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

(四)评价游戏化

游戏化的评价方式能让孩子们更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我们常用小画廊的形式,把孩子们的作品都贴在墙上,让他们自己当小评委,给喜欢的作品贴星星。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奖励,有的是色彩小能手,有的是创意小天才,这样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就感。评价时要具体,比如你画的太阳用了三种红色,真特别,这样的评价比简单的“画得真好”更有意义。有时候也会让孩子们互相评价,老师会引导他们说我喜欢这幅画因为...,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评价用的语言要生动有趣,比如把线条流畅说成像小河流水一样顺,孩子们更容易理解。评价结束后,可以把作品带回家给家长看,家长的反应也是对孩子的另一种鼓励。

三、美术教学与游戏融合的注意事项

在开展游戏化美术教学时,老师要特别注意几个实际问题:一是安全问题,选择材料时要避免尖锐物品,像牙签、图钉这类东西不能用。剪刀要选用儿童安全剪刀,颜料要选无毒可水洗的。活动场地也要检查,确保没有磕碰危险。二是关注每个孩子的特点。有的孩子喜欢涂色,有的偏爱剪纸,老师要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对于动手能力弱的孩子,可以从简单的撕纸开始;对能力强的孩子,可以提供更丰富的材料组合。不要强求所有孩子完成同样的作品。三是要把握好教学重点。游戏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美术,不能只顾着玩。

结论

幼儿园美术教学与游戏的融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运用游戏材料、开展游戏活动和采用游戏化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将美术教学与游戏有机结合起来,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石玉东 . 游戏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J]. 成才之路 ,2023(24):109-112.

[2] 于长华 . 幼儿园美术教育游戏化探寻 [J]. 教育 ,2023(1):91-93.

[3] 李 君 . 幼 儿 园 美 术 活 动 游 戏 化 的 策 略 研 究 [J]. 教师 ,2023(25):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