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个性化疼痛管理方案对腹部外科术后患者疼痛控制及康复的影响

作者

董肖娜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100043

一、引言

腹部外科手术因创伤大、涉及内脏器官牵拉及切口刺激,术后疼痛较为剧烈 。术后疼痛不仅影响患者舒适度,还可引发机体应激反应,延缓胃肠功能恢复,增加肺 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风险 。传统的“刀切”式疼痛管理模式难以满足患者 导 足或过度用药。个性化疼痛管理以患者为中心,结合其疼痛特点、身体状况及心理需求制定 干预策略,已成为现代疼痛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 。本研究通过对2022 - 2024 年100 例腹部外科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探讨个性化疼痛管理方案对患者疼痛控制及康复的影响。

二、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22 年1 月 - 2024 年 12 月在我院接受腹部外科手术的100 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例。观察组中男性27 例,女性23 例,年龄22 - 75 岁,平均(51.3±8.9)岁;手术类型包括胃癌根治术18 例、结直肠癌手术20 例、胆囊切除术12 例。对照组中男性 25 例,女性25 例,年龄24 - 78 岁,平均( 52.1±9.2) 岁;手术类型包括胃癌根治术16 例、结直肠癌手术19 例、胆囊切除术15 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等基线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1. 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管理,即术后根据医嘱定时给予镇痛药物(如静脉自控镇痛泵或口服止痛药),按护理常规进行疼痛评估(采用数字评分法NRS),当患者主诉疼痛或NRS 评分≥4 分时追加药物 。

2. 观察组:实施个性化疼痛管理方案,具体如下:

- 多维度评估:术前通过访谈、疼痛知识问卷了解患者疼痛耐受度、心理状态及对疼痛管理的认知;术后每4 小时采用NRS 评分结合面部表情量表评估疼痛程度,同时记录疼痛性质(如胀痛、刺痛)、发作规律及伴随症状。

- 个体化干预: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方案:①药物干预:对疼痛敏感或术后NRS 评分≥4 分者,在医嘱下优先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并动态调整药物剂量;对轻度疼痛(NRS 1 - 3 分)患者,采用非甾体抗炎药联合弱阿片类药物阶梯式镇痛 。②非药物干预:针对心理焦虑患者,开展放松训练(深呼吸、冥想)、音乐疗法;针对躯体疼痛,采用穴位按摩(合谷、内关穴)、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 。

- 动态调整与反馈:建立医护患三方沟通机制,每日由责任护士汇总患者疼痛变化、用药反应及康复进展,联合麻醉科医师、外科医生调整管理方案。

(三)观察指标

1. 疼痛控制效果:记录术后 6h、12h、24h、48h 的 NRS 评分。

2. 康复指标:统计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

3. 满意度:采用自制量表(满分为 100 分, ⩾90 分为非常满意,80 - 89 分为满意,<80 分为不满意)于出

院前调查患者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

(四)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26.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x2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1. 疼痛控制效果: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NR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尤其在术后24h 内差异更为明显,表明个性化方案能更快速、有效地缓解疼痛。

2. 康复指标: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 (32.5±4.8) )h、 (18.2±3.1) h、(7.6±1.2) d,均短于对照组的 (45.3±6.2) )h、 (25.6±4.5) )h、 (9.8±1.8) )d( (P<0.05) ),说明疼痛的有效控制促进了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和早期活动。

3. 满意度:观察组满意度达96%(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2% (41/50) (P<0.05) ),体现患者对个性化疼痛管理的认可。

腹部外科术后疼痛受手术创伤程度、个体痛阈、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影响,传统统一化管理模式难以精准应对患者差异 。本研究中,个性化疼痛管理方案通过多维度评估,全面掌握患者疼痛特征及身心需求,使干预措施更具针对性。例如,对疼痛敏感患者早期强化药物镇痛,结合音乐疗法缓解焦虑,有效阻断疼痛-应激-疼痛的恶性循环;对轻度疼痛患者采用非药物干预,减少了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 。

从康复角度看,疼痛控制不佳会抑制患者自主活动意愿,延长卧床时间,增加肺部感染及静脉血栓风险 。本研究中观察组通过有效镇痛,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加速胃肠蠕动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与既往研究结论一致 。此外,个性化疼痛管理强调医患共同参与,通过沟通提升患者对疼痛管理的认知和配合度,进而提高整体满意度。

五、结论

个性化疼痛管理方案可显著改善腹部外科术后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加速康复进程,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未来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探索更精细化的评估工具与干预策略,推动个性化疼痛管理的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敏, 王莉. 多模式个性化疼痛管理在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3, 29(18):2489-2493.

[2] 李慧, 陈静. 基于循证的个性化疼痛管理对腹部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 2024, 39(05):443-447.

[3] 赵婷, 周阳. 个体化疼痛管理方案在腹部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实践效果[J]. 护理学杂志, 2022, 37(20):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