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对策
王紫恒
宿州学院管理学院 安徽省 宿州市 234000
引言: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这一变革浪潮中,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支撑,也面临着深刻的转型需求。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提升企业管理效率、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然而,这一转型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企业在实践中遭遇了诸多挑战,亟待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新质生产力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内核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直接驱动了其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性。
1.对人才结构的要求
新质生产力依赖于技术创新,这就要求人才队伍结构从传统的、可替代的标准化劳动力,转向拥有尖端科技知识、具备跨领域融合能力和持续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能够精准识别、吸引、培养和保留这类稀缺人才。
2.对组织模式的要求
为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技术迭代,新质生产力要求组织打破部门墙,形成网络化、平台化、项目制的敏捷团队。HR 需要设计支持动态协作、任务导向的柔性组织架构与激励机制。
3.对决策模式的要求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决策多依赖于管理者个人经验。而在新质生产力环境下,关于人才盘点、绩效预测、离职风险预警、招聘效能分析等决策必须建立在实时、准确的数据分析基础之上,实现科学化、前瞻性管理。
4.对员工体验的要求
新生代员工成为主体,他们追求个性化、透明化和有意义的工作体验。HR 需从管控角色转变为赋能者和服务者,利用数字技术为员工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职业发展规划和便捷的一站式服务,最大化释放员工创造潜能。
二、新质生产力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1.技术应用层面
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陈旧、数据孤立难集成,数字化转型中整合新工具(如AI 招聘、智能绩效软件)面临接口与数据格式难题,且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技术工具不断更新换代。企业刚刚投入使用的数字化系统,可能在短时间内就面临功能落后、无法满足新需求的问题。
2.人才适配层面
企业内部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大多缺乏数字化技能,难以有效运用新工具;即便引入先进系统,无技能培训也难发挥效用,且员工抵触新工具与工作方式,阻碍全员数字化技能提升。
3.管理理念层面
传统管理思维根深蒂固,部分企业管理者仍然将人力资源部门视为单纯的成本中心,注重事务性工作的完成,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在战略层面的价值。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难以从战略高度规划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发展,导致数字化转型缺乏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无法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紧密结合。
4.数据安全层面
在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过程中,大量员工个人信息被存储在数字化系统中。一旦系统遭受黑客攻击、数据被非法获取或内部人员违规操作,都极易导致数据泄露,给员工个人权益和企业声誉带来严重损害。
5.组织文化层面
传统的企业文化注重层级、秩序和稳定性,与数字化时代所倡导的创新、开放、协作的文化理念存在冲突。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这种文化差异会阻碍员工对新的数字化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接受和融入,影响数字化转型的推进速度和效果。许多企业内部存在部门本位主义,不利于企业内部打破部门壁垒,实现跨部门的高效协作。
三、新质生产力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对策
1.技术应用对策
企业需规划系统集成,明确旧系统与新数字化工具的目标、范围及步骤,制定系统集成策略。在选择工具时优先考虑兼容性、开放接口与多数据格式支持,可引入专业团队保障数据无缝对接与系统稳定。设技术跟踪团队,关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技术动态,建立技术更新机制,定期评估更新现有数字化系统;制定技术预算并预留资金用于系统升级,确保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先进,适配业务需求变化。
2.人才适配对策
企业应加大数字化人才引进力度,拓宽招聘渠道(如校企合作、专场招聘会、专业平台),明确数字化技能要求,重点考察应聘者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能力,满足企业转型需求。同时,加强员工数字化技能培训,按岗位与技能水平分层制定培训计划,内容含工具操作、数字化思维、应用案例,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形式提升实效,建立激励机制,奖励积极参训且成绩优者。
3.管理理念对策
管理者需转变管理思维,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在新质生产力中的战略地位,推动其从成本中心转为战略伙伴,从战略层制定数字化转型规划,明确目标、路径与步骤,定期组织管理层培训,提升数字化领导力。企业需强化数据驱动决策意识,建立数据驱动决策机制,收集分析人力资源数据,构建人才招聘转化率等指标体系,用Excel、SPSS 等工具挖掘数据以支撑决策,培养管理人员数据思维与分析能力,助力问题诊断、方案制定及效果评估。
4.数据安全对策
企业应加强数据安全防护,完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利用防火墙、加密、访问控制等措施保数据安全完整,严格控制数据访问权限,实行最小权限原则,定期扫描修复安全漏洞。确保数据合规性,设立专门的数据合规岗位,负责研究和跟踪国内外数据隐私保护法律法规,制定企业内部的数据合规管理制度,明确数据采集、存储、使用、传输和销毁等各环节的合规操作流程。在进行跨国业务或数据跨境传输时,严格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数据保护规定,签订数据保护协议,确保数据的合法合规使用。
5.组织文化对策
企业应培育数字化企业文化,通过举办数字化主题研讨会、宣传成功案例等活动,培育数字化企业文化,传播理念与价值观,营造积极氛围。鼓励员工创新、尝试新数字化工作方式,表彰奖励突出者,引导全员参与转型。除此之外,企业要构建数字化协作机制,打破部门壁垒,组建跨部门数字化协作团队推进项目。借助钉钉、飞书等工具,实现信息实时共享、沟通便捷高效。同时,将协作成果纳入绩效考核,奖励优秀团队与个人,提升协作积极性。
四、结论与展望
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浪潮下,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尽管这一转型过程充满挑战,但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技术应用、人才适配、管理理念、数据安全和组织文化等方面的对策,企业能够有效应对挑战,顺利推进数字化转型。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将在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下,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优化组织管理模式,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持续演进,企业应持续关注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新趋势、新挑战,不断优化转型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企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玲.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路径研究[J].上海商业,2025,(08):204-206.
[2]张绪彤.基于数智化技术的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研究[J].商讯,2025,(13):183-185.
[3] 杜 恩 明 , 张 洁 . 新 质 生
力 驱 动 下 酒 店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模 式 创 新 研 究 [J]. 秦智,2025,(08):45-47.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5.0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