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 +" 视域下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方法的优化建议
陈蕴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1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 + ”已深度融入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思政工作在“互联网 + ”视域下正经历着深刻变革。辅导员作为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关键实施者,其工作方法的优化对于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探索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方法的优化路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现状
(一)互联网提供新平台
以即时性、互动性、开放性为基本特征的网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空间,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形式壁垒。网络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拘泥于教室授课或面对面交流,网上联网就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工作范围和广度;网络汇聚的信息资源以音频、视频、图象等形式呈现,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教育形式,有效化解和破解了抽象理论阐释难、学生理解难的弊端,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容易被“消化”内化[1]。
(二)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同质化、低质化严重
互联网信息传播快且广,信息同质化严重。在网络空间里,大量重复信息泛滥,辅导员开展思政工作时,得花更多时间筛选信息,保证传递给学生的内容真实可靠,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信息泛滥与污染,干扰学生对正确信息的判断。另外,互联网的开放性让低俗、不良信息有机可乘,高职院校学生正处在三观塑造的关键时期,这些错误价值观一旦被学生接触,很容易对他们的思想认知产生负面影响[2]。
(三)互联网背景下平台多元化,应用要求高
多元化网络平台促进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提供了多元化、契合学生个性需求的服务方式和平台,更为灵活、多变的教育形式。同时平台的多样化增加了对辅导员的素质能力要求,平台需要的技术和应用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升级,例如 AI 人工智能技术、ChatGPT 等都进入了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这就要求辅导员对新的技术知识、操作应用进行不断的自我学习,只有如此,才能利用好平台工具,更好实现“互联网 + ”背景下的思政工作[3]。
二、“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方法的优化策略
(一)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思政教育
高校辅导员应统筹运用校园新媒体平台、微信、微博、APP 等阵地媒介,形成信息汇聚和学生交互结合的交流网络,推动学生班级自身可以创建的专门微信公众号建立,及时发布本班级内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好人好事以及将社会当下热点新闻发布出来,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巩固学生班级文化、强化班级学生集体主义意识,还能让学生了解和关心身边发生的事、关注社会政治,提高思想政治敏感性;发挥网络快捷、简便的优势,在网络平台上设立互动留言板、问卷调查等意见反馈系统,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和内心想法,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深刻地分析,以便后期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做到更及时、有效的“个别化”指导[4]。
(二)加强辅导员对网络信息的管理
由于网络具有信息散杂以及匿名性等特点,这使得对辅导员进行思政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在面对网络时,一定要加强网络信息的管理与监控,在及时关注网络中负面信息以及网络舆情发展趋势的同时,对于存在的负面影响,应该及时介入处理,利用正确的方式对存在问题和误区进行有针对性地纠正,以防止其在舆论场中不断发酵,对网络造成不良的影响 [5]。此外,还需结合当前的网络形势对学生展开必要的培训,让学生提升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例如对学生进行网上信息辨别方式的相关主题宣讲,借此提升学生在日常上网中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从而能够在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中准确把握健康和有益的相关信息 [6]。
(三)提升辅导员的网络素养
网络对思政教育而言是把双刃剑,既带来便利也暗藏挑战,这要求辅导员不断提升网络素养以适配工作需求。辅导员应主动学习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深入了解网络传播规律与特点,熟练掌握常见网络工具的操作方法。同时,积极拥抱 AI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借助智能辅助工具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务性工作耗时,将更多时间与精力聚焦于思政育人核心任务,更专注地关注学生思想成长与身心健康发展 [7]。
三、总结
因此,“互联网 + ”视角下的“互联网”一方面给了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更多机遇,另一方面互联网也使得信息同质化和低质量,以及平台的多元对工作的展开提出了新的高要求。鉴于此种状况,为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空间真正发挥作用、辅导员能够应用互联网媒介,本文探索出更优方法优化网络信息建设和处理的方式与技术,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者职责对辅导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杨芳 . 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教育的策略 [J]. 时代教育 , 2023(32).
[2] 刘梦 , 刘兆虹 , 刘霞 , 等 ." 互联网 +" 视域下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方法的优化建议 [J]. 大众文摘 , 2024(8):0099-0101.
[3] 章鑫洪 . 温州高职院校 "90 后 " 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 [D]. 湖南工业大学 ,2023.
[4] 余银萍 黄静 孙燕荣 . 新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提升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实效性策略研究 [J]. 现代商贸工业 , 2025(8).
[5] 米茹 .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职院校辅导员网络思政创新能力研究 [J].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4(10):181-184.
[6] 杨少华 ." 互联网 +" 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工作优化方法探讨 [J]. 电脑迷 , 2023(5):109-111.
[7] 赵怡君 . 基于高职院校思政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工作的思考[J]. 中国军转民 , 2024(7):197-198.
陈蕴(1996.07—),男,汉族,湖南衡阳人,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会计学院辅导员,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