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策略
曾小娇
重庆市九龙坡区彩云湖小学校 400050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特殊儿童格外关心,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特殊儿童发展规律。融合教育作为特殊教育的重要形式,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融合教育的理念是提倡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共同生活和学习,尊重每一个儿童的差异性,让他们一起成长,融合共学。我们要努力构建均衡发展标准化、融合教育常态化、特教管理智能化教育格局,从而确保每一位特殊儿童都能享受到高质量、有温度的教育。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身边遇到很多的特殊儿童,他们都有着独一无二、珍贵无比的灵魂,眼中都闪耀着探索世界的好奇光芒。然而,由于自身原因,他们在学习这条路上可能会走得比普通孩子更艰辛。面对这些特殊儿童,我们应该付出比普通儿童更多的努力,不仅要精心策划教学课程,还得用满怀的爱心去呵护他们。接下来,我将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特殊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家校联合等方面来展开我的论述。
1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树立特殊教育教师新形象。
特殊儿童首先是儿童,其次才是特殊儿童。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我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分享优秀教师事迹等方式,激励广大教师以高尚的职业道德、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无私的爱心,成为特殊儿童成长道路上的坚强后盾。教师应理解特殊儿童的需求,不区别对待特殊儿童,并掌握与他们沟通的技巧,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引导他们健康地成长。
2 优化特殊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针对不同类型的儿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从而满足他们的认知发展,社交情感,生活技能等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学习和进步。首先创设友好互助的融合教育环境,并创设认知课程,语言课程,社交行为等课程,通过游戏化,情景化,语言训练,模拟场景,视觉辅助,发音训练,帮扶计划,团队协作等方式,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学习。同时评价和反馈机制也应更加科学合理,传统的考试和评价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特殊儿童。因此,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观察记录、定期评估、作品集评价、同伴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需求,及时的反馈,制定帮扶计划帮助特殊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增强学习动力,持续跟踪。完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自己的潜能,为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加强融合教育实践,促进特殊学生融入社会。
融合教育作为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已经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我们尝试着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探索和建立更加有效的融合教育模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对于视觉障碍的孩子,可利用音频和触觉材料,如每日的晨夕 100 秒让孩子了解中国民间故事,新闻趣事,名人事迹等,每日午间美文播报让学生的优美作文,以及文学名著等文字与故事在他们的耳旁跳跃;对于听力障碍的孩子,则运用室内课间操,手势操和课件展示,图像表达,让无声的世界也能充满色彩与生机。同时,对于肢体障碍的儿童,我们积极引入艺术、体育等多元课程,让孩子们在简单的肢体体验中感受快乐,在知识的世界里茁壮成长。对于智力障碍或者自闭症儿童,我们则采用游戏治疗法,让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寻优刺激法让学生找到自信,展示自己;示范解释法,让学生明白规则意识,向伙伴们学习。将特殊教育与常态化教育巧妙有机融合在一起,从而全面发展所有学生的综合能力,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高质量、有温度的教育。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收获了无数的感动与惊喜。我看到那些曾经羞涩胆怯的孩子,在大家的鼓励与帮助下,勇敢地站上了舞台,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讲述着自己的故事;那些曾经对学习充满抗拒的孩子,在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后,眼中重新焕发出了对知识的渴望与热爱。同时,这种融合教育模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未来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普通儿童也得到了更为全面的发展,学会了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帮助同学,团结友善等优良品质。
4 丰富特殊教育研究资源,提升教育科研水平。
特殊教育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教育科研的有力支持。为了进一步推动特殊教育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大对特殊教育研究的投入力度,积极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开展各类研究活动。通过建立特殊教育研究中心、举办学术研讨会等多种方式,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特殊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满足特殊儿童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全面的支持。同时我们应注重实证研究,通过科学的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评估教育干预措施的有效性。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特殊儿童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案。同时,我们还应加强跨学科研究,将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特殊教育,为特殊儿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总之,只有通过不断加强教育科研,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才能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加优质和全面的教育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5 加强家校合作,构建特殊教育共育体系。
家庭是特殊教育的最为重要一环。为了进一步促进家校合作,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线上交流平台。通过微信、或者钉钉,让家长和教师能够随时分享学生在校和在家的学习情况,及时沟通问题和解决方案。此外,定期举办家长工作坊和讲座,邀请教育专家和心理学家为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特殊教育需求。
为鼓励组织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我校举行的彩小运动会、主题教育课程,儿童节家庭才艺展示等,增进特殊儿童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同时也让家长更直观地感受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进步。通过这些活动,家长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从而在家庭教育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支持。
结语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的指引下,我们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推动融合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让每一位特殊儿童都能在阳光下快乐成长,共享人生的美好与幸福。展望未来,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融合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每一朵花儿都能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下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 . 习近平 .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
[2] 中国教育学刊. 李拉. 融合教育教学几个基本问题探究.2022.01
[3] 徐添喜 . 张悦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武汉 . 融合教育何以高质量发展?——课程之思与未来之路.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