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表现性评价,探索信息科技实验教学
洪美芬 张莎莎
宁海县西店镇第二小学
一、表现性评价在信息科技实验教学中的意义
(一)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表现性评价强调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策略、问题解决能力等。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困难,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二)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表现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通过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发现学生的潜在能力和特长,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增强实验教学有效性
表现性评价能够反映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真实表现和能力水平,有助于教师评估实验教学的效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实验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实验教学表现性评价的设
(一)明确评价目标
在设计信息科技表现性评价时,首先明确评价目标。评价目标与新课标的要求相一致,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
(二)设计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是表现性评价的核心部分,它应该具有真实性、情境性以及挑战性。《恒温箱实验》一课的评价任务设计如下:
任务一:搭建恒温箱
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恒温箱模型。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材料与设计方案,制作一个保持恒定温度的恒温箱模型。
通过学习任务单的表格支架进行恒温控制分析,确定恒温箱控制系统的“输入”、“计算”、“输出”,绘制程序流程图。
任务三:调试运行 数据记录
测试并优化恒温箱的性能。学生对制作的恒温箱进行测试,记录温度变化情况,并根据测试结果对恒温箱进行优化改进。
任务四:撰写实验报告并展示成果。
学生撰写一份详细的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结果以及心得体会。
预设:通过实验,我发现恒温箱是通过对检测温度和设定温度的比较进行控制来实现恒温功能的。 当检测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控制模块控制散热工作;检测温度等于设定温度时,控制模块停止工作;当检测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控制模块控制加热工作。
(三)制定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评价任务完成质量的重要依据,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以及可衡量性。
三、实验教学表现性评价的实践探索
(一)实施评价过程
在实施评价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指导性相结合。《恒温箱实验》的实施评价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准备阶段
教师提前准备好实验材料、工具以及评价任务书等,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并且向学生明确评价目标与评价标准,让学生了解评价的要求与目的。
2.实验阶段
学生按照评价任务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与帮助。同时记录学生的表现情况,为后续的评价提供依据。
3.展示阶段
学生完成实验后,撰写实验报告并准备口头展示材料。在展示过程中,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与收获。教师关注学生的展示情况,包括语言表达的清晰度、实验成果的展示效果以及心得体会的分享等。
4.评价阶段
教师根据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如教师评价、同伴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等,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与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二)反馈评价结果
反馈评价结果是表现性评价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反馈评价结果,学生了解自己的表现情况与不足之处,为后续的学习提供参考。反馈评价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肯定成绩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与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成就感。指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亮点与优点,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并发扬光大。
2.指出不足
教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出与说明,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问题与改进方向,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与措施,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表现水平。
3.提供资源
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与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与视野。
(三)案例分析与反思
通过调查问卷数据总结对案例进行分析反思
1.学生表现情况
在实验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与讨论交流,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较好地掌握恒温箱的工作原理与基本操作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展示阶段,学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实验成果与心得体会,展示效果较好。
2.教师指导情况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及时关注学生的操作情况并给予指导与帮助,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及时调整实验进度与难度,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在展示阶段,对学生的展示情况进行点评与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3.评价结果反馈情况
在评价结果反馈环节,学生能认真听取教师的点评与指导,并根据自己的表现情况进行反思与总结,根据教师的改进建议与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与提升。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信息科技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践探索进行实验教学研究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表现性评价能够全面、深入地评估学生的信息科技素养与综合能力
设计具有真实性、情境性以及挑战性的评价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核心素养。
(二)在实施评价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指导性相结合
关注学生的表现情况并给予指导与帮助,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探索能力。
(三)在评价结果反馈环节,需要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与指导。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反馈,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为后续的学习提供参考与指导,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与视野。
参考文献
[1]沈燕泓,陆蓓蕾.项目化学习:用表现性评价 发展学生探究能力[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0(6):21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