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体育游戏教学现状探析

作者

张克春

余干县第六幼儿园 江西 上饶 335100

引言

将游戏化教学融入幼儿园体育教学,能够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枯燥、机械的模式,把体育锻炼与趣味游戏相融合,让幼儿在充满欢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在游戏过程中锻炼体能、提升运动技能。然而,当前幼儿园体育教学游戏化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游戏形式缺乏创新、教学目标不够清晰、教学过程缺乏科学规划等。深入探究并解决这些问题,探索有效的游戏化教学实践策略,对提高幼儿园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有着迫切且重要的现实意义。

I 一、幼儿园体育教学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一)创新游戏内容设计

在推进幼儿园体育教学游戏化时,游戏内容的创新设计需精准贴合幼儿年龄特点。针对小班幼儿具象思维占主导、热衷模仿的特性,可开发 “模仿小达人” 系列游戏,如 “企鹅摇摇摆”,幼儿模仿企鹅摆动身体前行,锻炼下肢力量与身体协调性;“蝴蝶翩翩飞” 游戏中,幼儿挥动双臂模仿蝴蝶飞行,增强上肢灵活性。而对于大班幼儿,鉴于其具备一定运动基础且竞争意识萌发,可设计 “勇者大闯关” 类竞技游戏,像设置 “穿越火线” 关卡,融合匍匐前进、跳跃障碍、快速奔跑等动作,幼儿分组竞赛,在提升跑、跳、钻等综合运动技能的同时,强化团队协作与竞争意识,实现趣味性与体能训练的有机统一。

(二)优化游戏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与角色体验是提升幼儿园体育教学游戏化效果的重要路径。借助情境教学法,教师可将户外场地打造成 “奇幻冒险岛”,幼儿化身为 “小勇士”,在跨越 “激流”(彩带模拟)、翻越 “山丘”(软垫堆叠)的过程中,完成体能挑战,锻炼反应速度与身体控制力。

(三)关注个体差异指导

幼儿个体在身体素质、运动天赋和兴趣倾向方面的独特性,要求游戏化教学必须因材施教。面对运动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应秉持鼓励原则,适度简化游戏任务,例如在 “小球投投乐” 游戏中,缩短投掷距离或增大目标容器,帮助幼儿顺利完成任务,逐步建立运动自信。对于能力突出的幼儿,则设置进阶挑战,如在 “攀爬小高手” 活动中,引导其尝试组合攀爬、限时挑战等难度更高的路线,充分激发运动潜能。

二、幼儿园体育教学游戏化的保障机制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首先需构建常态化培训体系,定期组织教师参与游戏化教学专项培训。培训内容围绕前沿的游戏化教学理念、幼儿体育活动设计方法、游戏组织与引导技巧等展开,邀请幼教领域专家及教学能手开展讲座,分享成功案例与实践经验,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游戏化教学内涵,提升教学实践能力。此外,针对游戏化体育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如如何平衡游戏趣味性与教育性、怎样有效引导幼儿深度参与等,进行探索与创新,通过撰写教学反思、研究论文和实践案例,在教研活动中交流互鉴,实现教师团队专业素养的共同提升。

(二)完善游戏设施与资源

丰富且优质的教学资源是开展幼儿园游戏化体育教学的物质前提。幼儿园应加大体育教学资源投入,系统配置各类体育游戏器材,除常规的球类、绳类等器材外,还需根据教学需求补充特色器械,如感统训练器材、趣味运动道具等,并建立器材定期维护与更新制度,确保安全性和实用性。同时,充分利用园内自然环境和空间,因地制宜规划多功能户外游戏区域,如创设体能挑战区、趣味游戏区、自然探索区等,满足幼儿多样化运动需求。

三、开设游戏活动评价环节,提高幼儿对后续体育游戏的兴趣

在开展幼儿体育游戏化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开设游戏活动评价环节,通过教师对每一位幼儿在参与体育游戏活动进行观察、分析,同时及时加以鼓励与赞赏,进一步刺激幼儿的游戏参与兴趣,充分把握学前年龄段幼儿的心理特征,针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游戏活动评价。如此一来,通过教师及时的鼓励与赞赏,完美地满足了幼儿的表现欲望,更加有效的激发了幼儿对后续体育游戏活动的期待性与参与兴趣。

例如,在开展带领学生用球拍击打悬挂的小球的体育游戏活动当中,大部分幼儿都会积极参与活动,用球拍以各种姿势击打小球,玩得不亦乐乎。但是小部分的幼儿则会因为其性格、情绪等内在因素的影响以及环境、氛围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幼儿不愿意主动参与到体育游戏活动中。因此,教师就应该及时引导、带领幼儿参与进集体活动之中,对情绪低落的幼儿进行语言激励,手把手教学幼儿挥舞球拍,并加以不断地鼓励。随着教师不断地引导与激励,再一次又一次的击球成功的喜悦中,不断地为幼儿铸就自信自强的精神品质,在后续的鼓励下,教师可以缓缓放手,让幼儿自己独立挥拍击球,不论是否成功,都基于语言激励和肢体动作的表扬。由此可见,只有在幼儿不断地鼓励教育下,才能够不断地提高自身在体育游戏活动之中的参与感。

四、巧设丰富的游戏内容,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

游戏教学法是最适应学前年龄段幼儿的教学方式之一,拥有趣味性、情境性、互动性、综合能力有效培养等多种教学特性,基于这些教学特性的影响,教师应科学合理地设计与教学内容紧密贴合的游戏内容,以此保证游戏的趣味性及可行性,同时教师也应该充分考虑到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只有教师充分地对游戏化体育教学内容全面分析探究,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师精心设计的游戏化体育教育当中,落实《指南》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推动幼儿个人能力不断向前发展。

五、游戏应用中的挑战与对策

(一)游戏的传承问题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许多传统的民间游戏正在逐渐消失,特别是一些需要较大场地或特定器材的游戏,往往被忽视或淘汰。为了有效传承民间游戏,幼儿园应采取灵活的策略,结合现代教学方法和传统元素。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向幼儿介绍民间游戏的背景和历史。例如,在春节期间,幼儿园可以组织“踢毽子”或“打陀螺”等传统游戏。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通过视频教学或游戏 APP 的方式,向幼儿展示各种民间游戏的玩法和历史文化背景。

(二)幼儿园体育设备与场地限制

在一些设施较为简陋的幼儿园,场地和体育设备的不足可能会成为开展民间游戏的制约因素。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幼儿园可以通过创新方式来弥补这些不足。例如,利用室内小空间,可以进行“纸飞机比赛”或“桌面投掷”类游戏,利用简单的纸张和笔,既能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又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同时,在室外,幼儿园可以通过合理的场地布局,安排适合多名幼儿参与的大型集体游戏。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家长捐赠或携带简单的运动器材(如跳绳、毽子等),通过家园合作解决场地和设备问题,使民间游戏得以顺利开展。

(三)幼儿对游戏兴趣的培养

在现代社会,孩子们的娱乐方式日益丰富,电子产品和网络游戏的普及使得许多传统民间游戏面临着竞争。例如,在进行“抢凳子”游戏时,教师可以为孩子们设计一个有趣的情节,如“勇敢的小动物们争夺宝藏”,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通过激励机制来增强幼儿的参与感,如设置“小小运动员奖”或“优秀团队奖”。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幼儿的参与热情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间游戏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大维,胡向红,曾小玲.非结构化儿童体育游戏的价值及其开展[J].学前教育研究,2017(12):61 - 63

[2]梅崇铁.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J].学前教育研究,2016(8):64 - 66

[3]王洪耀,赵小坤,曹英.河北省幼儿园体育游戏开展状况的分析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5):83-86

[4]林小环.幼儿园体育游戏的设计与组织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11(5):61 - 63

[5] 杨美珍. 浅析幼儿园“大班化”体育教学活动的优化策略[J].新课程 ( 小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