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地理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运用探究

作者

丁海

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中学  江苏省兴化市  225700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项目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领域获得广泛关注,项目式学习打破以往的教学局限,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探究,培养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然而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通过梳理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现状,分析实施困境探索有效设计路径和实施策略,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参考。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项目式学习应用现状和困境分析

从整体来看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获得初步应用,部分学校已形成一定特色,比如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城市规划调查、区域发展探究等项目活动让学生亲身参和地理实践,这些项目基本符合项目式学习强调真实性、探究性特点,对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起到积极作用。然而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境,教师专业素养不足制约项目式学习深入开展,许多地理教师缺乏项目设计经验,对项目式学习理念把握不够透彻难以设计出既符合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又具有挑战性项目。

课程资源支持系统不完善导致项目实施受限,高中地理课时安排紧张,学校配套设施和教学资源不足使得教师难以为学生提供充分探究条件和时间保障。学生参和意识和能力参差不齐影响项目质量,部分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精神,面对开放性项目任务时无所适从,难以有效开展小组协作。评价机制不健全也是一大障碍,现有评价体系仍过分关注考试成绩忽视过程性评价,难以全面客观反映学生在项目学习中成长。学科间壁垒阻碍跨学科项目开展,地理学科本身具有综合性特点,项目式学习通常需要跨学科知识支持,但学科间缺乏有效沟通协调机制难以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项目式学习设计路径和实施策略

在设计路径层面应确立以地理核心素养为导向项目设计理念,将人地协调观念、区域认知等当做项目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基于真实情境项目内容体系,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地理现象或问题增强项目真实性,设计层级递进项目活动序列,将项目分解为多个子任务,循序渐进。实施策略方面应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构建多元化学习资源支持体系,优化项目实施流程和组织形式,创设良好互动空间建立师生协同机制,学校可以通过制度保障、时间安排等给予必要支持,教研组通过集体备课方式进行项目设计研讨形成资源共享模式。在课堂组织中教师需精心设计每个环节,明确每个阶段学习任务和具体要求,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开展探究,关注小组间差异给予针对性指导。在学习资源整合上应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类学习场所,引入社会资源建立专家库,搭建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充分支持和帮助。

在鲁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生物圈和植被》教学中项目式学习可以设计我们身边植被调查和保护项目,该项目通过五个环节展开:导入阶段教师展示学校周边或城市公园植被分布图片,引发讨论植被和环境关系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第二阶段明确任务,学生分组开展周边区域植被调查,分析植被分布特点及其和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关系,评估人类活动影响提出植被保护建议,第三阶段为资料收集,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查阅气象资料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第四阶段为分析整理,学生绘制植被分布图,建立植被和环境因素关系模型分析人类活动影响机制,最终成果展示,学生通过制作专题展板、撰写调查报告等形式呈现探究成果。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项目式学习评价体系和反思优化

在高中地理项目式学习评价体系构建层面应确立多元评价理念,突破以往的知识考核模式将学生地理思维发展、实践能力提升等纳入评价范畴,建立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机制,关注学生在项目全过程表现包括资料收集、问题分析等各环节,采用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方法,设计科学评价量表和评分标准辅以质性描述,推行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模式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建立评价反馈闭环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在反思优化方面教师应通过收集学生反馈、同行观察等方式,全面审视项目设计合理性、实施有效性以及评价科学性,建立项目资源库和经验共享平台将成功经验和教训归纳整理,促进校际间项目式学习交流和合作,将项目式学习探究纳入教师专业发展规划,鼓励教师开展行动探究形成理论和实践良性互动。

在鲁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人口分布》教学中项目式学习可以设计家乡人口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探究项目当做典型案例,该项目评价体系设计涵盖五个维度:知识理解、探究过程、成果质量、合作能力和反思水平。先针对知识理解维度通过概念图绘制、问答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人口分布影响因素、分布规律等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探究过程维度关注学生资料收集广度和深度、数据处理方法科学性等,学生需要保留探究日志记录每次活动内容和思考,成果质量维度评价学生制作人口分布专题地图精确性、人口变化趋势分析科学性等,合作能力维度考察学生在小组中分工协作情况、沟通交流效果等,反思水平维度要求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进行深入思考撰写反思日记。各维度设置不同权重,过程性评价占总分百分之六十,结果性评价占百分之四十,评价主体包括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和自我评价三部分。

结论:项目式学习是强调真实情境、问题导向和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项目式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但目前仍面临诸多挑战。要真正发挥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作用需要从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设计优化、资源整合利用、评价机制改革等多方面入手,构建完善支持系统,项目式学习不应孤立存在而应和其他教学方式相互补充形成多元教学格局。

参考文献

[1] 郑月娜 . 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2025.

[2] 周灵 . 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地理单元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 2024.

[3] 虞冬琴 . 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D]. 河北师范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