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廖小年
湖北省松滋市高成初级中学 湖北松滋 434200
引言:思维导图作为图形化思维工具,通过放射性思考方式将知识点有机连接符合人脑思维规律,近年来逐渐引入英语教学领域。初中阶段正值学生思维发展关键期,英语学科知识点繁多且联系紧密,传统教学方式已难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思维导图因其直观性、系统性与创造性特点,为解决这一困境提供可能。探究聚焦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教学方法优化策略与评价体系完善措施,期望能够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效果最大化。
一、思维导图运用现状,问题表现突出
思维导图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虽已引入初中英语课堂,但实际应用中仍存诸多问题,调查显示众多初中英语教师对思维导图认知停留于表面层次,缺乏深入理解与系统培训导致教学运用流于形式。许多教师仅将思维导图视作辅助工具,简单使用于单词记忆或文章结构分析,未能发挥其促进思维拓展功能,部分教师习惯传统教学模式对新技术应用存抵触心理,且绘制精美思维导图耗时较长增加备课负担。技术层面上教师绘制思维导图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电脑操作能力有限无法熟练使用相关软件,影响教学效果,思维导图教学资源缺乏标准化与系统性,教师间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导致重复劳动,降低教学效率。
学生层面问题同样突出,表现为参与度不足、应用能力欠缺,大部分学生习惯被动接受知识自主思考意识薄弱,面对思维导图绘制任务感到无从下手,学生间思维习惯差异明显,部分学生线性思维模式根深蒂固难以适应放射性思考方式,导致思维导图应用效果不佳。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技巧不足,常将其简化为树状结构或列表形式未能体现关键词间逻辑关系,失去思维导图原有优势,个别学生对英语学科兴趣不高将思维导图视为额外负担,应付态度明显难以投入充分精力。课堂时间有限制约思维导图深入应用,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高质量思维导图,导致学习效果打折扣,教师指导不足也是重要因素,部分教师未能提供清晰步骤指导与示范,学生缺乏有效学习榜样思维导图绘制能力提升缓慢。
二、教学方法优化策略,技能培养系统化
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需遵循系统化思路,通过构建多层次教学框架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注重思维导图基础训练引导学生掌握核心概念、分支延伸技巧及关键词提取方法,融入课前预习环节提供单元主题框架,让学生提前建立知识联系。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知识点类型设计专属思维导图模板,如词汇语义网、语法结构图等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而课后巩固阶段则鼓励学生自主扩展思维导图,加入个人理解与拓展知识促进知识内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强调思维训练引导学生从单一思维向多维思考转变,通过问题导向激发思维活力,设置开放性分支引导学生探究未知领域。小组协作模式能有效提升思维导图应用效果,通过任务分工、头脑风暴及成果展示环节,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批判性思维。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My Favourite Subject 教学为例,教师应当采用思维导图贯穿全课程教学。课前预习阶段教师设计以 School Subjects 为中心主题思维导图框架,主要分支包括 Subject Names、When、Where、Teachers 及Activities,学生根据预习内容填充相关信息初步建立学科认知。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呈现主题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讨论各学科特点激发学习兴趣,词汇教学阶段,将学科名称如 Chinese、Math. 等置于中心引导学生联想相关形容词表达如interesting、difficult,并拓展表达喜好句型“I like/love/enjoy...”。阅读理解环节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提取文章中主人公对不同学科态度、原因及课堂活动描述,明晰文章脉络,语法教学部分围绕一般现在时构建思维导图,呈现肯定句、否定句及疑问句形式变化规律强化语法意识。对话练习环节基于思维导图中收集信息,学生两两组合就最喜爱学科进行询问交流,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写作环节学生参照思维导图框架,完成 My Favourite Subject 主题短文实现知识内化。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评价体系完善措施,学习效果最大化
思维导图评价体系构建应遵循多元化原则,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全面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与成果。评价维度应包含内容完整性、结构合理性等方面,避免单一标准限制学生发展,评价主体需多元参与,建立师评、生评、自评三位一体机制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反思与欣赏。评价工具应注重科学性设计思维导图评价量表,细化评分标准提高评价客观性,而反馈方式则强调及时性与建设性,针对学生思维导图中闪光点与不足处给予具体指导建议促进持续改进。评价过程应关注个体差异,根据学生起点水平设定递进目标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喜悦,同时建立思维导图学习档案袋,收集学生不同阶段作品记录成长轨迹,增强学习成就感。评价结果应用上教师需根据学生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如针对共性问题进行专题指导,对个别困难学生提供个性化帮助实现评价促进教学目标。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Howoftendoyouexercise? 教学为例,思维导图评价体系应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单元开始前教师展示优秀思维导图范例明确评价标准,学生了解目标要求,预习阶段学生围绕运动频率表达词汇如alway、susually 等绘制初步思维导图,教师通过小组展示评选优秀作品激发学习动力。课堂教学中围绕频率副词用法与健康习惯主题,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思维导图,同伴间互评互学,教师巡视指导并记录表现。单元后期学生基于所学内容创作 Healthy Lifestyle 主题思维导图,整合饮食习惯、运动方式等内容采用评价量表进行自评,教师综合评定并给予反馈。
结论:探究通过分析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现状,发现教师应用意识不足与技术能力欠缺,学生参与度低与思维拓展受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设计层次分明任务、推进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优化策略,以及强调过程性评价重要性、建立多元主体评价机制等评价体系完善措施。思维导图作为认知工具符合大脑思维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构建系统知识框架。
参考文献
[1] 王玉萍 .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J]. 课堂内外 ( 初中教研 ), 2022(S03):3.
[2] 李桂花.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以新目标英语九年级 Unit6 reading 为例 [J]. 2020(10):93-93.
[3] 蔡淑莲 .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J]. 英语教师 ,2022, 22(23):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