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车恩利
身份证;220722197505053810
引言
乡镇建筑工程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人居环境、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随着乡村建设步伐加快,乡镇房屋、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大量涌现,工程质量已成为影响农民安全、工程寿命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与城市工程相比,乡镇建筑工程普遍存在项目分散、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监管资源有限等特点,质量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显著提升。在实践中,部分乡镇建筑项目施工管理粗放、材料选用不规范、工艺流程把控不严,质量隐患突出,甚至出现安全事故和工程返修。质量监控体系的不完善,既影响了工程使用功能,也带来了社会资源浪费和安全风险。面对新形势下乡镇建筑工程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亟需构建科学完善、切实可行的施工质量监控体系,实现从源头预防到过程管控再到结果追溯的全链条管理,为乡村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乡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乡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近年来取得积极进展,部分地区已探索形成较为系统的质量控制流程,但仍普遍存在诸多问题和短板:一是质量责任体系不健全,建设、施工、监理、设计等主体分工不明,责任落实不到位,出现“多头管理、推诿扯皮”现象。二是质量标准与规范执行不严,部分工程存在“低标准、随意化”倾向,质量验收流于形式,甚至缺乏关键数据和技术资料归档。三是质量监管技术和装备落后,现场质量监控依赖人工巡查和经验判断,缺乏系统化、数字化的质量数据支撑。四是人员素质和培训机制薄弱,部分乡镇施工队伍技术力量有限,专业人才短缺,导致工艺控制和隐蔽工程管理能力不足。五是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奖惩不分明,导致质量管理积极性不高、违规成本低。
受限于资源、环境和管理体制等因素,乡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整体偏低,亟需通过体系创新和管理升级,实现质量目标的全面提升。
二、乡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控体系的总体框架
在乡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进程中 需多维度协同发力。要明晰各参与方如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及供应商等在工程质量方 建起 质量责任追溯及考核机制,落实“终身责任制”,开展质量问题倒查 能力。以国家和地方既有的建筑工程规范为依托,充分考量乡镇 与施工流程。通过推广标准化的作业手册、细致的技术交底、严格的质量 , 让关键工序与隐蔽工程均处于标准化管理的覆盖之下。
积极运用信息化与数字化技术手段,打造施工质量管理的综合平台,使其具备数据采集、现场实时监控、深度过程剖析、潜在隐患预警以及问题快速反馈等多种功能。借助传感器、物联网设备以及移动终端工具,对混凝土强度、结构形变、温湿度状况、材料使用量等重要参数实施动态监测与自动预警,并建立完善的质量数据存储库,确保所有过程数据均可回溯查询与深入分析。着力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针对施工、管理、监理等不同岗位开展多层次且多样化的质量管控培训活动,切实提升一线工作人员的质量认知与操作技能。健全持证上岗制度与技术考评体系,激发从业人员的创新热情,鼓励其总结实践经验。
完善激励与约束并行的绩效考核制度,将质量管理成效纳入单位和个人的业绩考评范畴。对质量过硬、管理有序的工程项目及相关单位给予奖励表彰,而对违反规定、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项目及责任人则依法严肃惩处,从而在整个行业营造出崇尚质量、追求卓越的良好风气。
三、乡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
在乡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控体系的运作中,需贯穿全过程管理理念。于项目前期,即从立项、设计、招标至材料采购等起始阶段便着手源头预控,严把材料入场关,认真开展技术交底并推行样板引路制度,同时结合乡镇实际情况审慎进行技术审核与工艺论证,为后续施工筑牢基础。施工期间实施分阶段、分工序的动态管控策略,组建专门的质量巡查团队,建立专项检查制度,着重加强隐蔽工程、关键节点及高风险区域的现场监督。大力推行标准化施工工艺,运用信息化手段采集关键环节质量数据,实现即时监测与灵活调整。
工程竣工后,组织多方联合验收,严格依据标准开展实体测量、功能检测及资料核验工作。健全工程档案移交流程与质量保修体系,针对发现的质 任,保障项目顺利交付使用。此外,构建高效的质量问题反馈处理机制,定期组织质 题根源,完善整改措施与经验总结机制,鼓励技术创新应用,通过持续优化改进推动整个质量监控体系迭代升级,不断提升乡镇建筑工程品质。
四、典型案例与体系优化实践
在某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中,当地政府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推行“样板引路+全员培训+质量追溯”机制。通过项目全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材料验收、过程控制、竣工验收和质量反馈的数字化、透明化,工程合格率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部分乡镇应用物联网技术,对混凝土浇筑、钢筋安装等环节实施在线监测和自动预警,减少了隐蔽工程质量隐患,提升了项目管理效能和质量管控水平。
优化实践还表明,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和专业人才队伍,是监控体系高效运行的关键。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第三方监督等多元共治,推动了乡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整体提升。
五、结语
构建科学、系统、高效的乡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控体系,是落实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基础。乡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需以责任落实为根本、标准化管理为核心、智能化监测为支撑、专业队伍为保障、激励约束为动力,形成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质量管控格局。只有通过体系创新与管理优化,方能确保乡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经济适用和可持续发展,为广大农村居民创造更加美好、安全和宜居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田苗.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深入研讨[J].低碳世界,2025,15(08):103-105.
[2]徐高红.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优化路径研究[C]//广西大学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2025 年第三届工程技术数智赋能县域经济城乡融合发展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慈溪市力天建设有限公司;,2025:153-154.
[3]安静,王友平.建筑工程智慧工地多维度质量监控技术研究——以T 市高校新建教学楼及教学办公综合楼项目为例[J].广西城镇建设,2025,(07):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