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
佘小芹
集宁师范学院
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数据分析和处理作用。当前处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各个行业在逻辑思考方面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图书馆属于信息交流中心,同样也会因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而受到一定影响。传统图书在进行宣传和推广的过程中,无法满足现代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如何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来预测读者的阅读需求和未来的阅读趋势,怎样制定更具有吸引力的推广计划,都是当前高校图书馆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一、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特点
(一)推广方式多元化
高校图书馆以往在阅读推广过程中,采用的方式较为单一,通常选择讲座、读书分享会等线下活动模式。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推广模式向读者推荐更加符合个性需求的阅读推广方案,除了以往要采用传统的线下推广模式之外,还需要充分发挥线上推广优势。此时,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师生社交媒体平台、图书馆 APP 以及官方网站等进行线上推广,组织阅读者进行线上的阅读活动。比如借助公众号,向读者精准发送图书信息,通过这些方式让更多年轻读者积极参与其中。
(二)信息推送及时化
大数据技术可以对读者的阅读行为及习惯进行分析和汇总,比如通过读者的阅读习惯、线上浏览记录、检索等操作方式来判断读者的阅读偏爱。针对数据分析,图书馆结合读者的阅读兴趣点和需求,向阅读者推送精准的图书信息,如果阅读者对某一个领域的内容产生兴趣,图书馆就可以借助线上平台将相关的书籍、信息及研究报告等内容向其进行精准推送,读者能够在最快的时间来找到自己喜爱的书籍。这种精准化推送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读者的满意度和参与度。
(三)推广目标精准化
大数据信息技术还有另外一种优势是可以根据相关数据去模拟创建阅读者的阅读画像,将阅读者的阅读习惯、专业、喜好、个人相关信息等内容进行综合,根据上述信息为阅读者创建个人阅读档案。当使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将阅读者的画像描绘完之后,图书馆就可以根据画像信息来精准判断每一位阅读者的实际阅读喜好,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阅读推广活动。
(四)互动交流顺畅化
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应用全面搭建高校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互动沟通桥梁,以往图书馆与阅读者之间没有形成有效互动,图书馆在收集读者意见时,通常采用意见箱、现场咨询等方式来了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喜好程度。此时借助大数据信息技术,通过线上平台就能够与学生进行高效交流。读者也可以登录官方网站或使用APP 对读过的图书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图书馆方面在看到留言之后,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与读者进行沟通互动。通过这些方式来不断优化阅读推广的有效策略、升级服务内容。
二、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现状
(一)阅读推广模式单一
自大数据信息技术推广以来,已有很多高校图书馆使用大数据技术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由于应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在方式方面还存在一定局限,所以没有将大数据信息技术进行全面应用,也尚未根据读者的阅读需求实施全面改变。在阅读推广方面,如果不能进行充分的调研就无法切实准确了解阅读者的阅读习惯,也无法将传统的阅读模式和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充分融合,这种阅读推广模式的单一性,无法激发阅读者的阅读兴趣,使二者之间缺少情感互动。
(二)资金及人员保障缺失
为了确保阅读推广工作的高效开展,必须充分发挥媒介组织者(如社交媒体运营人员)和实施者(如图书管理员)之间的紧密互动作用,这种协作能直接触达读者需求,提升推广的针对性和影响力。然而,当前高校图书馆在组织架构上存在明显短板:尚未设立专门的阅读推广部门来专项负责这项工作,导致任务分散、责任模糊。在人员配置方面,缺乏专业性是关键问题,许多馆员未接受过系统的推广技能培训,无法有效策划和执行活动,例如在数据分析或数字营销方面的能力不足。此外,图书馆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如定期会议或共享平台,信息孤岛现象严重,这使得推广计划难以融入日常工作流程中,常出现资源重复或活动脱节的情况。这些因素不仅阻碍了推广工作的全面应用,还会显著影响整体效果,例如降低读者参与度和满意度。因此,亟需通过设立专职团队、加强员工培训和建立跨部门协作渠道来优化结构,从而提升推广工作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三)阅读推广效能较低
从实践调研中看到,有些图书馆在进行阅读推广工作时,仅仅是将推广工作放置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并没有在高校内部构建全民阅读良好氛围的机制。此时还需要特殊关注的是,高校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并没有采用科学的手段和严格标准,也尚未构建健全完善的工作制度,这些因素也都将影响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使推广活动会因为时间、地点受到阻碍。
三、大数据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创新路径(一)数据驱动的个性化阅读推荐系统
采用核心推荐机制是实施个性化阅读的重要素。将收取的数据进行管理,在汇总之后进行分析。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和处理效率,在掌握了读者的阅 读历史之后, 根据读者的兴趣偏好来制定个性化的阅读推荐方案,另外在软件方面还需要使软件 在应 过程 更加方便快捷。在这项工作当中需要涉及到软件配置和数据库的建立。
(二)基于大数据的读者行为分析与需求预测
当前为了能够提高读者的满意度,开发和实施个性化的阅读推荐系统,这是提高借阅率的重要手段。另外,使用大数据信息技术能够精准划分读者群体,以此来设计个性化、针对性的营销策略。读者在进行借阅的过程中,根据被设计出来的个性化阅读推荐方案,能够提高选择效率,提升满意度。除此之外。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来进行大范围的宣传推广,也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例如通过抖音和小红书等平台增加阅读推广的曝光率和宣传力度。图书馆也可以制作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短视频进行播放,通过这种宣传手段扩大知名度。另外,还可以为读者创建一个智能化的阅读空间,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给读者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和环境,比如通过上述科学技术对环境进行温度调控、光线调控,提供良好舒适的声音环境,这些方式都是提高读者阅读体验的重要手段。
(三)跨平台资源整合与阅读生态构建
为了适应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和数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应推动平台间的协作与知识交流,例如通过组织行业研讨会来促进合作。同时,图书馆需要统一不同平台的资源,制定一致的标准,并建立中心化的数据库,使读者能够轻松搜索跨平台的书籍内容,从而提供更全面和舒适的阅读体验,最终提升用户满意度。
为了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阅读生态圈,图书馆应当优先考虑用户群体的需求,以此作为核心切入点。具体而言,优化用户的阅览环境是关键步骤 例如,通过组织文化推广活动的方式来进一步激发大众的阅读兴趣,同时利用数 每位用户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读书策略,从而增强用户的参与感。此外,提供 能够有效促进用户与图书馆的互动。另一方面,图书馆还需推动产 技术的投入,为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些综合措施共同作用, 个更加丰富和可持续的阅读环境。
(四)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在大数据的环境中,高校图书馆在通 过大数据来实施阅读推广活动时,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与个人隐私保障问题。为了有效地维护数 管理制度,其中需要覆盖信息收集、保存、分析、应用及清除等全部 骤。 而再从技术保障的层面来看,应当引入前沿的数据安全技术手 权益。在收集和使用读者数据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匿名化处 信息被泄露。并且,要明确告知读者数据收集和使用的目的,在获得读者同意后才能实施相关的操作,切实维护读者的合法权益。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彰显高校图书馆“一切为了读者”的核心价值,在当今大数据环境中,图书馆必须高度聚焦用户偏好和阅览习惯,以此为基础科学规划和设计阅读服务推广活动。新媒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各类阅读器的普及,已深刻重塑社会信息交互格局,高度互动和个性化定制特性,赢得了广大用户的喜爱。通过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和数字平台,图书馆能在馆藏资源与用户需求之间建立精准桥梁,从而提供特色化资源和定制化服务。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推动了高校图书馆的创新,还对各行各业的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最终助力实现阅读生态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 曹倩,谢静,孙璐璐. 大数据影响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的创新研究 [J]. 科技资讯, 2025, 23 (07):225-227.
[2]雷云珺.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 [J]. 文化产业, 2025, (09): 154-156.
[3]徐洁.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路径研究 [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 7 (36): 106-110.
[4]张辉.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研究 [J]. 图书馆学刊, 2020, 42 (02): 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