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远程双师教学课堂实践

作者

朱丽霞

重庆市潼南中学校  402660

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教育形态发生深刻变革,远程双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教学方式打破时空限制和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远程双师教学将名校主讲教师和本地落地教师角色相结合,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和个性化指导相结合,通过聚焦“互联网+”背景下远程双师教学课堂实践,尤其关注落地教师实践策略,从教学模式构建、教学内容整合及教学评价完善三个维度进行探讨,为提升落地校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构建互联网环境下远程双师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资源配置

合理明确名校主讲教师和本地落地教师职责分工形成优势互补协作机制,名校主讲教师通常为学科带头人或特级教师,负责核心知识教学、学科体系构建及重难点解析,本地落地教师则在课堂中承担引导学生、管理课堂等任务,两者形成分工明确又相互协调教学联动机制。建立多层次互动交流渠道,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双师协同互动等多种形式,通过设计多元化教学活动如在线答疑、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策略,落地教师需具备较高教学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通过精选教学素材、设计分层次教学任务等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各类优质学习资源实现教学资源最大化利用。

创新教学组织形式,落地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同步教学和异步教学相结合方式,既保证课堂教学实时互动性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空间,同步教学中名校主讲教师进行核心内容讲解,落地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异步教学环节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学习进度观看教学视频、完成在线测试,落地教师则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和管理,重视技术支持系统建设,选择稳定高效远程教学平台并配备必要硬件设备,确保教学过程流畅进行。

二、整合线上线下远程双师教学内容,提升课堂实践教学质量

线上教学资源具备覆盖面广、可重复学习优势,而线下教学则强调即时互动和实践操作,整合过程中落地教师应当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精选重构教学内容体系实现模块化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知识点特点合理安排线上线下教学分配,使抽象概念讲解由名校主讲教师在线上完成,实验操作则由落地教师在线下指导。要设计多层次教学活动满足差异化学习需求,从基础知识学习到应用能力培养再到创新思维发展形成完整学习链条,创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内容吸引力和理解度,加强学科间横向联系,设计跨学科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建立教学内容动态更新机制保持内容时效性和针对性,落地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策略水平,使学习更贴近实际应用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熔化和凝固》教学为例,远程双师教学模式下可以将教学内容整合为线上理论学习和线下实践探究相结合方式,线上环节名校主讲教师通过高清视频讲解熔化凝固概念、规律及相关计算方法,配合三维动画呈现分子运动状态变化过程,使抽象物理现象直观化,并设计互动问答环节检测学生对熔点、熔化热等重要概念理解程度。线下环节中落地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冰块熔化实验,指导测量记录温度变化绘制温度—时间图像,引导学生发现纯净物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恒定现象,加深对相变过程理解,落地教师还可以设计探究任务,如探究不同物质熔点差异、添加杂质对熔点影响等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完善技术支持下远程双师教学评价,促进课堂实践持续改进

应当建立多元评价主体包括名校主讲教师评价、本地落地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及系统自动评价,从不同角度全面客观评估教学过程和结果,落地教师在评价体系中扮演关键角色,负责收集整理各方反馈。设计多维评价指标体系,涵盖知识掌握、学习参与度等方面全面反映学习状况,创新评价方法手段,将以往的测试和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价多样化,应当运用学习分析技术收集分析学生在线学习行为数据,如学习时长、互动频次等辅助教师了解学习轨迹。重视评价反馈应用,将评价结果和教学改进紧密结合,落地教师针对发现问题和名校教师共同研讨调整方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建议,应当建立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和评价结果共享机制,定期收集分析教学数据形成质量报告,落地教师可以通过评价数据反思改进自身教学策略,实现评价信息透明共享。

以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八章《电功率》教学为例,远程双师教学评价可以融合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全程监测和精准评估。课前通过学习平台发布预习测验,检测学生对电功率前导知识掌握情况,系统自动生成知识图谱显示每位学生薄弱环节,课中名校主讲教师讲解电功率概念及计算方法时,通过实时答题系统检测理解情况,落地教师则观察记录学生线下参与度和问题解决能力,学习平台自动记录学生互动行为数据包括提问次数、回答问题质量等,课后学生完成线上自适应作业,系统根据作答情况智能推送针对性练习,落地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电器功率测量实验,评估实践操作能力。评价数据汇总后双师团队共同分析学情,发现《电功率》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功和功率概念混淆问题随即调整教学策略,增设概念辨析环节设计情境化问题强化理解,通过技术支持下全方位评价实现教学问题早发现早解决,促进远程双师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结论:互联网背景下远程双师教学课堂实践探究表明,构建科学合理远程双师教学模式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前提,培养高素质落地教师队伍是教学成功关键,整合线上线下教学内容是提升实践教学效果核心,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则是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保障。未来远程双师教学发展应当加强落地教师培训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策略水平,优化技术平台提高系统稳定性和交互体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推动管理机制变革为远程双师教学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 房明香 .”互联网 + 教育”背景下的双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 2024.

[2] 陈红文 崔军 .”互联网 + ”背景下的校际双师协同教学实践研究 [J].2024.

[3] 汪胜国 . 基于互联网下的双师教学 [J]. 科学咨询 , 2017(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