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实践策略

作者

周广

重庆市云阳县南溪中学校 404505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面临诸多挑战,以往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现代学生需求,许多高中生对文学作品缺乏兴趣,阅读能力停留于表层理解无法深入文本内涵。通过基于教学实践探讨如何通过激发兴趣、深化理解、巧用技法三个维度,构建创新实践策略体系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语文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一、激发兴趣,开启阅读思维创新之门

教师应当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方式将学生带入文本氛围中,使学生感受作品意境,也可以采用问题导向式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文本增强阅读目标感,组织多样化阅读活动也能够有效激发兴趣,如开展主题读书会、角色扮演等互动环节,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建立个性化阅读推荐机制也十分必要,根据学生兴趣特点推荐适合读物,尊重阅读差异性避免一刀切现象,引入竞争机制,设计阅读挑战赛、读书打卡等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情感共鸣也是激发阅读兴趣重要途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人物命运、情感变化,找到和现实生活联系点增强情感认同,创新评价方式同样重要,可以采用多元评价体系,关注阅读过程而非结果,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个人阅读成果。

以高中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短歌行》教学为例,教师应当先播放和曹操相关历史纪录片片段,展示三国时期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曹操生平及其复杂历史形象,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接着设计走进曹操内心世界主题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曹操为何写下这首诗?他通过什么方式表达自己情感?这些问题引领学生带着探究欲望阅读文本,课堂上可以组织曹魏文人沙龙活动,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建安文人角色进行诗歌朗诵和交流,体验建安风骨,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比较《短歌行》和《观沧海》等曹操其他诗作,发现作者情感表达特点,并结合当代青年人才选拔话题让学生讨论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人才观现实意义,拉近古代文本和现实生活距离。

二、深化理解,构建阅读能力提升之路

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掌握精读细读技巧,培养文本细读习惯,开展主题探究式阅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主题,超越表层含义挖掘深层意蕴,组织思辨讨论环节,针对文本中富有争议观点设计讨论议题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思考。语境化解读方法也能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本,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作品放入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中解读,理解文本产生社会环境和作者创作意图,阅读过程中还应当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质疑文本提出个人见解,避免盲从权威解读。跨文本阅读训练也是深化理解重要途径,通过比较不同作品主题、风格等异同点拓展学生文本解读视野,将写作和阅读结合能促进深度理解,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通过写作实践加深对原文理解。

以高中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劝学》教学为例,教师应当先引导学生通过精读细读方式理解文章论证结构,可以设计多层次解读任务,第一层要求学生标注重点词句,把握文章关键论点,第二层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如何运用比喻论证方法,归纳论证例子特点,第三层探究文章内在逻辑关系,梳理荀子如何层层递进阐释学习贵在坚持观点,接着可以组织荀子和孔子教育观比较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阅读《论语》中关于学习论述片段,比较两位先哲教育思想异同,促进跨文本深度理解。课堂讨论环节可以设计荀子劝学理念现代价值辩论,一方论证其积极意义,另一方提出现代教育新视角,通过思想碰撞深化理解。

三、巧用技法,拓展阅读视野实践之策

跨学科阅读整合是拓展视野有效途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语文阅读和历史、艺术等学科知识联系起来,构建知识网络,多媒体资源应用能够丰富阅读体验,教师应当选择优质音频、视频等辅助材料创设立体化阅读环境。批判性阅读训练至关重要,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辨别文本观点可靠性,评估论证逻辑严密性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开展专题阅读实践能够系统拓展学生视野,可以围绕特定主题、作家等设计阅读专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阅读交流平台建设同样重要,教师应当创建班级读书群、文学社团等为学生提供阅读交流空间,促进思想碰撞和共享。经典文本细读和时文阅读结合能够有效平衡传统和现代,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既研读经典名著又关注当代文学作品和社会热点文章,拓展阅读广度,项目式阅读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设计主题调研、文学采访等项目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化阅读体验。

以高中必修下册第八单元《阿房宫赋》教学为例,教师应当采用跨学科整合方法组织教学,先结合历史学科知识,让学生了解秦朝兴衰史及阿房宫建造背景,明确杜牧创作赋文历史语境,然后引入艺术鉴赏元素,展示阿房宫复原图、相关历史建筑图片等帮助学生直观感受秦宫建筑宏伟气势。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批判性解读《阿房宫赋》环节,引导学生辨析文本中杜牧对秦朝统治者评价合理性,思考作者写作立场和时代局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表达方式也十分重要,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多媒体作品,如制作阿房宫兴衰史微视频、设计秦亡教训图解海报等,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展示对文本理解。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实践策略需从激发兴趣、深化理解、巧用技法三个维度展开,通过多元化情境创设、问题导向式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通过精读细读、主题探究、思辨讨论等方法深化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跨学科整合、多媒体应用、批判性阅读训练等技法拓展学生阅读视野,这些策略相互联系、递进深入,共同构成完整教学体系,创新教学策略能有效提升学生阅读热情,增强学生文本解读能力并培养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述国. 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阅读策略的探索与实践[J]. 课外语文:下,2015(2):1.

[2] 赵明东 . 试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 [J]. 课程教育研究 , 2015,000(004):81-81.

[3] 唐学敏 . 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探析 [J]. 文渊(高中版),2020, 000(007):1149-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