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课堂上游戏化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

陈泽华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大堡学区 075600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工作需要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化为自主式学习模式,并对课堂教学活动和内容进行创新。在这一要求下,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逐渐成为一种全新高效的教学模式,逐渐深受教育领域的关注。游戏化教学主要是指将游戏活动或游戏化元素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基于趣味化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游戏,在游戏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并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实现小学生思维能力及知识运用能力的双向发展。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适合小学生现阶段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在轻松趣味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枯燥的数学知识,降低数学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为此,本文就小学游戏化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进行研究,并针对利用游戏化教学增强小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进行探索,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基于游戏导入,调动思考热情

课堂知识导入是数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科学有效的内容导入能够切实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当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数学教师应当增强对课堂知识导入环节的重要性,积极运用游戏化教学模式优化课堂导入环节。在构建游戏化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游戏元素融入导入环节,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体验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以此对教师接下来所讲解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后续的知识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为了更好地展现课堂知识导入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首先基于简单的数学知识进行融入。比如,在进行三年级上册“三 毫米、分米和千米”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距离猜一猜”的游戏活动进行导入。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展示不同的物品距离,比如屋子里两个凳子的距离、小区楼与楼之间的距离、城市之间两条道路距离及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等,随后引导学生猜一猜不同事物距离该用哪些距离单位表示?利用这种课堂互动式游戏活动,能够引入本节课知识点,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增进对单元知识点的理解。

二、构建游戏情境,引发思维碰撞

小学数学教师在构建游戏化课堂时,应当关注游戏活动与数学知识之间的有效融合,将游戏活动与数学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为此,教师需要基于强化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角度出发,优化游戏创设方式,关注游戏情境的构建,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和学习思维,使数学知识以更为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

例如,在进行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一)”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结合教材知识内容为学生讲解简单的方位概念,随后借助趣味坐标图引出本节课知识,以“走迷宫”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方位知识。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构建游戏情境,使学生运用游戏中所学习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大部分学生均有过学习地图的经验,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周边路线,以趣味性的图标设计地图,并提出路线要求,使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目标连线。在游戏化情境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并积极探索游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知识经验进行解决,切实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设计探索游戏,实现思维探究

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能只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同时更需要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并形成自身独到的知识理解。为此,在设计游戏化课程时,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思维探究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进行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调整自身教学模式,基于教材内容完成教学活动,并为学生设计探究性的游戏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运用所学知识对不同的角度进行测量,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具有不同角度方块,并引导学生利用量角器进行测量,最后将不同的角度方块平凑成一个 180 度的平角。为了增强游戏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以竞赛的方式看一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挑战。在这种紧张刺激的游戏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被充分调动出来,并积极参与对游戏的探索,强化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四、融合实践游戏,提升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天性活泼好动,在课堂上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数学教师应当切实意识到学生这一特点,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所带来的局限性,积极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性的活动,并为学生设计趣味化游戏,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喜爱,强化对数学知识的思维活性。

例如,在进行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在简单了解本单元知识点以后便能够及时联想到自身生活中的相关事物。为此,教师可以将“图形拼接”游戏活动引入其中,为学生准备若干不规则的图形,并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将其拼凑成相应的图案,随后再通过测量计算器面积。这种基于实践活动的游戏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体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懂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简要而言,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将其与数学学科相结合,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带来全新的思路。游戏化教学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顺应小学生现阶段身心发展特点,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提高自身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东阳 .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C]//2021 传统文化与教育创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2021:1-2.

[2] 浦秋楠 . 多趣味 , 方出彩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 [J]. 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1(4):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