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性格色彩理论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异分析与干预策略综述
苏雪 蔡丽丽 淮俊芳
火箭军广州特勤疗养中心 510515 广东省广州市
引言
高血压作为慢性疾病,长期规律服药是控制病情的关键,但其服药依从性普遍偏低,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性格因素对患者健康行为有重要影响,性格色彩理论可清晰划分患者性格特质。本文以该理论为框架,深入分析红、蓝、黄、绿四种性格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差异,进而制定针对性干预策略,旨在解决不同性格患者的服药痛点,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个性化管理方案,改善高血压治疗现状。
一、基于性格色彩理论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异分析
在性格色彩理论框架下,高血压患者的性格特质可划分为红、蓝、黄、绿四种核心类型,不同类型在行为模式、决策风格及健康管理态度上呈现显著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影响其服药依从性。
红色性格患者以热情外向、追求即时满足为核心特质,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但情绪波动较大且注意力易分散【1】。此类患者在服药初期往往能积极配合,甚至主动与医护人员沟通用药感受,但难以长期坚持规律服药——常因生活琐事、社交活动或情绪变化忘记服药,对“长期服药预防并发症”的远期获益缺乏足够重视,更关注服药后是否出现不适等即时体验,一旦出现轻微药物反应便可能擅自停药。
蓝色性格患者具有严谨细致、追求完美的性格特点,对健康管理持审慎态度,善于主动收集高血压疾病知识及用药信息。他们在服药过程中严格遵循医嘱,会详细记录服药时间、剂量及身体反应,甚至自行整理血压监测数据与用药效果的关联,但过度追求“绝对安全”可能导致其陷入焦虑,例如反复核对药品说明书、频繁咨询医护人员“是否存在未知副作用”,部分患者因对药物副作用的过度担忧,可能出现“减量服药”或“间隔服药”等隐性不依从行为【2】。
黄色性格患者以目标导向、果断自信为主要特征,对高血压治疗有明确的控制目标,服药依从性与目标达成度直接挂钩【3】。若血压控制效果符合预期,他们会严格坚持服药;但当血压波动或出现药物效果不佳时,易表现出急躁情绪,可能未经医护人员指导便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甚至因“认为自身血压控制能力强”而忽视长期服药的必要性,倾向于通过运动、饮食等方式替代药物治疗,导致服药中断。
绿色性格患者性格温和、追求稳定,对健康管理缺乏主动意识,习惯被动接受医护人员或家人的指导。他们在服药过程中通常不会主动提出疑问,也较少擅自调整用药方案,但“随遇而安”的心态使其易忽视服药的规律性——例如忘记服药后不及时补服、因“感觉身体无不适”而降低服药重视度,且对血压监测、定期复诊等健康管理环节的配合度较低,需依赖家人或医护人员的持续提醒才能维持基本服药依从性。
二、基于性格色彩理论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干预策略
针对红、蓝、黄、绿四种性格色彩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差异,需结合其性格特质与行为痛点,制定个性化、精准化的干预策略,以提升用药规范性与持续性。
红色性格患者关注即时体验、易受情绪与琐事干扰,干预需聚焦“即时激励”与“习惯固化”。可通过可视化工具提供即时反馈,例如为患者配备智能血压计,同步关联手机APP,每次服药后自动记录并生成“服药打卡日历”,连续打卡满 7 天可解锁健康知识漫画、血压控制进度动画等趣味性内容,以即时成就感强化服药动力;借助“场景绑定”帮助养成规律习惯,如指导患者将服药与固定日常行为绑定,同时发放带有醒目颜色标识的分药盒,减少因注意力分散导致的漏服【4】。考虑到其情绪波动对服药的影响,医护人员可定期通过短视频、语音消息等轻松形式沟通,避免生硬说教。
蓝色性格患者注重严谨性、易因过度担忧副作用产生隐性不依从,干预需侧重“信息透明”与“焦虑缓解”【5】。为患者提供系统化、权威化的用药信息包,包含药品说明书简化版、同类型患者用药效果案例、医护人员答疑手册等,满足其对“绝对安全”的信息需求,减少因信息不全导致的过度担忧;开展“一对一咨询 + 小组交流”双模式疏导,定期安排药师与患者深度沟通,针对其疑问逐一解答,缓解焦虑情绪。
黄色性格患者以目标为导向、易自行调整用药,干预需围绕“科学目标设定”与“专业权威强化”展开【6】。与患者共同制定“阶梯式血压控制目标”,将“降至 130/80mmHg 以下”的总目标拆解为“1 个月内降至 140/90mmHg ”“3 个月内稳定在 135/85mmHg 以下”等阶段性目标,每次复诊时对照目标分析血压数据,若达成目标则肯定其坚持服药的作用,若未达成则共同排查原因,避免患者因目标未达而急躁停药;强化医护人员的专业权威,通过“用药方案论证”环节让患者参与决策,例如向患者说明“为何选择该药物”“剂量调整的医学依据”,同时提供最新高血压治疗指南摘要,满足其对“科学性”的需求,减少自行换药行为。
绿色性格患者缺乏主动意识、依赖他人指导,干预需重点打造“被动支持体系”与“规律提醒机制”。建立“医护 - 家属 - 患者”三方联动提醒模式,医护人员每周通过短信发送“服药 + 测压”提醒,同时指导家属将分药盒放置在患者常用位置,每日固定时间口头提醒,形成“双重保障”;简化健康管理流程,为患者制定“傻瓜式”服药计划,例如将每日用药分装在“周一至周日”的分药格中,标注“早饭后吃 1 粒”等简单指令,避免因流程复杂导致的漏服。
结语
综上,不同性格色彩的高血压患者在服药依从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性格特质制定的干预策略,可精准解决各类型患者的服药问题:即时激励与习惯固化助红色坚持,信息透明与焦虑缓解促蓝色规范,目标设定与专业强化防黄色擅自调药,支持体系与提醒机制帮绿色规律服药。该研究为高血压个性化用药管理提供新思路,未来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验证策略有效性,推动慢性疾病健康管理模式优化。
参考文献
[1] 王峰, 李燕. 性格色彩理论对高血压患者行为干预的应用[J].临床医学 ,2022,41(6):503-507.
[2] 张华, 刘伟. 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性格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 ,2023,103(3):221-225.
[3] 孙晨, 赵明. 性格色彩理论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与探索[J].心血管病学 ,2021,39(7):567-572.
[4] 李睿琳 , 陈玲 . 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41(23):5448-5451.
[5] 周成华 , 刘艺琴 . 基于四色性格分析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PCI 术后自我行为管理能力中的应用 [J]. 微创医学 ,2025,20(03):354-357.
[6] 徐建明 , 罗松兴 . 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4,30(10):1823-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