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背景下幼儿园种植活动探究
陆歆恬
斜塘街道实验幼儿园
引言:劳动教育是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综合素质培养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幼儿园阶段正是幼儿认知发展关键期,通过组织开展种植活动能够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陶冶情操。通过立足当前教育改革背景,聚焦幼儿园种植活动实施过程,从劳动意识培育、劳动过程优化和劳动成果拓展三个维度出发,构建系统完整幼儿园种植活动实施框架,为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一、培育劳动意识,夯实幼儿种植活动基础
幼儿阶段正处于世界观初步形成期,此时通过潜移默化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劳动价值,激发幼儿参与种植活动兴趣尤为关键,教师应当通过绘本阅读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植物生长规律和种植知识,并结合主题墙创设,在教室环境中融入植物生长图谱、种植工具展示区等元素营造浓厚种植氛围。教师应当组织幼儿参观校园花园或社区农场,让幼儿近距离观察各类植物,感受大自然魅力激发种植兴趣,在活动准备阶段教师宜引导幼儿共同制定种植计划,通过讨论确定种植内容、所需工具和注意事项使幼儿在参与决策过程中增强主人翁意识。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种植内容应选择生长周期短、成功率高植物,如豆芽或向日葵等,让幼儿能在较短时间内看到劳动成果保持参与热情。
教师还应当根据园所条件科学规划种植区域,可以利用阳台、窗台或专门开辟种植园地,确保光照充足且便于幼儿日常照料,在工具准备方面应当选用安全适宜幼儿操作工具如塑料铲、小水壶等,并教会幼儿正确使用和收纳方法,培养幼儿工具使用习惯和安全意识。通过环境创设、前期准备和工具使用训练,幼儿种植意识逐步形成,对接下来开展种植活动建立起浓厚兴趣和基本认识,为后续活动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种植活动前还应当注重培养幼儿合作意识,通过分组方式让幼儿学会和同伴协作,共同完成种植任务,每组可以设定不同角色如浇水员、观察员等,让幼儿明确各自职责,既培养责任感又促进团队合作精神养成。
二、优化劳动过程,深化幼儿种植活动体验
教师应当秉持幼儿主体、教师引导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主角,种植步骤应当细化为土壤准备、播种等环节,每个环节都让幼儿充分参与。在土壤准备阶段教师应当引导幼儿感知不同土壤质地,了解松软肥沃土壤对植物生长重要性,播种环节中教师应当演示正确播种方法包括适宜深度和间距,然后让幼儿亲手尝试体验播种乐趣,浇水环节则强调适量原则,教会幼儿判断植物需水状态,避免过多或过少,日常管理中重点培养幼儿坚持性和责任感,通过建立植物成长记录表让幼儿定期观察记录植物变化,形成持续关注习惯。种植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多感官体验引导,鼓励幼儿用眼睛观察植物形态变化,用鼻子闻土壤和植物气味,用手触摸感受植物质感,全方位感知植物生长过程。
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劳动过程安排应有所区别,小班幼儿侧重简单感知体验如播撒种子、浇水等,中班幼儿增加植物测量、记录等任务,大班幼儿则承担更复杂劳动,如翻土、施肥等。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应当采取适宜指导策略,以做中学、学中做为原则,在幼儿遇到困难时给予必要提示而非直接代劳,引导幼儿通过尝试解决问题。劳动过程中应当注重情感体验引导,当植物顺利生长时引导幼儿体验成就感,当植物出现问题时引导幼儿分析原因并寻求解决方法,培养面对挫折勇气和韧性。种植过程应当和多领域学习自然融合,如将数学概念融入植物测量环节,将语言表达融入观察描述环节,将艺术创作融入记录装饰环节,实现综合能力培养,教师还应当引入科学探究元素,设计简单实验如不同光照条件对植物生长影响,激发幼儿探究精神和思维能力。
三、拓展劳动成果,丰富幼儿种植活动价值
收获环节应当设计为仪式感十足活动,可以组织丰收节让幼儿亲手采摘自己种植蔬果或花卉,体验劳动成果转化喜悦,对于可食用植物可以组织烹饪活动,如将收获蔬菜制作简单沙拉,让幼儿品尝自己劳动成果感受从种子到餐桌全过程,对于花卉类植物可以组织插花活动或香囊制作,让劳动成果转化为艺术品或实用品。成果展示环节也十分重要,可以通过绘画方式记录植物生长过程,制作成长册或展板,或利用照片、实物标本等制作主题展览,邀请其他班级幼儿参观交流,通过多样化成果展示活动让幼儿获得认可和肯定,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种植活动成果还可以向家庭辐射,鼓励幼儿将种植经验和技能带回家中,和家人共同在阳台或庭院开展种植活动,促进家园共育,也可以组织种子礼物活动,让幼儿将自己收集种子或培育幼苗当做礼物送给亲友,传递劳动价值。
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从种植活动中延伸环保意识培养,如制作环保手册和开展废物利用制作花盆等活动,让幼儿理解人和自然和谐相处重要性,种植活动成果还可以拓展为社区服务活动,如组织幼儿将部分收获花卉送给社区老人,或邀请社区居民参观幼儿园种植园地,分享种植经验促进幼儿社会参与意识培养。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幼儿对种植全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通过讲述种植故事、分享感受等形式帮助幼儿梳理经验、提炼感悟,将具体经验上升为认知理解。教师还应当引导幼儿根据一年四季特点规划不同种植内容,形成持续性种植计划,让种植活动成为园所常态化活动,使劳动教育理念融入日常教育实践中。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通过对劳动教育背景下幼儿园种植活动三个维度探究,发现科学系统种植活动对幼儿劳动教育具有独特价值,从劳动意识培育入手,通过环境创设和前期准备夯实种植活动基础,在劳动过程中关注幼儿主体参与,优化活动步骤深化幼儿种植体验,通过多样化成果拓展活动丰富种植活动教育价值,这一系统框架既符合幼儿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又能有效实现劳动教育目标,值得幼儿园教育实践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沈耀平 . 基于幼儿园种植活动的劳动实践教育[J]. 2023.
[2] 韦青燕 . 劳动教育背景下幼儿园种植活动的探究 [J]. 电脑爱好者(普及版), 2023(8):313-315.
[3] 赵富军 . 劳动教育背景下幼儿园种植活动探究 [J]. 2024(7):346-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