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在乡村振兴中的群众参与机制分析
钟明聪
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蒲溪镇政府文化旅游服务中心 陕西省安康市 725101
一、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而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作为乡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通过有效的群众参与机制激活传统节日民俗活动,推动其在地方经济、文化传承、社会融合等方面的作用,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将从群众参与机制的角度出发,分析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在乡村振兴中的多重作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二、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的群众参与机制
2.1 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的社会功能
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文化展示,还涵盖了促进社会交往、增进乡村团结、提升地方认同感等多重功能。例如,在 等传统节日 乡村居民通过集体祭祖、舞龙舞狮等民俗活动,形成了强烈的集体意识。这些 也促进了代际间的文化传递,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和乡土情怀。此外,传统节日活动的开展能够为 交流平台,促进社会互动。通过组织乡村集市、文艺表演等形式,节日活动成为了乡村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助于缩短城乡之间的文化差距,提升村民的社会参与感。
2.2 群众参与机制的创新路径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节日民俗活动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群众参与机制的创新尤为关键。首先,应当加强传统节日活动的组织形式创新。在确保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可以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数字化展示等,吸引年轻一代的参与。此外,创新活动形式也是提升参与度的关键,利用节日活动开展的同时,可结合地方特色和乡村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展览、农业体验等项目。其次,推动乡村文化组织的发展也是创新群众参与机制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设立传统文化协会或乡村文化发展基金,激励当地群众和外来文化工作者共同参与节日活动的策划与执行,使传统节日活动更加贴近群众需求。同时,文化组织的引导作用也能有效提升活动的专业性和影响力。
2.3 群众参与的动力机制
群众参与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的动力机制既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也与社会结构密切相关。首先,政策支持是推动群众参与的外部动力。在乡村振兴 战略的实施过程中, 各级 政府对传统文化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例如设立文化遗产保护专项基金、建设文 动中心等, 为传统 开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源保障。其次,经济利益的吸引也是推动群众参与的内在动力。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传统节日活动不仅可以增加文化自信,还能够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例如,节日期间的集市、民俗表演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直接带动了当地的农产品销售、手工艺品交易等,进而提高了乡村居民的经济收益。
三、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与乡村振兴的结合
3.1 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作为乡村文化的一部分,对于乡村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传统节日活动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 午龙舟赛、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不仅能够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文化体验, 直接刺激地方经济增长。此外,传统节日活动也为乡村振兴带来 大量的地方志愿者、文艺表演人员、游客接待人员等,增加了本地居民的 入水平。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形式,传统节日不仅成为乡村经济的重要支柱,还能够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加丰富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3.2 提升乡村社会凝聚力
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不仅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也对增强乡村社会凝聚力起到了积极作用。节日活动作为乡村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为村民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无论是举行庙会、歌舞表演,还是开展集体祭祖、运动会等活动,都能够增强村民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传统节日活动的参与,乡村居民可以加强代际之间的文化传承,增进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例如,在春节期间,年轻一代通过参与舞龙舞狮等活动,不仅学习了传统技艺,也感受到了乡村文化的深厚底蕴,这有助于培养其对乡村社会的责任感与归属感。
3.3 强化乡村文化自信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文化振兴,而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则是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通过推动传统节日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让当地居民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同自己的传统文化,也有助于提升全社会的文化自信。例如,在庆祝春节、端午节等节日时,乡村通过民俗展览、传统食品制作、民间艺术表演等形式,弘扬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传统节日活动的开展还能够促进乡村文化品牌的塑造,为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四、完善群众参与机制的策略建议
4.1 加强政策引导与政府支持
政府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尤其在推动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的发展方面。首先,政府应当加大对传统节日活动的政策支持力度,为活动提供资金、物资等资源保障。例如,设立专项文化基金,用于乡村传统节日活动的组织与推广。此外,政府还应在法律和政策上保护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的传承,避免其在现代化过程中遭受破坏。同时,政府应当通过制定相应的规划,推动传统节日活动与乡村振兴的结合。例如,在规划乡村文化产业时,应当将传统节日活动纳入发展规划,推动其与乡村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4.2 激发社会力量的积极性
除了政府的支持,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同样是推动群众参与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的关键。社会力量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企业赞助、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志愿者服务等,参与到活动的策划、组织和执行中。乡村社区应当积极调动社会资源,特别是本地居民的参与热情,建立起广泛的社会动员机制。此外,鼓励乡村居民创新活动形式、增加创意设计,也有助于增强节日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例如,结合当地特色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和外地游客参与,提升乡村节日活动的影响力和参与度。
4.3 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与乡村旅游的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乡村振兴应当将传统节日活动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在节日期间,乡村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旅游活动,如节庆主题游、民俗表演、农田体验等,让游客通过亲身参与感受乡村文化的魅力。与此同时,政府和文化机构应当加强对乡村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与推广,使传统节日活动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推动乡村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
五、结论
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还提升了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了社会凝聚力。通过完善群众参与机制,可以有效地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实施离不开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实现乡村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全面复兴。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当更加注重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提供强大的文化动力。
参考文献
[1]郑妙山.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工作中的群众沟通与参与机制构建[J].农村科学实验,2024,(20):37-39.
[2]易传志.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J].新传奇,2025,(27):120-122.
[3]郭海霞.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发展——以菏泽市为例[J].文化月刊,2025,(07):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