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超高层钢结构施工中焊接变形控制技术

作者

吴健

身份证号:130928199006120093

一、引言

超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其高度和复杂程度不断刷新。钢结构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超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焊接作为钢结构连接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施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焊接过程中由于不均匀的加热和冷却,会导致构件产生焊接变形,如收缩变形、角变形、弯曲变形、波浪变形等。这些变形如果不加以有效控制,将对超高层钢结构的施工质量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焊接变形成为超高层钢结构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二、超高层钢结构焊接变形的类型及产生原因

2.1 焊接变形的类型

收缩变形:焊接过程中,焊缝及其附近区域的金属在加热时膨胀,冷却时收缩。由于周围金属的约束,焊缝金属不能自由收缩,从而导致构件产生收缩变形。收缩变形包括纵向收缩变形和横向收缩变形。

角变形:在焊接对接接头或角接接头时,由于焊缝截面形状不对称,焊缝两侧的加热和冷却不均匀,导致构件产生角变形。例如,V 形坡口对接焊时,焊缝正面收缩量大,背面收缩量小,从而形成角变形。

弯曲变形:当焊缝在构件截面上分布不对称时,焊接产生的收缩力会使构件产生弯曲变形。例如,在 T 形梁的焊接过程中,焊缝位于梁的一侧,焊接后会导致梁产生弯曲变形。

波浪变形:波浪变形主要出现在薄板焊接结构中,由于焊接时薄板局部受热,产生较大的压应力,当压应力超过薄板的临界应力时,薄板就会产生波浪形的变形。

2.2 焊接变形产生的原因

焊接工艺参数的影响:焊接工艺参数如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等,对焊接变形有着重要的影响。焊接电流越大,焊接热输入量越大,构件的变形也就越大;焊接速度越慢,焊接热输入量越大,变形也越大。

构件的结构形式和尺寸:构件的结构形式和尺寸不同,其刚性也不同。刚性较大的构件,在焊接过程中抵抗变形的能力较强,变形较小;刚性较小的构件,变形较大。例如,大型框架结构的刚性较大,焊接变形相对较小;而薄板结构的刚性较小,容易产生波浪变形。

焊接顺序和方向:焊接顺序和方向的不合理安排,会导致构件各部分的受热和冷却不均匀,从而产生较大的焊接变形。例如,在焊接多条焊缝时,如果焊接顺序不合理,先焊的焊缝会对后焊的焊缝产生约束,导致后焊焊缝的收缩受到限制,从而产生较大的变形。

钢材的性能:钢材的性能如屈服强度、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等,也会影响焊接变形。屈服强度较低、弹性模量较小的钢材,在焊接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热膨胀系数较大的钢材,焊接时的热变形也较大。

三、超高层钢结构焊接变形控制的常用技术和方法

3.1 设计阶段的控制措施

合理选择焊接接头形式和坡口形式:在设计阶段,应根据构件的受力情况和施工条件,合理选择焊接接头形式和坡口形式。例如,对于受力较大的接头,应选择对接接头;对于受力较小的接头,可以选择角接接头或搭接接头。坡口形式的选择应考虑焊接工艺的可行性和焊接变形的控制,尽量减少焊缝金属的填充量,以降低焊接热输入量。

优化构件的结构设计:通过优化构件的结构设计,提高构件的刚性,从而减少焊接变形。例如,在构件中设置加劲肋、隔板等,增加构件的刚性;合理布置焊缝的位置,使焊缝对称分布,以减少弯曲变形和角变形。

3.2 施工阶段的控制措施

焊接工艺参数的优化:在施工前,应根据钢材的性能、焊接接头形式和坡口形式等,通过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确定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如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焊接热输入量等。在焊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确定的焊接工艺参数进行操作,以控制焊接变形。

焊接顺序和方向的合理安排:合理的焊接顺序和方向可以有效地减少焊接变形。一般来说,应遵循 “ 先焊收缩量大的焊缝,后焊收缩量小的焊缝;先焊拘束度大的焊缝,后焊拘束度小的焊缝;对称施焊” 的原则。例如,在焊接 H 形钢时,应先焊腹板的焊缝,后焊翼缘的焊缝;在焊接大型框架结构时,应采用对称施焊的方法,减少结构的整体变形。

反变形法:反变形法是一种常用的焊接变形控制方法,它是在焊接前根据预测的焊接变形方向和大小,预先将构件向相反的方向进行变形,以抵消焊接后产生的变形。例如,在焊接 V 形坡口对接接头时,可以预先将构件的两端向上翘起,形成一定的反变形角度,以抵消焊接后产生的角变形。

刚性固定法:刚性固定法是通过采用夹具、支撑等装置,将构件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限制构件在焊接过程中的变形。刚性固定法可以有效地减少焊接变形,但会增加构件内部的应力,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控制固定的力度和时间,避免产生过大的应力。

预热和后热处理:预热可以降低焊接接头的冷却速度,减少焊接应力和变形;后热处理可以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稳定构件的尺寸。在超高层钢结构焊接施工中,对于重要的焊接接头或厚板焊接,应进行预热和后热处理。预热温度和后热处理的时间应根据钢材的性能、焊接工艺参数等确定。

3.3 焊后矫正措施

机械矫正法:机械矫正法是利用机械力的作用,对焊接变形的构件进行矫正。常用的机械矫正设备有压力机、矫直机等。机械矫正法适用于变形较小的构件,对于变形较大的构件,可能会导致构件产生新的损伤。

火焰矫正法:火焰矫正法是利用火焰对焊接变形的构件进行局部加热,使构件在加热区域产生塑性变形,冷却后收缩,从而达到矫正变形的目的。火焰矫正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焊接变形,但需要掌握好加热的温度和范围,避免对构件的力学性能产生影响。

四、结论

超高层钢结构施工中的焊接变形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设计、施工、焊后矫正等多个阶段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在设计阶段,应合理选择焊接接头形式和坡口形式,优化构件的结构设计;在施工阶段,应优化焊接工艺参数,合理安排焊接顺序和方向,采用反变形法、刚性固定法等控制方法,进行预热和后热处理;在焊后阶段,应根据变形的类型和程度,采用机械矫正法或火焰矫正法进行矫正。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控制技术和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焊接变形,提高超高层钢结构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随着超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对焊接变形控制技术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焊接变形机理的研究,不断创新和完善焊接变形控制技术,为超高层钢结构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欧阳斌.某超高层建筑钢结构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控制浅析[C]//钢结构与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019:546-551.

[2] 黄谊琼. 探讨高层钢结构施工工艺与焊接变形[J]. 建材与装饰,2018,(32):236-237.

[3]马锡平,朱文康,胡冬军.超高层钢结构焊接变形的控制[C]//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工程技术应用.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2018:44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