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红色体育赛事与娱乐传播:传承与创新的融合

作者

冯涛

西安工业大学 710021

1 引言

随着全民健身和红色文化教育的深入推进,红色体育赛事迅速兴起,成为连接体育与红色旅游资源的重要形式。此类赛事不仅赋予体育活动更深的文化内涵,也为红色精神传承开辟了新途径。目前其娱乐传播价值尚未被充分探讨,本文旨在分析赛事特点、传播现状与策略,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2 红色体育赛事的特点与价值

2.1 历史与文化价值

红色体育赛事一般会借助革命事件、纪念馆、纪念碑、承载者去传承革命精神,好似长征精神般,其中也潜藏着历史文化的底蕴,这些活动不光是对革命先辈的怀念,也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群众通过参加各种红色运动比赛来体验该项运动的红色文化,潜移默化的在脑海中灌输历史记忆,种下“爱党、爱国、爱家庭”的种子:明白幸福生活并不容易,从而唤醒奋斗拼搏的意识。

2.2 教育意义

红色体育赛事通过将体育运动和红色文化结合起来,参与者在参与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到运动所带来的愉悦感,还能深刻感受红色文化的内涵,激发对革命先辈们的怀念和崇敬之情,在思想上受到深刻的洗礼。通过一些体育赛事活动使得红色文化跟现代生活紧密结合从而接受到爱国主义相关教育,该教育可以培养人民对国家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提升民族认同感与社会凝聚力。

2.3 健身功能

红色体育赛事为社区运动及身体健康开创了关键途径,在参加此类活动的时候,参与者能体验到运动赋予的愉悦感觉,还可增强自身身体素质水平。这种将体育与文化融合的方式,不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多样化元素,还推动全民健康事业走向蓬勃发展。

3 红色体育赛事的娱乐传播现状

3.1 赛事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以“陕北榆林过大年”秧歌展为例,赛事融合传统秧歌与现代竞技,吸引多国团队参与,运用全息投影、裸眼 3D 等技术提升体验。通过创编《米脂婆姨绥德汉》等秧歌剧,融入现代艺术元素,扩大受众范围,推动文化传承与产业融合,形成“赛事搭台、经济唱戏”的典型案例。

3.2 传播渠道与方式的多样化

依托抖音、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以短视频、直播扩大赛事影响。榆林市通过教育推广(如将秧歌纳入中小学课程)、设立传承基地和研究基金,以及在文化旅游中嵌入表演与互动,有效提升传播效果。

3.3 受众参与度与互动性

操办红色体育赛事时,参与者交流与参与度显著提升,纷纷聚到现场并活跃于社交媒体,分享经历、感悟与建议。“陕北榆林过大年”活动中,不少人在微信朋友圈、抖音等平台发照片视频,分享快乐。这类互动既增强赛事传播效能,又扩大知名度,吸引更多人参与红色体育运动。

4 红色体育赛事娱乐传播的策略与方法

4.1 强化赛事品牌建设

要让活动赛事娱乐传播效果扩大,关键是打造一个受欢迎且颇具影响力的红色体育赛事品牌,活动组织者得留意活动的包装与宣传,突出呈现其红色文化的特征内涵,以及加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名望,在2025 年“陕北榆林过大年”全国展览赛中,陕西省对LOGO、口号、吉祥物等做了系统梳理,对活动进行了精心谋划和包装,用以提升活动投入及号召力,本次活动既提升了陕北地区对秧歌竞赛品牌的认知水平,还为当地文化遗产的延续与经济发展输送了新动力。

4.2 丰富赛事娱乐元素

在各类体育比赛与娱乐活动的筹备环节里,可把众多娱乐元素融合在一起,邀请知名人士现身、设置引人注目的互动环节、进行文艺表演等,借助创新途径提升活动的娱乐效果和愉悦体验,以此招引更多观众关注及参与。2025 年“陕北榆林过大年”全国秧歌展活动期间,榆林市除了邀请全国 17 个省市的 39 支秧歌舞队外,还把来自俄罗斯、保加利亚、泰国、韩国等国家的舞蹈队吸引来展示,这些舞蹈表现出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吸引力。为居民与游客奉上一场富有活力的文化节庆体验,不仅为大赛添上了欢乐元素,更为这项赛事的推广与传播注入新活力。

4.3 加强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进一步发展“体育赛事 + 红色旅游”的模式,开发更多与红色运动赛事相关的旅游产品和路线。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与统筹体育+ 旅游发展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在 2025 秧歌展期间,榆林开通红色体育旅游线路,将赛事与红色资源相结合,丰富游客体验,带动了地方经济。

4.4 拓展传播渠道与平台

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开发专属应用程序提供资讯与直播服务。在 2025 年“陕北榆林过大年”进行的秧歌展演里面,因为广泛运用了新媒体平台,秧歌在陕北的传播力持续上扬,通过短视频、直播等途径清晰呈现了陕北秧歌的代表性及其文化内涵,进而极大地拉动了年轻人的关注与参与,统计结果显示,线上直播观看人数平均每日突破1000 万人次,最高达到差不多1900 余万人次。

5 红色体育赛事娱乐传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红色体育赛事娱乐传播对体育产业发展与红色文化传承意义重大,但面临不少挑战。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快、受众需求多样,部分赛事过度侧重娱乐性,冲淡红色文化内涵,群众对红色体育与文化认知度较低,导致参与度不足。

对此,组织者需采取对应措施:邀请资深学者专家审查活动主题,审核管控赛事内容,确保精准呈现红色文化核心价值;组建专属传播团队,依据受众需求与市场动态,灵活制定传播策略及内容;加强与专业机构、专家学者合作,开展文化研究与活动策划,丰富赛事文化底蕴与专业素养。

6 结论

该本文探讨红色体育赛事娱乐传播的现状、趋势、特点与价值,分析其娱乐传播现状、策略、方法,以及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红色体育赛事兼具重要历史文化意义与教育、强身等积极作用。当前,借由赛事形式内容创新、传播渠道平台构建、娱乐元素融入及与旅游业融合,其娱乐传播成效显著提升。但传播中需应对保障红色文化纯洁性、适应新媒体信息传播变革等挑战,可通过强化内容审核、组建专业传播团队并与专业机构合作,以增强文化内涵与传播效果。

在数字化时代,红色体育赛事娱乐传播影响力突出。随着全民健康运动普及与红色文化教育深化,将吸引更多人参与。聚焦其传承与开拓,需全社会协同,为体育事业发展创造条件,助力实现体育产业繁荣、国民健康提升、社会和谐及民族复兴的目标,彰显新时代光彩。

参考文献

[1] 朱德雨 . 红色定向赛事策划研究——以“红船精神”定向系列赛为例 [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16):36-37.

[2] 付林贤 , 郑霞 . 数字化赋能乡村红色体育赛事发展的内在机理、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C]//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管理分会 .2023 体育经济与管理论坛暨体育管理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集. 温州大学;,2024:2.

[3] 付林贤 , 郑霞 . 数字化赋能乡村红色体育赛事发展的内在机理、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C]//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管理分会 .2023 体育经济与管理论坛暨体育管理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集. 温州大学;,2024:2.

[4] 陈琳 , 谭雅文 . 红色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当代价值、实践路径 [J]. 当代体育科技 ,2025,15(04):99-102.

[5] 吴俊杰 , 何轶 . 韶山革命老区开展红色体育旅游的成功经验与启迪 [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32(07):119-121.

[6] 闫丽薇. 红色体育赛事品牌构建研究[D]. 武汉体育学院,2023.

作者简介: 冯涛,(2004.12)女,汉,籍贯: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毕业院校:,学历 : 在读研究生,职称:无,研究方向:体育健康教育

项目来源:2024 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互联网 + ”红色体育赛事传承与推广》(编号:S20241070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