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提升幼儿打击乐演奏能力的研究

作者

苏笑笑

河南省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幼儿园

每个幼儿对声音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有着天生的节奏感,打击乐适合且能发展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艺术才能。幼儿打击乐器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器乐教学,它既不能等同于专业化的器乐教学,比如吉他、萨克斯、二胡等器乐的学习,也不能完全等同于音乐游戏似的“走马观花”随意的附乐敲几下、摇几下就简单收场、草草了事,它指的是幼儿使用一些简单、适用的打击乐器,跟着音乐的节拍进行齐奏或者为音乐进行伴奏。

通过开展集体打击乐器演奏活动,能够促进幼儿听辨能力的发展、节奏能力的发展、探究能力的发展。打击乐对幼儿专注力、倾听能力、乐感、节奏等方面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巧用过渡环节使幼儿练习合拍演奏

合拍演奏是打击乐演奏最基本的目标,在幼儿园打击乐活动中,合拍做动作中的“动作”是指“不拿乐器的进行做动作”,主要包括律动、声势两种,在幼儿进入打击乐演奏之前,需要用一种身体动作表演这一首音乐作品,所以教师利用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如:在饮水环节让喝过水的幼儿练习合拍演奏,让幼儿倾听音乐跟随音乐合拍做动作,从而能够发展幼儿的节奏感。比如在离园前环节,选取适合幼儿倾听的奥尔夫音乐《幼儿身体动作操》、《小黄鸭》、《高高低低》、《拍蚊子》等,带领孩子跟随音乐做合拍演奏,利用这些音乐锻炼幼儿的节奏感以及提升幼儿的听辩能力。

二、利用音乐角环节学习打击乐演奏的方法

在打击乐演奏活动中,幼儿需要用到的乐器,可以让幼儿在音乐角中熟悉乐器的名称以及正确的演奏方式。比如,在音乐角中教师给幼儿播放学过的打击乐音乐,幼儿跟随音乐进行演奏,或者是由部分幼儿进行演唱歌曲,其他幼儿用乐器进行伴奏,在幼儿进行伴奏之前,教师对乐器演奏的方法进行指导,幼儿在演奏的同时也掌握了使用乐器的方法,这些是打击乐演奏活动的前提;幼儿也可以在音乐角中对本学期所用到的打击名称、乐器性质特征、演奏方式有初步的探究,一开始当幼儿对打击乐器有初步的认识,在进行打击乐演奏活动时就不容易造成这些乐器分散幼儿的注意力,所以,幼儿对乐器的好奇与探究需要在平时进行。也可以带幼儿多玩音乐寻宝游戏,如:教师将不同的打击乐器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播放一段音乐,让幼儿根据音乐的提示去寻找相应的乐器。找到乐器后,幼儿可以尝试用该乐器演奏音乐中的特定节奏,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三、利用集体教学活动提升幼儿打击乐演奏的能力

1. 基于幼儿兴趣选择音乐作品,提升幼儿打击乐演奏兴趣。

幼儿演奏的音乐作品一般不超过三分钟,用于集体活动中演奏的作品,应包括声乐与器乐两类,比如有些音乐是需要教师提前剪裁的,幼儿打击乐演奏不能有太多的时间用于等待。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等待是容易分散注意力的,教师在选择音乐作品时还需要考虑本班幼儿最近对什么感兴趣,那么,教师在音乐选择上就可以贴近幼儿的兴趣或者是将音乐内容形象的刻画与幼儿感兴趣的点相结合,任何音乐作品的选择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他的学习方式。比如,幼儿喜欢模仿各种动物的形态,就可以选取音乐作品《动物狂想曲》,根据音乐的动物形象进行配器演奏,为了让幼儿感知中国民族乐器,可以选取中国著名的民乐《龙腾虎跃》,同时,像动画片的主题曲也可以选取,这些音乐是幼儿感兴趣的、熟悉的音乐,更好的为幼儿演奏乐曲做好铺垫。比如《葫芦娃》、《喜洋洋与灰太狼》、《大耳朵图图》等音乐。

2. 合理利用图谱理解音乐句段结构,帮助幼儿提高打击乐演奏能力。

打击乐活动中,图谱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音乐欣赏不采用情境化身体动作表演的方式时,图谱就成为解释音乐内容的主要工具,所有的图谱都必须要呈现句子、段落的功能,但是,作为打击乐演奏的图谱,最好蕴含更多的功能。比如在呈现句子、段落结构的前提下,最好同时呈现演奏节奏型,也可以同时呈现音乐作品的内容形象,图谱必须具备清晰表达音乐句段结构的功能。否则,就不能称之为“谱”了。对于幼儿来说,形象生动的图谱更易于理解。比如在表现一段有快慢节奏变化的音乐时,可以用奔跑的小动物表示快节奏部分,用慢慢爬行的蜗牛表示慢节奏部分。这样幼儿通过观察图谱上不同的形象,就能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速度变化,从而更好地用打击乐器表现出来。教师在展示乐句结构图谱时可以用简单的线条图谱来呈现乐句。比如用波浪线表示连贯的乐句,用折线表示有跳跃感的乐句。当幼儿演奏一首多乐句的音乐时,通过观察这些线条的长短、起伏,能明白乐句之间的关系,知道何时该停顿、何时该继续演奏,从而更好地把握整首音乐的节奏,提升幼儿的演奏能力。

3. 刻画音乐内容形象,提升幼儿打击乐演奏的能力

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作品往往伴随着教师的动作表演,幼儿通过模仿教师的动作表演来感知与体验音乐,直到幼儿能够独立地进行身体动作的合乐表演,当幼儿能够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作品时,就意味着幼儿已经捕捉到了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形象 ,音乐内容形象挖掘的越具体、好玩,越接近幼儿生活,就越能激发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所以,打击乐演奏活动需要对音乐作品内容形象的幼儿化挖掘。如:选择一个有情节的故事,如《三只小猪》,为故事配上合适的音乐和打击乐器音效。幼儿可以根据故事的发展,用打击乐器为角色的动作和场景增添声音效果,如用鼓表示大灰狼的脚步声,用木鱼表示小猪盖房子的声音等。创设情境游戏,如“森林音乐会”,让幼儿扮演不同的动物,用打击乐器模仿动物的声音和动作,增强打击乐活动的趣味性。

幼儿打击乐教学策略的探索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过程。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应持续关注幼儿的发展需求和音乐教育的最新动态,不断优化打击乐教学策略,让打击乐教学更加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共同为培养具有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新一代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