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王晶晶
西安航天城第二小学 710100
引言:随着教育理念更新和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以往的阅读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素质教育需求,深度学习强调高阶思维培养、知识构建和意义生成教学理念,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带来新视角和可能性。当前阅读教学中仍存在浅层次理解、机械训练等问题,需要通过深度学习理念重构教学策略,基于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探究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三维策略体系,提升教学实效性并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全面发展。
一、深度学习理念下阅读兴趣培养策略
教师应当突破以往教学模式限制,为思维激发营造富有探究氛围学习环境,情境引入环节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还原文本背景,或设计相关体验活动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问题设计需要体现开放性和层次性,既有表层信息获取又有深层思考挑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互动体验应当注重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角色扮演、辩论讨论等形式促进思维碰撞。阅读任务设计应当贴近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做中学过程中内化文本,阅读评价机制应淡化结果导向强调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表达独特见解形成阅读反思习惯。
以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为例,教师应当设计认识农作物情境导入,展示多种农作物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猜测哪种是课文中提到的农作物,激发学生好奇心,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为何许多农作物长在地面上,而落花生却长在地下这一问题引发探究欲望。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当设计层次性问题:从课文讲述了哪些关于落花生特点到父亲为何选择种植落花生而非其他农作物,再到作者通过落花生想表达什么道理层层深入,为加深体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实际种植落花生项目记录生长过程,或开展落花生辩论会,一组扮演落花生,一组扮演其他农作物,从不同角度阐述各自价值。结合文本中花生不好看,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苹果那样鲜明好看等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外表和内在关系,联系现实生活中具有类似品质人物或事例,创作向落花生学习主题画报或手抄报。
二、深度学习场景中阅读理解训练策略
深度学习场景中阅读理解训练强调从文本解码走向意义建构,突破浅层阅读局限达成深层理解和批判思考,此过程包含多层次文本分析和意义生成两大环节。文本分析层面应引导学生运用多元解读策略如关键词句标注法、结构分析法等,透过表层文字把握深层内涵,解读策略应遵循由浅入深原则,先关注基础信息理解再探究隐含意义,最终进行价值评判,教师设计问题需体现递进性,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深化对文本理解,采用精读—略读—速读结合方式培养学生灵活阅读能力。而意义建构环节则强调个人体验和文本融合,通过联系生活经验、比较不同文本等方式实现对文本个性化诠释,这种理解过程本质上是读者和作者、和文本、和社会对话过程,最终目标是学生能够建立独立思考习惯形成个人阅读观点。
以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学为例,教师应当采用文本细读 + 意义建构双层次教学设计。第一环节中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句标注法,标记出文中描写春节景象词语感受节日氛围,然后分析文章结构,发现全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从除夕到正月十五各项习俗活动,再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北京春节特色,如宫灯爆竹声等意象体现地域文化特点。第二环节中组织学生开展家乡春节和北京春节比较活动,分组讨论不同地域春节习俗异同,如南方饺子和汤圆、北方爆竹等差异,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为何全国各地春节习俗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探究文化传承和地域特色关系,最终开展未来春节想象创意写作,鼓励学生在保留传统文化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设计独特春节活动。
三、深度学习导向阅读能力提升策略
教度学习导向阅读能力提升策略突破单个文本理解局限,转向跨文本阅读、跨学科融合及实践应用三重维度,跨文本阅读要求教师围绕特定主题或文体构建阅读群,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异同形成整体认知框架,比如安排同一作者不同作品进行串联阅读,或选取同一主题不同体裁作品进行横向比较,帮助学生建立文本间联系,跨学科融合则强调语文阅读和其他学科知识整合,通过引入科学原理等拓展学生认知边界实现知识立体化构建。而实践应用层面则注重阅读和写作、阅读和口语表达及阅读和生活实践结合,通过设计仿写、改写等活动促进学生将文本知识内化为实际能力,教师应当借助思维导图等图示化工具帮助学生梳理文本结构、归纳核心内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信息整合能力,并且鼓励学生质疑文本、表达见解形成独立思考习惯。
以三年级下册《鹿角和鹿腿》教学为例,教师应当设计寓言探秘主题学习单元,将此文和其他寓言故事进行比较阅读。先引导学生探究各个寓言故事共同特点:篇幅短小、多用拟人手法等形成对寓言文体认识,接着可以开展角色体验活动,让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鹿、河流等角色,通过肢体语言表演故事情节加深对文本理解。为促进跨学科融合教师应当引入生物学知识,介绍鹿角生长特点及腿部构造让学生理解为何鹿以角为美,以腿为用有科学依据,结合故事主旨实用比美观重要可以设计生活中实用和美观辩论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两者关系。创作环节中鼓励学生改编故事结局或创作新寓言故事表达类似道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收集重外表轻实用案例,制作生活中寓言主题画报,并通过建立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故事脉络和寓意,并尝试用自己语言概括故事寓意。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表明,通过兴趣培养、理解训练和能力提升三维策略体系实施能有效促进学生阅读水平全面提升。激发思维引领深读策略着重唤醒学生阅读内驱力,探究文本构建意义策略强调文本深层解读和意义建构,融通知识迁移应用策略则关注阅读能力拓展和迁移,这三大策略相互支撑、层层递进共同构成完整教学体系。未来应进一步关注深度学习视角下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阅读教学新路径为培养具备核心素养学生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桂忠. 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探究[J]. 格言(校园版),2024(30):29-31.
[2] 莫文昌 .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J]. 基础教育论坛 ,2025(1):51-53.
[3] 胡小绒 . 浅析深度学习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C]//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七).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