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小学声乐演唱教学中合唱训练对学生团队协作与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

作者

樊鸿壮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省淄博市 255049

引言:新时代背景下,各种文化思潮和艺术形式不断涌进,对学生审美观念产生深刻影响。中小学学生因正处于审美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很需要正确引导和培养,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合唱训练涵盖丰富的音乐元素,如旋律和节奏以及和声,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合唱的过程中接触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美,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教师可通过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着重突出学生主体,突破传统中小学声乐演唱教学中往往侧重于个人演唱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学生团队合作和集体音乐体验的局限,推动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

1. 中小学声乐演唱教学中合唱训练对学生团队协作与审美能力的培养意义

中小学声乐演唱教学中,教师高效开展合唱训练教学,对学生团队协作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详细而论,对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意义方面,由于合唱需要每个学生准确把握自己的声部,以便于与其他声部成员相互配合,所以学生可在合唱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角色,相互协作,呈现和谐美妙的合唱效果。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合作对于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另外,学生在合唱排练的过程中需要交流演唱技巧和节奏把握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学生可通过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他人意见,调整演唱,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生演唱能力。

对审美能力的培养意义方面,合唱作品涵盖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和形式,学生可在实际演唱的过程中从多方面深入体验不同音乐的旋律美和和声美以及节奏美,感受音乐之美。另外,合唱训练要求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理解,如要求学生分析和理解作品创作背景和情感表达以及音乐特点等,可以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细节,有利于提高学生音乐感知和理解能力。学生经过长时间有效训练,可以更敏锐地辨别音乐优劣,提升音乐鉴赏水平。

2. 中小学声乐演唱教学中合唱训练对学生团队协作与审美能力的培养方法

2.1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在中小学声乐演唱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明确声部职责和开展声部合作练习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在合唱训练初期可通过给学生讲解各个声部的特点和音域以及职责,帮助学生明确声部职责,以便于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具体实践中,就是可基于高音部旋律性较强,让高音部学生负责歌曲的主要旋律。教师可基于低音部起到稳定和声和增强厚度的作用,让负责低音部的学生把握要点。学生可通过清晰理解自身声部的任务,增强责任感,增强学习效果。另外,教师也可开展声部合作练习,利用轮唱和对唱等专门声部合作练习活动,让学生在临场练习中促使不同声部依次进入,形成此起彼伏的效果,让学生在对唱的过程中仔细倾听其他声部的节奏和旋律,把握进入的时机。显著提高学生相互配合的能力,提高学生声乐演唱水平。除此之外,教师也可通过组织团队活动,如定期组织合唱团队的户外拓展和音乐游戏等集体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具体实践中,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音乐接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依次唱出一个音符或者节奏,让后面的学生要在前面的基础上进行延续和发展,有效培养学生团队默契和沟通能力,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2.2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教师在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中可带领学生赏析经典合唱作品,通过选择不同风格和不同时期的经典合唱作品,如《黄河大合唱》、《欢乐颂》,引导学生在作品欣赏和分析中,对作品创作背景和各自内涵以及音乐结构等方面深入探究,让学生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另外,教师除了可带领学生进行演唱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参与合唱作品的指挥和伴奏等环节,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音乐体验,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学习效果。具体实践中,教师可让学生用简单的打击乐器为合唱伴奏,让学生感受节奏与和声的配合。教师也可让学生指挥,让学生体验如何引导团队表现出作品的情感和风格。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注重鼓励学生的创业表现,如在学生合唱训练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让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演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体实践中,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设计动作和表情,让学生对歌曲节奏和速度进行适当调整,以便于让学生在声乐演唱合唱中更好地表达作品情感。教师利用有效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审美创造力,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

结语:结合以上论述的相关内容可具体总结为,中小学声乐演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教师在声乐演唱教学中高效开展合唱训练教学,可通过突破以往固化教学局限,为学生提供诸多实验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教师可在教学的过程中明确声部职责和开展声部合唱练习等,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可通过带领学生赏析经典合唱作品和让学生尝试参与合唱作品的指挥和伴奏等多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音乐综合水平。教师也要注重结合教育教学背景和后续教学优化所需,对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合唱训练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创新,确保合唱训练教学的实效性,确保合唱训练教学的有效性,为培养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韩占泽 . 更新音乐教育观念 走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误区 . 儿童音乐 ,2002(09)[2] 梅胧文 . 浅析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 青年文学家 ,2012(01)[3] 陈晓军 . 深化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之我见 . 考试周刊 ,2013(79)[4] 宋晓波 . 在音乐欣赏中 , 让心飞翔 . 新课程学习 ( 小学 ),2009(02)[5] 蒋小玲 . 我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 . 新课程学习 ( 基础教育 ),2009(07)

作者简介:

樊鸿壮(2003.11——),男,汉族,籍贯:山东菏泽人,音乐学院,22 级在读本科生,专业:音乐学(师范类),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