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限盐饮食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作者

李薇薇

兴化市中医院 225700

高血压作为一种长期困扰现代人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其治疗过程往往需要患者终身服用降压药物。但临床实践证明,虽然药物干预能够有效调节血压水平,维持心血管系统功能稳定,但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在调节血管张力、改善血液循环的同时,会对人体的代谢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生理环节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近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正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呈现显著上升态势,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膳食干预措施对疾病防控具有关键作用,其中控盐饮食在血压管理中占据核心地位[2]。为此,本研究针对限盐饮食护理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86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2024 年4 月-2025 年 4 月)分为对照组、实验组2 组,各43 例。对照组男27 例,女 16 例;年龄 62 岁~86 岁,均值为(73.15±6.05)岁;实验组有男 24 例,女 19 例;年龄 63 岁~85 岁,均值为(73.48±5.93)岁。2 组的基线资料进行对比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限盐饮食护理:(1)护理评估: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施全面身体检查,重点监测心肾功能、电解质水平等基础指标,特别关注是否存在肾脏排泄功能减退或心脏负荷过重等可能影响钠代谢的病理状态。开展为期至少一周的饮食日记追踪调查,通过面对面访谈详细记录患者日常饮食结构、用餐习惯及调味品使用偏好,调查需具体到每餐食用咸菜、酱料的频率与份量,记录外出就餐次数及典型菜品,必要时可要求患者家属协助提供厨房调味品的实际消耗量数据,从而真实反映患者实际钠摄入水平,为后续制定限盐方案提供可靠依据。(2)制定个性化限盐方案:针对不同肾功能状况的患者,其每日钠摄入标准应有差异:肾功能正常者可控制在4-6g 食盐,而肾功能不全者需严格限制在3g 以下;可采用阶梯式减盐法,每周减少0.5g 食盐,让患者逐步适应低盐饮食,重点关注患者的饮食习惯,对喜食腌制品的老人可推荐使用柠檬汁、醋等天然调味品替代,对于长期重口味的患者,可建议先改用低钠盐过渡。(3)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着重培养患者的食材选择能力,指导患者优先选购新鲜蔬菜、瘦肉等天然食材,避免选择罐头、香肠等高钠加工食品;在烹饪方法上,推荐采用蒸、煮、炖等保留食材原味的烹调方式,避免需要大量调味料的煎炸做法,建议使用定量盐勺控制用盐量,烹饪后期再加盐以减少食盐渗透量,对于独居老人,要特别指导其阅读食品标签,识别隐藏钠源如味精、防腐剂等。(4)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可使用血压模拟装置直观展示高盐饮食对血管壁的压力变化,制作图文并茂的限盐知识手册时,要采用大号字体并配以鲜明色彩对比,内容上侧重阐述钠离子导致水钠潴留的生理机制,针对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可设计盐勺计量法等具象化记忆工具,将每日6 克盐限量转化为3 平勺的视觉化标准。(5)家属教育:护理人员应培训家属掌握低盐烹饪技巧,建议子女定期检查厨房调味品,及时清理腌制食品,建立家庭监督记录本,共同记录每日饮食和血压数据,既形成约束又增进亲情互动。

1.3 观察指标

运用血压计定期测定血压水平;通过生活质量简表进行评估。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26.0 软件对于研究涉及的数据进行处理,以“( ”表示计量资料,通过“t”实施检验;以2“[n/(%)]”表示计数资料,通过“ x ”实施检验, P<0.05 表示差异存在明显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水

如表1 所示:实验组在干预后血压水平降低,比较 P<0.05 。

表 1 对比两组血压水平( ±s)x

2.2 生活质量

如表2 所示:实验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比较 P<0.05

表 2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 ±s,分)x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持续性的血流动力学异常状态,其病理本质在于循环系统内的动脉血压值长期维持在非生理性高位,血压水平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会对人体血管系统造成渐进性损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老年高血压患者群体日益庞大。老年人血管弹性降低、动脉硬化程度加深,使得其高血压呈现出收缩压升高明显、昼夜节律异常、血压波动大等特征,导致患者更容易出现靶器官损害,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严重影响晚年生活质量。研究表明,盐分摄入与血压调控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生理联系,当钠离子过量进入血液循环时,会打破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内外的离子平衡,通过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和血容量双重机制推高血压,老年人由于肾脏排钠功能衰退和味觉灵敏度下降,更易形成高盐饮食习惯却难以自觉,这种特殊的盐敏感性体质使得限盐干预显得尤为关键[3]。采用限盐饮食护理,系统性把控所有钠来源,除严格控制烹饪用盐外,更要警惕加工食品、调味酱料、腌制食品等隐性盐分载体,充分考虑老年患者的咀嚼功能、饮食习惯和共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通过食物模型展示和烹饪示范,教会患者识别食品标签中的钠含量标识,掌握使用香草、香料等天然调味品替代食盐的技巧,能有效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其降压效果在用药基础上可产生有效的协同效应,通过稳定血压波动曲线,不仅能减少靶器官损伤风险,还能改善老年人常见的夜间多尿症状,提升睡眠质量和日间精神状态[4]。未来可探索结合中医食疗理论,开发适合老年体质的低钠高钙食谱,最终形成可推广的老年高血压饮食干预模式。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干预后血压水平降低,比较 P<0.05 。实验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比较 P≪0.05 。

综上所述,基于循证医学原则,采用限盐饮食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调控效果,同时提升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温蕊.限盐饮食护理用于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效果评估分析[J].中国食品工业,2024,(04):165-167+170.

[2]廖舒琪.限盐饮食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J].西藏医药,2023,44(04):121-122.

[3]朱梦珂,王瑞琪,张开新.基于盐味觉的限盐饮食护理对老年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限盐饮食执行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22):3935-3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