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的实践路径研究
杜晓龙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一中学015000
引言
高中历史课程作为立德树人和培养时代青年的重要学科 既肩负着知识传授的责任,也承担着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的任务。新课标和 史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论证与 情境教学被广泛关注,其优势在于能够借助具体的情境资源, 究欲望,从而提升理解深度与学习效果。然而,目前高中历史 教师主导过强”“学生思维不足”等问题。如何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真正发挥历史 作用,探索有效的实践路径,是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的价值定(一)促进历史理解与历史思维的形成
历史情境教学通过对历史场景的再现,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理解历史背景和人物选择,从而将抽象的史实转化为具体的学习体验。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在比较与分析中理解历史发展的逻辑,形成多角度、批判性的历史思维。进一步地,学生在不断的讨论和反思中,会逐步学会结合背景因素分析历史事件,避免机械化记忆,从而在理解中生成深层次的思维品质。
(二)提升学生历史解释与论证能力
在核心素养框架下,历史学习不仅仅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情境教学往往围绕具体问题展开,促使学生基于史料证据进行解释与论证。例如,在探讨“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多种史料入手,比较不同观点,进而形成独立的历史解释与论证。这种训练符合核心素养对学科逻辑性和思辨性的要求。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能够逐渐掌握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形成论证链条的思维方式,从而具备较高层次的学术表达与分析能力。
(三)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意识
历史情境教学不仅是一种知识学习方式,更是一种价值教育方式。通过将学生置于历史事件的具体语境中,能够增强其对国家与社会发展的理解与认同。例如,在讲授抗战史时,创设战时背景的学习情境,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民族危亡下的责任与担当,进而形成对现实社会的价值关照。学生在这种情境下,更容易将课堂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理解历史与当下的连续性,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责任感与使命感,达到核心素养培养的更高层次。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的实践困境(一)情境创设流于表面化
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对情境创设的理解较为片面,往往停留在播放图片、视频或叙述背景的层面,缺乏问题引导和深度探究。这样导致学生对情境的感知停留在感性体验,未能深入到理性分析的层面,无法有效支撑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如果教师没有在情境中嵌入具体的问题任务,学生就难以开展思维训练,从而使情境教学流于形式化,教学价值大打折扣。
(二)教师主导过强,学生主体性不足
在课堂实践中,情境教学常常被教师转化为“再现历史”的单向讲解,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由于教师过度控制课堂进程,学生缺乏独立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和展开论证的机会,导致其探究能力与思维能力难以真正发展。这种模式下的学生习惯等待答案,缺少独立建构知识的主动性,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形成明显脱节。
(三)教学资源与评价体系不完善
历史情境教学对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和合理的评价方式有较高要求。但现实中,学校课程资源有限,教师缺乏有效的史料整合和技术支持,导致情境教学的实施受到制约。同时,现有的评价方式依然以知识掌握为主,忽视了学生在情境中的思维过程与能力发展,难以全面反映学习成效。尤其在课堂中,教师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自主性难以被激发,进一步削弱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的实践路(一)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在教学中应从教材内容出发,结合重大历史事件,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开端”时,可以提出“鸦片战争是否不可避免”这一问题,让学生在史料比对中理解不同历史主体的选择与局限性。这样的情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代入感,还能促进他们在分析与辩论中形成深刻的历史理解。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情境建构,让他们在提出问题和寻找证据的过程中形成独立思维,而不是仅仅等待教师提供答案。
(二)整合多元化资源,丰富情境教学内容
有效的情境教学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史料、文献、影视资料、虚拟仿真技术等多种资源,为学生提供立体化的历史学习环境。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再现历史场景,或者通过史料研读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多维度的资源支撑下进行探究。通过资源整合,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把握历史事件的背景与内涵,提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到知识,还能培养信息筛选、批判分析和跨学科整合的能力,真正落实核心素养的目标。
(三)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强化过程性考核
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历史情境教学的评价应从结果导向转向过程导向,注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思维表现与能力发展。教师可以结合课堂观察、学生小组讨论成果、史料分析报告等方式,形成对学生的多维度评价。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进,也能够强化他们在情境中的学习动力与责任感。特别是当评价与课堂任务结合时,学生会逐渐意识到探究过程的重要性,从而提升自身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与责任感,促进思维品质的稳步发展。
结论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情境教学,是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关键路径。通过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整合多元资源和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历史情境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形成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与论证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培育其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实践表明,历史情境教学既是实现新课标要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高中历史课堂由知识传授向素养培养转型的必然选择。同时,情境教学的改革也能为教师提供更多专业成长机会,促进课堂理念和方法的持续更新,最终形成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效课堂,推动高中历史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 黑海鸥.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的必要性及实践路径[J].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5(1):037-040.
[2] 张斌.核心素养背景下情境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25,11(6):69-72.
[3] 孙光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单元教学 设计实践[J].安徽教育科研,2025(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