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督档案电子化管理实践探讨
于辉
白城市洮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白城市洮北区卫生监督所) 137000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卫生监督档案管理正面临从传统纸质模式向电子化、智能化方向转型的重要机遇。卫生监督档案作为行政执法、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依据,其管理效率直接影响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当前,纸质档案管理存在存储成本高、检索效率低、共享困难等问题,而电子化管理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能够实现档案的高效存储、快速检索和跨部门共享,为卫生监督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1 卫生监督档案电子化管理的重要性
卫生监督档案电子化管理是推动卫生监督工作现代化转型的重要举措,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电子化管理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快速检索、分类筛选和自动化流程减少人工操作,实现"一次录入、多次利用";其次,可有效降低管理成本,节约存储空间和人力投入,同时避免纸质档案因环境因素造成的损坏;第三,能够提升监管效能,便于大数据分析和风险预警,结合数字签名等技术提高执法证据的可信度;第四,增强服务能力,为公众和企业提供便捷的在线查询服务,促进跨部门协同监管和信息公开;最后,电子化管理还是推动智慧监管发展的基础,通过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实现档案智能分类、风险预警和移动执法支持,为卫生监督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电子化管理实践路径
2.1 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要建立专业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平台,该系统应具备数据采集、存储、检索、分析和共享等核心功能;其次需要配置必要的硬件设备,包括高速扫描仪用于纸质档案数字化转换,高性能服务器用于数据存储和处理,以及备份存储设备确保数据安全[1];同时必须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稳定可靠的内部局域网和外部访问通道,部署防火墙、数据加密、访问权限控制等安全防护措施,并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机制,从而为电子档案管理提供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
2.2 档案数字化处理
档案数字化处理具有显著优势,采用高精度扫描仪配合专业OCR 识别技术实现纸质档案的高效转换,通过智能图像处理算法确保扫描质量;运用结构化数据采集系统对新生成档案进行电子化录入,实现数据源头采集;建立基于行业标准的元数据体系,采用统一分类编码规范档案管理。
2.3 系统功能实现
档案采集与录入模块通过智能表单设计和数据接口实现多源数据的标准化采集;档案检索与利用模块采用全文检索和智能分类技术,支持多维度快速查询;档案统计与分析模块依托大数据技术,提供可视化报表和趋势分析功能;权限管理与安全控制模块通过多级权限设置和操作日志审计,确保系统安全可控。
3 关键技术应用
3.1 OCR 识别技术
在卫生监督档案电子化管理中,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发挥着关键作用。该技术通过先进的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算法,能够自动识别和提取扫描文档中的文字信息,实现纸质档案的高效数字化转换。具体应用中,OCR 技术不仅可以准确识别各类印刷体文字,还能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处理手写体内容,大幅提升档案数字化的效率和准确性[2]。同时,该系统支持多语种识别和版面分析功能,能够保持原始档案的格式和结构,为后续的智能检索和数据分析提供高质量的文本数据基础,是解决历史档案数字化难题的核心技术手段。
3.2 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海量档案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智能分析,能够有效识别监管风险点、发现违规行为规律,并预测公共卫生安全趋势。具体应用包括:利用数据挖掘算法分析监督对象的合规性特征,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建立风险评估体系,以及运用可视化技术直观展现监管态势。这些分析结果不仅能为卫生监督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还能实现精准监管和智能预警,显著提升卫生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推动传统监管模式向数据驱动的智慧监管转型。
3.3 区块链技术
在卫生监督档案电子化管理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为档案安全提供了革命性保障。该技术通过分布式账本和加密算法构建不可篡改的档案存证体系,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具体实现方式包括:利用时间戳和哈希值固化档案内容,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档案管理规则,以及采用去中心化存储防止数据丢失。这一技术特别适用于执法文书、检测报告等关键档案的管理,能够有效防范数据篡改风险,增强电子档案的法律效力,为卫生监督工作提供可信赖的电子证据链支撑。
3.4 云计算技术
在卫生监督档案电子化管理中,云计算技术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撑。该技术通过虚拟化资源池和弹性扩展架构,实现了档案存储与计算能力的按需分配,具体表现为:利用云存储服务构建海量档案数据仓库,通过云服务器集群实现高性能数据处理,借助云平台的分布式计算能力支持多用户并发访问[3]。这种技术架构不仅大幅降低了硬件投入成本,还提供了 99.9% 以上的服务可用性保障,使得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能够突破地域限制,实现档案资源的云端共享与协同管理,为构建全国一体化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体系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4 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4.1 面临的挑战
首要挑战是数据安全风险,电子档案系统面临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威胁,医疗健康数据的敏感性对隐私保护提出更高要求;其次是标准统一难题,各地系统建设水平不一,缺乏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导致"信息孤岛"现象;第三是法律与制度障碍,电子档案法律效力认定尚不完善,跨区域共享缺乏制度保障;此外还存在实施与运维困难,历史档案数字化工作量大、成本高,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系统运维需要持续投入;最后是观念转变挑战,部分工作人员对电子化接受度不高,传统工作模式改变需要适应过程。
4.2 解决对策
针对卫生监督档案电子化管理面临的挑战,应采取以下系统性对策:在技术层面,构建包括新一代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数据加密技术的立体化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同时建立本地与云端相结合的多重数据备份机制;在标准规范方面,制定全国统一的电子档案管理标准和数据交换接口,推进系统兼容性改造;制度建设上,完善电子档案法律效力认定机制,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制度;实施过程中采取分级分类的数字化策略,通过外包服务与自主建设相结合的方式降低成本,并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此外,还需开展全员数字素养提升计划,通过试点示范和经验推广促进观念转变。这些对策需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形成技术、制度、人才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从而推动卫生监督档案电子化管理健康有序发展。
5 结束语
卫生监督档案电子化管理是提升监管效能的关键举措。研究表明,电子化能显著优化档案存储、检索和共享,但仍需解决数据安全、标准统一等挑战。随着区块链、AI 等技术的应用,档案管理将更加智能安全。建议加大技术投入、完善制度、培养人才,构建现代化管理体系,助力卫生监督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其武. 新时期卫生监督档案规范化管理探究[J]. 兰台内外,2024(11):53-55.
[2]杨淑娟.电子档案在卫生监督工作中的应用与挑战[J].黑龙江档案,2024(8):127-129.
[3]李晖.浅谈卫生监督档案信息化管理思路[J].兰台内外,2024(7):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