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技工院校班主任胜任力模型构建与优化研究

作者

王珊

河北经济管理学校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71

一、引言

技工院校的学生群体具有鲜明特点,他们普遍更注重实践技能学习,思维活跃但部分学生自律性较弱,且面临着职业规划、技能提升与社会适应等多重压力。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教育者,不仅承担着班级管理、思想教育的职责,还需兼顾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心理疏导。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 “管纪律、抓考勤” 式管理已难以满足学生成长和院校发展的需求,构建科学的班主任胜任力模型,明确能力标准并持续优化,成为提升班主任工作实效、推动技工院校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

二、技工院校班主任胜任力模型的构建维度

(一)职业素养维度

职业素养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基础,体现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责任感。首先,需具备坚定的职业信念,认同技工教育的价值,真心关爱学生,尤其是关注技能学习有困难或行为习惯需改进的学生。其次,要坚守职业道德,做到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保护学生隐私,维护学生权益。此外,还需具备良好的职业形象,在言行举止中展现严谨、务实的作风,为学生树立技能人才应有的职业榜样。

(二)班级管理能力维度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核心工作,需兼顾秩序维护与学生自主性培养。一方面,要具备规范管理能力,能制定合理的班级规章制度,涵盖考勤、实训安全、卫生等方面,并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营造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另一方面,要善于柔性管理,针对技工院校学生重实践、轻理论的特点,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解决班级矛盾,通过组织技能比拼、班级团建等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同时,需具备应急处理能力,能及时应对学生实训受伤、冲突纠纷等突发情况,确保学生安全与班级稳定。

(三)沟通与协调能力维度

班主任需在学生、家长、教师及院校部门之间搭建沟通桥梁。在与学生沟通时,要善于倾听,理解他们在技能学习中的困惑和职业发展中的迷茫,用通俗的语言解读专业知识与职业规划。与家长沟通时,要客观反馈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进步,争取家长对技能教育的理解与支持,形成家校共育合力。与专业教师沟通时,需及时了解学生的实训表现,共同制定针对性的辅导计划,协调好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关系。

三、技工院校班主任胜任力模型的优化策略

(一)完善培训体系,提升能力短板

构建 “基础 - 进阶 - 精英” 三级培训体系,实现班主任能力的阶梯式提升。针对新入职班主任,开展为期一个月的 “启航计划”,采用 “7天理论 +21 天跟岗” 模式:前 7 天集中学习《技工院校学生管理条例》《班级应急处理流程》等基础内容,邀请校级优秀班主任解析 “首次班会设计”“实训安全规范宣讲” 等实操场景;后 21 天安排跟岗学习,跟随资深班主任参与班级管理全流程,每日撰写反思日志,由指导教师点评反馈。对于入职 3-5 年的班主任,启动 “赋能计划”,开设模块化课程:职业指导模块联合本地人社局、重点企业开发 “行业趋势解读工作坊”,通过企业参观、技师座谈让班主任掌握最新岗位技能需求;心理疏导模块与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合作,开展 “团体辅导带领技巧”“危机干预模拟演练” 等实操培训,结业需完成 1 例学生心理案例完整干预报告。针对骨干教师,实施 “领航计划”,选拔参与省级以上职业教育论坛、班主任技能大赛,支持申报 “班主任工作室”,给予经费资助开展 “技工院校学生职业认同感培养” 等课题研究,推动其从实践型向研究型转变。

(二)建立动态评价机制,强化激励作用

构建 “三维度、四周期” 评价体系。三维度包括:过程维度(每周班级日志完成质量、每月主题班会效果、每学期家访覆盖率)、结果维度(学生技能等级考试通过率、班级违纪率、就业对口率)、发展维度(培训参与度、创新管理方法推广情况)。四周期即每月学情分析会进行口头反馈、每季度发布书面评价报告、每学期开展学生满意度测评(采用匿名问卷 + 小组访谈形式)、每年进行综合考评。评价结果实行 “星级制”,从一星级到五星级动态调整:五星级班主任优先获得外出培训、评优推荐资格,在绩效考核中上浮 10%-15% ;三星级以下班主任进入“提升名单”,由德育处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安排导师一对一指导,限期 3 个月整改。同时设立 “创新突破奖”,对提出 “技能积分银行”(将实训表现转化为可兑换奖品的积分)、“企业导师进班级” 等创新做法并取得实效的班主任,给予专项奖励并在校内推广。

(三)搭建交流平台,促进经验共享

打造 “线上 + 线下” 立体化交流网络。线下建立 “专业集群班主任联盟”,按机械、电工电子、汽车维修等专业群划分,每月开展一次 “主题沙龙”,如机械专业群聚焦 “如何培养学生工匠精神”,通过案例分享、头脑风暴形成《实训课堂行为规范指引》;每学期举办 “班主任技能节”,设置 “模拟家长会”“突发事件处理答辩” 等竞赛环节,邀请企业 HR担任评委,从行业视角提出改进建议。线上搭建 “智慧班主任” 云平台,设置 “妙招库” 板块,班主任可上传 “晚自习分层管理法”“学生矛盾调解话术” 等实用经验,采用积分兑换机制鼓励分享;开设 “名师直播间”,每周邀请优秀班主任进行 “班级文化建设”“职业规划课设计”等主题分享,支持实时互动答疑。此外,建立校际交流机制,与 3-5 所省内优质技工院校签订 “班主任互派协议”,每年选派 2-3 名班主任挂职交流,参与对方重点班级管理,回校后需提交《跨校学习借鉴报告》并落地 1 项改进措施。

(四)强化政策支持,保障工作条件

出台《班主任工作保障办法》,从时间、资源、待遇三方面提供支持。时间保障上,明确班主任每周用于班级管理的固定工作时间不低于 8 课时,非教学时间参与学生活动计入工作量,避免承担超量教学任务;每月设置 “无会日”,保证班主任有完整时间处理班级事务。资源保障方面,设立年度班主任专项经费,按每班每年 2000 元标准划拨,用于购买班级活动器材、学生奖品、家访交通补助等;建设 “班主任资源库”,收录心理测评量表、职业规划课件、主题班会案例等素材,与企业共建“职业体验基地”,为班主任组织学生开展职业探索活动提供场地支持。待遇保障上,落实 “班主任津贴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班级人数、学生管理难度分档发放,较普通教师平均津贴标准提高 20% ;在职称评聘中设置 “班主任工作加分项”,担任班主任满 3 年且考核合格者,在评审中加 2-5 分,优秀班主任可优先破格晋升。同时明确班主任在学生评价中的话语权,在学生奖学金评定、推荐实习单位等工作中,班主任意见权重不低于 30% 。

四、结论​

技工院校班主任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优化,是适应职业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通过明确职业素养、班级管理、沟通协调、职业指导、心理疏导等核心维度,搭建科学的能力框架,并辅以完善培训、动态评价、经验共享、政策支持等优化策略,能够全面提升班主任的综合能力。这不仅有助于班主任更好地履行职责,引导学生成长为高素质技能人才,也将为技工院校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未来,还需结合行业发展与学生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模型维度与优化措施,确保班主任胜任力始终与技工教育的发展相适应。

参考文献

[1] 张卓 , 赵峯祥 . 普通高校创业教育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与改进策略研究 [J]. 中国高校科技 ,2025(1):90-96.

[2] 付臻祯 . 烹饪智能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烹饪专业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实践研究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8):13-16.

[3] 罗丹艺 .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技工院校物流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 [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3(9):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