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与实践
王诗嘉
长春市第一五一中学
引言:物理学科是一门逻辑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逻辑思维要求比较高。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以一种理性的,反思性的思维方式,对知识进行质疑、分析和评估,而不是盲目的接受。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帮助他们打破传统物理思维的束缚,用客观理性的思维,去分析物理规律和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一、鼓励质疑权威,挑战传统认知
在物理教学活动里,教师承担着知识引路人的角色,必须直面学生常对教材内容和教师讲解产生盲目信任这一现实状况。这种缺乏思辨的惯性思维,会如同枷锁一般限制学生思维的拓展,阻碍他们对物理本质的深度挖掘。所以,教师要主动营造开放、包容,鼓励多元思考的课堂氛围,借助演示实验、生活实例类比等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内心的质疑火种。积极引导学生针对教材表述、经典例题的常规解法,甚至教师的讲解逻辑提出疑问,推动学生挣脱固有思维框架的束缚。在持续地质疑、追问与实践探究中,逐步培育独立思考的能力,真正触摸到物理知识的内在逻辑与规律。
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场景中,当教师讲解完,忽略空气阻力时,不同质量物体下落加速度相同”这一理论后,不妨结合生活中直观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比如,同时释放羽毛和小石块,学生能明显看到二者下落速度差异悬殊。此时,教师以这个直观反差为切入点,抛出问题:“理论描述的理想情况和生活实际为啥不一样?这是不是说明教材里的自由落体理论有不完善的地方?”接着引导学生自主查阅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研究的史料、利用身边材料设计简易实验(如用透明容器模拟近似真空环境,对比不同物体下落情况 ),深入探究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的影响机制。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不仅能精准把握自由落体运动的适用条件,更在质疑权威、实践验证的过程中,悄然树立起敢于挑战、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
二、开展小组辩论,深化概念理解
在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学进程中,教师可把小组辩论作为撬动学生深度思考的重要教学策略。围绕核心概念,精心打磨具有思辨张力的辩题,像针对物理规律的适用边界、概念的本质属性等设计争议点,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活动。辩论时,学生需要调用所学知识体系,清晰构建并阐述自身观点,同时敏锐捕捉对方论述中的逻辑漏洞,进行有理有据的反驳。这一思维交锋的过程,能有效锤炼学生的逻辑推理、分析论证能力,促使他们深入挖掘物理概念的多层内涵,厘清易混淆的知识节点,进而实现对物理知识的深度理解。而且在团队协作辩论中,学生的语言表达、沟通协调等综合能力也能得到锻炼提升 。
以电场强度概念教学为例,教师可设计辩题:“电场强度由放入电场的电荷所受电场力与电荷量的比值定义,那它的大小会不会被放入的电荷影响?”随后将学生划分成正反两方,正方聚焦“电场强度与放入电荷有关”展开论述,可能从定义式出发,强调试探电荷的存在是计算电场强度的前提;反方则围绕“电场强度是电场本身属性,与试探电荷无关”立论,从电场是由场源电荷激发的本质角度,说明其固有特性不随试探电荷改变。辩论中,双方通过理论推导(如结合库仑定律推导电场强度表达式 )、列举实例(像平行板电容器电场中,改变试探电荷后电场强度不变的情况 )等方式激烈交锋。在这样的思维碰撞中,学生对电场强度“比值定义法”的理解不再停留在公式表面,而是深入到电场的本质属性层面,实现对概念的透彻掌握。
三、引导反思解题过程,优化思维方式
在物理习题教学环节,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最终答案是否正确,要将解题反思作为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抓手。讲完习题后,通过一连串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复盘解题全程,比如“最初是怎么想到这个解题思路的?有没有其他切入角度?解题步骤里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当时是怎么避免的?”促使学生对解题的思维路径、方法选择、逻辑漏洞等进行全面审视。这个过程,能帮学生及时发现自身思维惯性和盲区,总结同类题型的解题规律,探索多种解题策略的优劣。长期坚持,学生的思维方式会不断优化,批判性思维的精准度、灵活性得以提升,解决复杂物理问题的能力也会稳步增强 。
讲解动量守恒定律应用的碰撞类题目后,教师可这样引导反思:“这道题里,咱们选两个碰撞物体当研究对象、把碰撞瞬间设为研究过程,当时是怎么考虑的呀?要是换一组研究对象,或者换个过程分析,解题会不会更简单?”带动学生回顾解题时对系统选取、过程划分的思考逻辑,对比不同选择带来的解题差异。比如有的学生尝试把其中一个物体和周围环境作为新系统,会发现要考虑更多外力因素,解题变复杂;也会有学生从能量守恒角度辅助分析,发现能更快判断碰撞类型。通过这样的反思,学生往后解题时,面对系统选择、过程分析的问题,会更灵活地调用物理规律,思维也会越来越敏捷、富有创造性。
结束语: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去思考质疑能有效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提高物理学科成绩,还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思维基础,使学生成长为符合新时代的创新性人才。未来的教学中教师还要不断探索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更好办法,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贯穿高中物理教学的始终。
参考文献:
[1] 李 国 冬 . 高 中 物 理 教 学 中 批 判 性 思 维 能 力 培 养 [J]. 新 课 程( 下 ),2018,(07):233.
[2] 王婕 , 刘军 . 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思考 [J]. 教师 ,2018,(2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