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减负增效的实践路径研究

作者

吕晓敏

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实验学校 河北省邯郸市 056600

一、引言

“双减”政策旨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 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未来的全面发展。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需 模式中过度注重知识灌输、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弊端,探索减负增效的实践路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二、“双减”政策对小学语文课堂的要求

1.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双减”政策要求学校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确保难度不超国家课标。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加强质量监督。分类明确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 分钟。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双减”政策强调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学校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积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帮助学生做好入学准备,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做到应教尽教,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学校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提高难度、加快进度;降低考试压力,改进考试方法,不得有提前结课备考、违规统考、考题超标、考试排名等行为;考试成绩呈现实行等级制,坚决克服唯分数的倾向。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双减”政策旨在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不仅要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提高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小学语文课堂减负增效的实践路径

1. 优化教学设计,构建高效课堂(1)联合教研,扎实备课

备课是教学流程的起点,减轻作业负担要从源头抓起。为了提高备课实效,可以进行联合教研,实行三级备课。开学初,每个年级集体通研整册教材,熟知本册教材编写框架体系与教材特点,明确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教学目标及所对应的教学内容,综合制定五项内容的教学策略。教学每单元前,以一个单元为单位进行整体备课,研读 体例, 准确把握 个单元内部结构;研读单元教学目标,解读本单元语文要素目标内涵,及在每个 目标达成要点;研读单元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本单元围绕教学目标安排了哪些教学内容,做到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准确对接;确定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

(2)以主题任务群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大单元教学

课堂上,以主题任务群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大单元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将单元内容整合成一个或几个共同的任务,设计若干个连贯而综合、生动而有趣的活动,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一次次完成开放性有意义的任务。

2.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1)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例如,在讲解古诗词时,可以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诗词的意境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能力;在讲解说明文时,可以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说明文中的科学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一些描写自然风光的课文时,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课文中所描述的景色,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讲解一些历史故事时,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动画、电影等资料,让学生更加生动地了解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完善作业体系,提高作业实效(1)求实——明确目标,夯实基础

作业设计要明确目标,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时,围绕教学目标可以设计字词训练、佳句赏析、情境表达三项作业。每项任务所需时间不超过5 分钟,叠加以后的总时间不超过20 分钟,却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夯实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了学生综合素养,做到了“少”而“精”,“少”而“实”。

(2)求新——丰富形式,培养能力

从合作探究类作业、社会活动类作业、趣味活动类作业等方面,丰富作业形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现减负增效。例如,可以布置合作探究类作业,让学生分组完成 个语文研究项目,如调查当地的文化遗产、研究某个作家的生平事迹等,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 能力 可以布置社会活动类作业,让学生参加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如参加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社区文化宣传活动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可以布置趣味活动类作业,如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绘画、手工制作、表演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艺术素养。

(3)求活——分层设置,自主选择

作业设计按能力分层,使“学困生”建立自信心,使“中等生”体会成就感,也使“学优生”激发挑战欲;按兴趣自选作业,将作业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可以将作业分为基础题、提高题和挑战题三个层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难度。

4.强化家校协同,形成教育合力

(1)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双减”政策的核心要求和意义,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要凭自己的感觉随意给孩子布置作业,加重孩子学习负担,不要根据自己的爱好给孩子大量报兴趣班,占用孩子休息时间,增加孩子身体和心理负担,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2)指导家长合理安排孩子课余生活

建议家长合理安排孩子课余生活,引导孩子从事家务劳动、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例如,家长可以让孩子参与一些家务劳动,如扫地、洗碗、洗衣服等,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跑步、游泳、打球等,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拓宽孩子的视野。

五、结论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减负增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完善作业体系、强化家校协同等多个维度的实践路径探索,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小学语文教育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推动“双减”政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