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节日之韵,悟文化之美
刘丽秀
天祝县第五幼儿园 733200
引言
中华传统节日不仅表现形式丰富,深受大家的喜爱和易于接受,而且文化内涵深厚,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与人文意识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因此,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对于传统文化传承和幼儿个体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把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里不但能够让幼儿的学习体验变得更加丰富,而且能够不知不觉地培育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不过,当下有一些幼儿园在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时,出现了表面化、零散化等状况,没有充分彰显出传统节日教育的育人价值。故而,探寻传统节日全方位融入幼儿园教育的切实可行路径,具备关键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一、传统节日的教育价值与融入意义
(一)文化传承与认同感培养
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关键联系环节传统节日包含了诸如天人合一、尊老爱幼以及勤劳节俭等一系列价值观念,举例而言:中秋节把赏月、吃月饼当作承载物,加深家庭团聚与和睦的观念。将传统节日融入到幼儿园的教育过程里能够助力幼儿知晓文化的源头,提升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程度。
(二)认知与情感发展
传统节日给幼儿供应了多样的感官感受以及认知方面的材料幼儿借助参与像是制作灯笼、剪纸、香囊这类手工艺品的活动能够锻炼其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创造新事物的能力;通过倾听节日相关的故事、朗读诗词,提高他们在语言表达上的能力以及对美的欣赏趣味。
(三)品德与行为习惯养成
传统的节日当中蕴含着诸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之类的道德准则就好比,重阳节借助“敬重老人、爱护老人”的相关活动,引领幼儿学会去关怀他人。活动把抽象化的品德教育转变成为具体的行为实践,推动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使传统节日全方位融入幼儿园教育的关键策略
(一)创设浸润式节日环境,营造浓郁文化氛围
环境可被视作第三位教师,幼儿园应当全方位地运用空间资源,依照节日的时间顺序对环境布置予以动态性更新,从而使幼儿无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能深切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在物质环境方面可以于公共区域搭建“传统节日文化墙”采用文字与图片相结合、幼儿能够实际操作的方式,展现不同节日的起源以及习俗,在班级内部,开设“节日角”,随着节日的变换陈列与之相关的物品像春节时展示的窗花、鞭炮模型;端午节摆放的香包、艾草;中秋节陈列的兔子灯、月饼模型等。在精神环境方面,园内的广播能够在对应的时段播放契合节日氛围的音乐像春节的《恭喜恭喜》、元宵节的《卖汤圆》之类。教师于日常交流、故事讲述之际也应当有目的地运用与节日相关的词汇营造出一种处处存在的文化场景让幼儿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然而然地学习到节日文化。
(二)构建主题式项目活动,深化节日体验探究
把传统节日当作核心设计且实施跨越不同领域的主题项目活动乃是实现深度融入的关键所在,活动在设计的时候应当遵循“知情意行”达成统一的准则围绕某一个节日开展具有系列化特征、逐步推进的探索活动,就以“端午节”来举例,能够开展如下的系列活动:
(1)启动阶段(知由来):借助讲述关于屈原的生动故事、观看与之相关的精彩动画,激发幼儿对于端午节起源的浓厚兴趣,并促使其形成初步的认知。
(2)探索阶段(习习俗):安排科学类活动“认识艾草与菖蒲”探究它们具备的驱蚊防病方面的功效;开展艺术类活动,像“DIY 龙舟”或者“绘制彩蛋”。举办体育类活动“旱地龙舟赛”,让参与者于游戏过程中体会团结协作性质的竞技精神。
(3)实践阶段(品味道):在众多环节之中最能博得幼儿喜爱的当属“包粽子”这一生活体验活动,对粽叶进行清洗,去认识糯米以及各类馅料并尝试亲自动手去包裹粽子,最终品尝自己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成果。在这一整个过程里,文化教育、生活教育以及劳动教育达成了完美的融合。
(4)在分享阶段(传情意):倡导幼儿把自己亲手制作的香包以及绘制好的彩蛋带回到家中和家人们分享在活动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以及内心的感。此类项目式的学习方式会把语言、艺术等不同领域自然而然地整合在一起,使得幼儿能够在完整的探究链条中深入地领会节日所蕴含的内涵。
(三)贯穿于一日生活环节,实现常态化融入
节日教育不应该仅仅被限制在特定的专门主题活动日里,而更应该如同涓涓细流一般,持续不断地融入到幼儿每日的常规生活当中。举例来说,在每天用餐前的时段,可以详细阐释节日美食所蕴含的文化寓意,就像饺子的形状如同“珍贵的元宝”;在阅读区域放置与节日相关的绘本,在表演区域提供各式各样的服饰和道具,让幼儿能够进行“舞狮”“拜年”之类的角色扮演活动。在活动过渡的时间段,可以吟诵一些简单易记的节日诗词或者欢快的童谣。此种“化整为零”的融入模式,让节日文化不再仅仅是特定时段所独有的“特殊权益”,反倒成为了一种日常化的生活样式以及记忆留存,其更加契合幼儿的学习特性,所产生的效果也更为长久。
(四)强化家园社协同共育,拓展文化实践场域
传统节日所具备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家庭以及社区的积极参与,幼儿园应当主动发挥桥梁的作用,以形成教育方面的合力。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其一要紧密加强家园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借助家长会、宣传栏等不同的途径向家长充分宣传传统节日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家长能够以高度的热情进行配合,比如协助幼儿园收集和节日相关的各类材料。其二,要精心策划亲子活动,在一些重大的节日,像中秋节即将来临之际举办亲子游园会、联欢会或者感恩性质的活动,诚挚地邀请家长来到幼儿园与孩子一同制作美味的月饼,通过亲子之间亲密无间的互动,进一步强化对节日的情感体验。再者,对社区资源加以连接,在条件得以满足的时候,把幼儿组织起来去参观社区举办的节日庆祝活动(例如元宵节的灯会)。或者把民间的手工艺人(像擅长剪纸、面塑的艺人)邀请到幼儿园里,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技艺如此一来能让幼儿在更为宽广的社会课堂当中,真切地感受节日文化所蕴含的鲜活律动。
结束语
习近平主席说过,“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不该埋没在多元文化、网络文化横行的时代,只有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幼儿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需要大家的不懈努力与探索。展望未来,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寻传统节日与现代教育之间创新式的结合途径,通过不懈努力,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能在幼儿的心田里深深“扎根”,进而茁壮成长,如此这般,才能为培育出一批具备深厚文化自信和浓烈民族情怀的新一代奠定坚实且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倩 . 浅谈传统节日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融入策略 [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5,(07):188-190.
[2] 许萍萍 . 品节日之韵,融文化之美—— 中华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教育的实践探索 [J]. 中华活页文选 ( 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 ),2025,(07):169-171.
[3] 周洁 . 品节日之韵,悟文化之美——中华传统节日全面融入幼儿园教育的实践探索 [J]. 中华活页文选 ( 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 ),2024,(10):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