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视角下的小学班级管理优化策略研究
魏玮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第二实验小学
引言: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班级作为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其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品德发展。德育视角下的 学班级管理,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然而,当下部分小学 级管理存在重智育轻德育、德育方法单一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因此,探索德育视角下小学班级管理的优化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德育文化氛围,浸润学生心灵
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构建积极向上的德育文化氛围,从班级环境布置入手,在教室墙壁 题板块, 文明礼仪之星展示区”“传统美德故事墙”等,定期更新内容,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德育 班级特色的德育 与班训,将其张贴在教室显眼位置,时刻激励学生践行。开展丰富多彩的 如每月 次的“德育主题班会”,围绕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主题,通过故事分享、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与感悟。设立“班级德育积分制度”,对学生的良好品德行为进行量化积分,积分可兑换小奖品或特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三年级某班,班主任精心打造班级德育文化。教室墙壁上,“文明礼仪之星展示区”每月都会展示在文明礼貌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照片与事迹简介,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传统美德故事墙”则用生动的图画与简洁的文字讲述着一个个经典故事,课间总有学生驻足观看。班级制定的德育口号“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与班训“做最好的自己”醒目地张贴在教室前方,时刻提醒着学生。每月的“德育主题班会”上,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在一次以“关爱他人”为主题的班会中,学生们分享了自己关爱他人的经历与感受,还共同制定了关爱他人的行动计划。
二、建立民主管理机制,培养学生责任感
民主管理能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与归属感。当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他们会更加自觉地遵守班级规则,积极为班级 时在 过程 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与沟通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设立多样化的班级 位外 节能小卫士”“图书管理员”“文明监督员”等岗位,让每个学生都 一 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班干部与各岗位负责人,让学生自主投票选出自 的民主 参与感。定期召开班级民主会议,鼓励学生提出对班级管理的意见与建议,共同讨论解决班级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四年级某班实行民主管理机制后,班级面貌焕然一新。在班级管理岗位设置上,除了班长、学习委员等传统岗位,还设立了“绿植养护员”,负责照顾教室里的花草;“课间安全巡查员”,提醒同学们在课间注意安全。班干部与各岗位负责人均通过民主选举产生,选举过程中, 同学们认真思考,积极投票,选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合适人选。每月一次的班级民主会议成为学生们畅所欲言的舞台, 次会议上 ,有学生提出班级图书角的图书摆放混乱,阅读秩序不佳。经过讨论, 大家决定制定图书借 “图书管理员”负责管理。在后续的反馈机制中,“图书管理员”定期向班主任汇报图书借阅情况,班主任 根据反馈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图书角的管理变得井井有条,学生们也更加珍惜图书,责任感明显增强。
三、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深化德育体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深化德育体验的重要途径。结合不同季节、节日与社会热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如春季开展“爱护花草,美化校园”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绿化养护;在教师节开展“感恩老师,用心行动”活动,鼓励学生为老师制作贺卡、写感谢信;针对社会上的环保问题,开展“绿色出行,从我做起”活动,倡导学生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策划、组织与实施,教师只提供必要的指导与支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与实践能力。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分享活动中的收获与体会,巩固德育成果。
五年级某班围绕环保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在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班级组织了“环保小卫士在行动”活动。活动前,学生们自主分组,讨论活动方案, 制定宣传标语与行动计划。活动中,一组学生负责在校园内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向同学们发放自己制作的环保手册;另一组学生则拿着垃圾袋,在校园周边清理垃圾,用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活动结束后,班级召开总结会, 学生们纷纷分享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说:“通过这次活动,我才知道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不环保的行为, 以后我要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还有的学生表示:“我和小伙伴们一起清理垃圾,虽然很累,但看到校园周边变得干净整洁,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四、加强家校合作共育,形成德育合力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建立多样化的家校沟通渠道,除了传统的家长会、家访,还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建立班级微信群、家长学校APP等,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情况,分享 数台计 与方法。 定期举办家长学校活动,邀请教育专家为家长开展德育专题讲座,提高家长的德育 亲 活动,如“亲子共读一本好书”“家庭文明礼仪大赛”等,让家长与孩子在活动中增进感情,共同成长。鼓励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成立家长志愿者队伍,参与班级活动组织、安全维护等工作,让家长深入了解学校德育工作,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六年级某班十分重视家校合作共育。班主任通过班级微信群,每天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包括学生的品德表现、课堂纪律等,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动态。每月一次的家长学校活动中,邀请教育专家为家长举办“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专题讲座,家长们认真聆听,积极与专家互动交流,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教育方法。班级还开展了“亲子共做一件好事”活动,许多家庭积极参与。有的家庭一起到社区养老院看望老人,为老人表演节目、打扫房间;有的家庭则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在公园里捡垃圾、宣传环保知识。
结束语:德育视角下的小学班级管理优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与创新。通过构建德育文化氛围、建立民主管理机制、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以及加强家校合作共育等策略的实施,我们看到了小学班级管理在德育方面的积极变化,学生的品德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班级凝聚力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