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立德树人目标下高校德育工作“ 四维” 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作者

武娜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其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品德的塑造。益阳市作为湖南省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多所高等院校,这些高校在德育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探索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校德育工作路径,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德育工作困境

为了深入了解益阳市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和问题,设计了调查问卷,并从育人主体、课程教学、育人基地、校园文化四个维度出发,对益阳市多所高校的德育工作进行了调查。问卷内容涵盖了德育工作的内容、方式、成效等方面的问题,调查对象为高校德育工作负责人、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以及部分学生代表。同时,还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各高校德育工作的具体情况和实践经验。

(一)调查结果

1.育人主体

一是德育工作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部分教师缺乏德育工作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难以有效开展德育工作;二是德育工作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专职德育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才,导致德育工作难以深入细致地开展;三是德育工作队伍激励机制不完善,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足,影响了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课程教学

一是德育课程内容陈旧、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二是德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融合度不够高,难以实现协同育人的效果;三是德育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难以客观反映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成长需求,导致德育工作成效不显著。

3.育人基地

一是德育实践基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二是德育实践基地与高校之间的合作机制不完善,导致资源利用不充分;三是德育实践基地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难以发挥应有的育人作用。这些问题限制了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品德、提升素质的机会和效果。

4.校园文化

一是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引领;二是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三是校园文化缺乏与德育工作的有效融合,难以实现文化育人的效果。这些问题导致校园文化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原因剖析

一是德育工作理念滞后于时代发展需求,缺乏创新和变革;二是德育工作机制不完善,导致各项工作难以有效协同推进;三是德育工作资源投入不足,制约了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四是德育工作评价体系不健全,难以客观反映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成长需求。

二、德育价值挖掘

(一)共性德育价值

共性德育价值是指益阳市各高校在德育工作中普遍认同和遵循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这些价值准则主要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在益阳市高校德育工作中,这些共性德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仁爱之心: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有爱心、有担当的人。

2.诚信之道: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成为可信赖的人。

3.礼义之规: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行为规范,成为有礼貌、有教养的人。

4.勤勉之志: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个性德育价值

个性德育价值是指根据不同高校的办学特色和文化基因,所提炼出的具有独特性的德育价值。在益阳市各高校中,这些个性德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艺术院校强调“ 德艺双馨” :在培养学生艺术才能的同时,注重其品德修养和道德素质的提升,使学生成为既有艺术才华又有高尚品德的人才。2.工科院校注重“ 工匠精神” :强调精益求精、严谨求实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勤奋努力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

3.师范院校突出“ 德才兼备” :注重培养学生的教育情怀和师范素养,使其具备成为优秀教师的能力和品质。

三、德育工作的路径探寻

(一)联合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四主体合力育人

高校德育工作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参与和协作。因此,益阳市高校应积极与政府、企业、社区等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关系,还要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通过四主体的合力育人,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开展德育工作,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校内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三课堂齐推并进

在德育工作方式上,益阳市高校应积极探索校内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三种形式的有机结合。校内课堂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应注重德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实践课堂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品德、提升素质。网络课堂是德育工作的新阵地,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德育平台,拓宽德育工作的渠道和空间。通过三课堂的齐推并进,可以更加灵活多样地开展德育工作,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三)建设线下线上德育中心,打造育人基地

在德育工作资源上,益阳市高校应积极建设线下线上德育中心,打造具有特色的育人基地。线下德育中心可以包括德育展厅、德育实践基地等,通过展示优秀的德育成果和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德育的魅力。线上德育中心可以依托互联网技术,打造德育网站、德育APP 等平台,提供丰富的德育资源和互动空间。同时,还可以与校外机构合作,共同建设育人基地,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通过建设线下线上德育中心和打造育人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德育资源和实践机会,增强其德育体验和感悟。

(四)注重校园物质、制度、精神文化建设,打造德育校园文化环境

在德育工作环境上,益阳市高校应注重校园物质、制度、精神三个方面的文化建设,打造具有德育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物质文化方面,应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优美、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制度文化方面,应完善校园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确保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精神文化方面,应加强校风、学风、教风建设,培育具有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打造德育校园文化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提高其德育素养和综合素质。

综上,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通过实施“ 四维” 协同育人路径,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开展德育工作,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丁静, 姜晶, 梁媛. 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22,(43):157-160.

[2]杨慧,蒋平.新时代“ 立德树人” 视域下高校德育工作应对三局:困局、变局与破局[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42(10):83-92.

益阳市社科课题 《立德树人目标下益阳市高校德育工作“ 四维” 协同育人路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041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