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作者

林丽梅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七境小学

引言

小学数学教学不应仅局限于知识传授,而应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品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作业设计,需要从机械重复转向思维引导,从单一结果转向多元过程,从封闭任务转向开放情境。作业设计不再是对课堂内容的简单延伸,而是引导学生在真实生活与数学世界的联系中开展实践与探究。通过对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进行创新,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并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地与生成。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作业的价值定位

1.促进数学思维品质的发展

作业作为课堂延伸的核心环节,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更强调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若仅是重复计算,将难以形成深层次的数学理解。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引 开放性任务,例如在学习长方形面积计算后,要求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在 行形 边长变化对面积的影响。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发现相同面积可能对应多种边长组合, 还让学生养成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数学思维的形成依赖于不断的探究和反思, 作业 导学生进行推理和归纳,逐步形成逻辑思维与抽象建模的能力。

2.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探究兴趣

作业应当成为激发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的任务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思考。在学习比例知识时,教师布置“利用家中常见食材,尝试按照比例调配果汁”的任务,学生需要记录配比过程并总结规律。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会在失败与调整中产生新的疑问,例如“比例不同会否影响口感”“如何保证味道均衡”。这种源于真实情境的思考有助于学生形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不仅评价学生答案的正确与否,还要关注他们提出的问题质量,从而鼓励学生保持持续的探究意识。

3.增强数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作业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知识巩固上,更在于促进数学与生活的结合。教师在教学统计图表后,可以布置“利用金山表格整理全班同学一周阅读书 绘制条形图 的任务。 在使用软件完成图表绘制时,体验到数学知识在数据处理中的实际价值 到数学的工具性与应用性,从而提升学习动力。作业设计还可以引导 社会情境, 例如 中水龙头滴水量并计算浪费的水量,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对节约资源的意义。生活化作业不仅让学生获得应用体验,也让数学学习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与实践路径

1.差异化作业设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作业设计应考虑学生差异,提供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任务。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题目进行基础巩固,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以进行拓展和延伸。以分数加减法为例,教师可以为学困生设计基本的计算题,如μ2/3+1/4 ”,帮助他们熟悉计算过程;对学优生则可以布置更具挑战性的题目,如“用不同的分数表示同一个数并进行加减”。教师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如“数学奥赛助手”帮助学生进行互动式练习,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自动调整题目的难度。差异化设计能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其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避免了“千篇一律”的作业形式,提高了作业的有效性。

2.情境化作业设计引导学生实践探究

作业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情境化作业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其探究精神。教师可以设计任务,要求学生在家 物品的价格,然后计算总金额。这个任务不仅涉及到加法、减法、乘法的应用, 还能让 中的实际价值。在完成这类任务时,学生通过实践应用数学知识,理解学习的意义。利用软件 进行数据记录和图表生成,能够增强学生对数据分析的兴趣和能力。情境化作业打破了传统作 单 测 试知识的局限,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并通过反思深化理解。

3.多元化评价机制提升作业效果

作业的评价方式应丰富多样,鼓励学生全面展示其学习过程与结果。除了传统的纸质批改,教师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 价的互动性和多元性。在学习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GeoGebra”软件绘制 讨论不同绘制方法的优劣。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还能通 过程中的不足。通过多元化评价,学生不仅能获得即时反馈,还能培养批判性思 与合作精神。作业的评价应从知识的单一评定转向对学生能力的全面考察,强调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结论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在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问题意识的养成以及生活实践能力的形成。作业不应仅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而应成为促进核心素养生成的重要载体。差异化的设计能够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习机会更具公平性和适切性。情境化的设计能够引导学生在真实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使学习体验更具真实感和实践性。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能够帮助学生在反馈与交流中反思学习过程,促进自我成长。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数学作业应体现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推动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作业设计的优化能够有效促进数学教育目标的达成,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思维与情感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景中. 数学教育中的核心素养研究[J]. 数学教育学报, 2020(3): 1-8.

[2]王尚志.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实践探索[J]. 小学教学研究, 2021(5): 45-49.

[3]李志强.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路径[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18): 112-115.

[4]赵立军. 小学数学课堂与作业改革的实践思考[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23(10): 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