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意义及实施策略
曹竞尹 朱银华
扬州大学 江苏 扬州 225009
红色音乐文化是中国共产党艺术实践的结晶,是有极强艺术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的文化食粮,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各个时期扣人心弦的旋律,唱出了人民的心声,记载着革命的艰辛,以及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展开红色音乐教育,通过演唱和鉴赏红色经典音乐,感受革命精神的力量,可以培育中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建立共产主义人生信仰。
一、音乐教育政策对红色文化的要求和指导
音乐教育政策明确要求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体系,使之成为音乐教育不可或缺的一
部分。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应结合实际,将红色文化内容有机融入音乐教材中,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此外,还应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音乐课程,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教育政策强调要加强红色音乐教育,通过音乐活动、教学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学校应定期组织红色主题音乐会、音乐节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红色歌曲的演唱和演奏,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
二、红色文化融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育人价值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将红色文化融入中小学音乐课堂,通过传唱红色歌曲、讲述红色故事等形式,可以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和认同,有助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音乐是一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可以传达情感、表达思想、塑造形象。红色文化融入中小学音乐课堂,可以让学生在欣赏红色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和力量,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同时,通过学习红色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音乐与历史、文化与社会的关联,从而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
三、中小学音乐课程中传承红色文化的有效
(一)精心选择红色音乐作品
在实际的教学授课过程中,音乐教师要选择合适的音乐教材内容开展授课教学,主要是赞美祖国以及歌颂人民、歌颂党等具有深厚思想感情的作品。比如焦裕禄、袁隆平、张桂梅等时代楷模的感人故事 带领学生感受红色文化和信仰的力量。红色主题音乐作品对培养学生对国家、对党的了解有很大的作用,学生们能通过“ 红色主题音乐”,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奋斗的艰辛历程。
在声乐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演绎大量红色题材经典作品,让他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断加深对红色题材音乐作品的兴趣。回顾很多红色题材音乐作品的创作历史,就会发现其情感律动和青年学子是相通的。如《七律·长征》、《毕业歌》,具有号召性、战斗性,催人奋进,和当代青年人的积极进取相扣合。聂耳所作的《毕业歌》号召担负起天下的兴亡,与当代青年人的责任担当共义。实践证明,认真有效开展红色题材音乐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表演创作能力,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们进行了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二)定期举办红色主题音乐活动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红色主题音乐会、歌咏比赛等音乐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红色音乐作品才华的平台。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参与中更加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增强对红色基因的认同感。
深化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红色主题音乐活动通过音乐这一艺术形式,将红色文化具象化、生动化,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活动中,学生通过演唱红色歌曲、聆听红色故事、观看红色剧目等形式,直观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从而增强对 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红色主题音乐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表演、比赛、观摩等形式,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能够欣赏到他人的精彩演出,提升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三)加强师资培训
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中学音乐老师在继承和发扬红色基因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所以,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继承红色基因。首先,要从各种途径获得红色文化资源,使之成为学生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网络和图书馆等多种方式获得有关的信息,使学生的知识储备持续增长。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使其具有持续提升的魅力和影响。其次,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与少年儿童的认知发展层次及教学规律相适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创造一种沉浸式的、多样化的教学环境。
四、对未来中学音乐课程中红色文化教育的建议
红色文化的价值与作用,归根到底是要通过教育活动来实现的。在今后的中学音乐教学中,要以更全面、更深入的方式进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好红色基因的优良继承者。全面拓宽多元化的传播途径,对音乐资源进行深度发掘。
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结合学生的发展特征、兴趣取向,创建“红色”的校园文化,采取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促进学生对“红色音乐”的主动学习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红色教育”的概念,提出了“红色教育”的概念,提出了“红色教育”的概念。在此过程中,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积极地学习,利用音乐课来传播红色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通过师生双方的合作,我们可以更好地把红色基因融入到中学音乐教学之中,从而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五、结论
音乐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符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红色基因是一个关键的象征。在中学音乐课程中,要把红色资源充分地发掘出来,把它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理解红色基因的含义与价值,把红色基因根植于学生的血液之中,转化为求知的动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能为祖国和民族的长期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善轮.浅析红色歌曲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影响及深远意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7.
[2]韩天寿.红色音乐文化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探究[J].黄河之声,2019,(07):100.
[3]任琳.红色音乐文化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思政教育功能探究[D].天水师范学院,2020.
[4]刘珺雅.音乐人类学视域下永新中小学红色音乐教学调查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22.
[5]朱亚楠.红色音乐文化的教育与传承[D].西安音乐学院,2022.
作者简介:曹竞尹(2001.07-),女,汉族,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朱银华(1967.02-),男,汉族,南通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