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蒙医心身互动疗法治疗失眠症患者的护理
乌日汗 查那
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 内蒙古 锡林郭勒 026000
引言
失眠是一种临床发病率极高的睡眠障碍性疾病,据相关领域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有 38.2% 左右的人口都被睡眠障碍问题困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持续加快,现代人面临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作息紊乱、情绪波动等诱因导致神经调节功能失衡,失眠患者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睡眠障碍对个体的日常工作和谁适应能力造成了严重影响。西医治疗失眠症时一般都是采用药物干预手段,虽然这种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睡眠时间、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但是很多药物在服用过程中也伴随着一定的副作用。从蒙医的医学理论角度分析,失眠属于赫依病证型,形成原因主要是因为患者的赫依偏盛引发的心神失养,情绪波动、过度惊吓、昼夜节律紊乱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等。随着蒙医心身互动疗法的临床推广,采用该方法治疗失眠患者在医学界日益受到重视。因此,本次研究采用蒙医心身互动疗法对失眠患者进行干预,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 2023 年 8 月至 2025 年 3 月期间,我院睡眠障碍诊疗中心共收治符合诊断标准的失眠患者 100 例,患者的病程跨度从 1 个月至 28 年不等。研究对象包含女性 62 例、男性 38 例,年龄分布从 19 岁至 71 岁,所有入组患者均通过多导睡眠监测联合临床评估确诊。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等分配至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含50 例受试者。
1.2 诊断标准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需分别按照西医和蒙医的标准进行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为:失眠诊断需满足以下条件: ① 以睡眠质量显著下降为核心表现,可具体表现为入睡延迟超过 30 分钟、夜间觉醒次数 ⩾2 次且再次入睡困难、睡眠维持时间不足 6 小时、多梦易醒等睡眠连续性障碍,并伴随日间功能损害如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持续性疲乏感及精力不足; ② 睡眠紊乱症状每周出现频次 ⩾3 次,且病程持续时长 ⩾4 周; ③ 失眠问题引发显著的情绪困扰,表现为焦虑抑郁倾向加重、易激惹、社会功能受损或工作效率降低;④ 需通过系统评估排除器质性疾病、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或其他精神障碍继发的睡眠异常[1]。
蒙医诊断标准为:参照《蒙医内科学》诊断体系,失眠可分为三种临床证型: ① 赫依偏盛型:以入睡困难、睡眠浅表易醒、醒后难以复睡为特征性表现,常伴头晕头昏、胸闷憋胀、耳鸣嗡响、心绪烦乱等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客观体征可见脉象空虚、尿液清稀、舌质发红; ② 希拉炽盛型:临床表现为睡眠潜伏期延长、梦境纷扰、易受外界干扰惊醒,伴随头晕头痛、胸闷不适、情绪烦躁、食欲减退、口苦咽干等火热上炎征象,舌象特征为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象细数,尿液呈深黄色且气味浓重; ③ 包如阻滞型:以顽固性失眠为主诉,伴前额胀痛、眼眶发紧、面色潮红等头部症状,消化系统症状突出如胃脘胀满、嗳气反酸,脉象弦滑有力,舌质暗红伴厚腻苔,尿液颜色深黄。
1.3 治疗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标准化的西医治疗方案,治疗内容包括:维持病房环境的清洁卫生,确保室内温湿度及光照条件适宜,通过定时通风与光线调节营造舒适休养空间;医护人员以温和亲切的态度与患者沟通,定期开展睡眠卫生知识宣教,严格遵循医嘱执行药物干预计划;在保障患者休息质量的前提下,护理人员通过日常交流评估其心理状态,针对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实施个体化心理疏导,运用认知行为干预技术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应对策略。
治疗组患者采用系统化的蒙医心身互动疗法,具体治疗方法为:每日开展3 小时的集体心理干预,通过蒙医心理学理论讲授、冥想训练及团体互动缓解精神压力,每周进行 1 次个体化心理辅导,针对患者具体证型制定认知重构方案,整个治疗周期持续 3 周(实际疗程根据患者康复进度动态调整,治疗跨度为7 天至6 个月)。药物治疗严格遵循蒙医辨证论治原则,核心用药包括高尤-13味丸(针对赫依偏盛证)、清心沉香八味丸(调节情志失调)、阿嘎日-35 散(改善气血运行)、苏格木勒 -3 汤(调和三根平衡)及阿敏额日敦(解毒安神),临床医师根据患者具体证候表现进行药物配伍调整,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2]。
1.4 疗效指标
本次研究的疗效评价标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临床治愈判定标准为睡眠模式完全恢复正常,具体表现为夜间睡眠持续时间稳定在 6 小时及以上,睡眠连续性良好,夜间觉醒次数 ⩽1 次,且日间功能完全恢复。第二,显著改善判定标准为睡眠质量出现实质性提升,具体表现为深度睡眠阶段比例提升,24 小时总睡眠时长增加幅度超过 3 小时但未达到 6 小时,伴随日间功能部分恢复。第三,有效改善为患者的入睡潜伏期缩短、夜间觉醒次数减少,24 小时总睡眠时长增加幅度不足 3 小时,但尚未达到显著改善标准;第四,治疗无效判定标准睡眠参数无变化或恶化,日间功能障碍持续存在或加重。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 SPSS20.0 统计软件对全部研究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与分析,睡眠效率、睡眠质量指数等连续性测量指标采用均数 ± 标准差形式描述,运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进行组间差异分析。当统计量 P 值小于 0.05 时,表明对应观察指标的组间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睡眠效率和睡眠质量对比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睡眠效率和睡眠质量进行对比治疗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由于对照组(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睡眠效率和随眠质量指数对比结果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最终的结果也存在明显差异(详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

结论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容易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学习效能及职业表现产生显著负面影响。现代医学领域,针对失眠的治疗多采用苯二氮䓬类受体激动剂等镇静催眠药物,虽然这类药物能够缩短入睡时间并延长睡眠时长,但常伴随日间困倦、认知功能减退等不良反应,长期用药还可能出现药物耐受性增加及依赖性风险 [3]。蒙医学体系强调人体与环境的整体平衡,在失眠症的临床干预中,既传承传统医学的辨证施治原则,又整合现代心理干预技术,构建了心身协同的治疗模式。通过上述研究结果发现,受蒙医心身互动疗法的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达 94% ,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的72% ,且在睡眠效率、睡眠质量指数等客观指标上均呈现显著优势。该疗法不仅具有起效迅速、经济负担轻、无药物毒副作用的特点,更通过心理和生理双重调节机制实现疗效的持续巩固,临床实践中获得较高的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张雪娇 , 周丹 . 蒙医心身互动疗法在心身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 2024, 30 (07): 24-26.
[2] 萨楚日拉, 巴达日拉图, 南丁. 蒙医心身互动疗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 2024, 30 (05): 62-64.
[3] 娜仁格日力 . 蒙医心身互动疗法结合蒙药治疗赫依偏盛型失眠症疗效评价研究 [D]. 医科大学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