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作者

陈鹏

吴忠市公路管理段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 751100

一、引言

农村公路项目是连接城乡的重要纽带,对于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大投入,农村公路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农村地区地理环境复杂、施工条件有限,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建设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农村公路工程质量可靠、耐久安全。

农村公路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一条高质量的农村公路能够有效缩短城乡之间的距离,促进农产品流通、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提升。然而,如果农村公路质量不达标,不仅会影响交通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还可能导致频繁的维修和重建,增加财政负担,甚至威胁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关系到农村地区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

二、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与挑战

(一)现状

农村公路建设在近些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尤其是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条件改善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 3 万公里,实现了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建制村通等级路、较大规模的自然村通硬化路。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标准,推动农村公路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例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了农村公路建设的管理要求和技术标准,为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尽管整体质量有所提升,部分地区仍存在工程质量不达标、施工不规范等问题。例如,部分农村公路在投入使用后不久就出现路面开裂、沉降等问题,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二)挑战

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管理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理环境复杂:农村地区地形地貌具有特殊性,山区、丘陵、平原等地形交错分布,施工难度大。例如,山区公路需要克服高差大、地质条件复杂等问题,而平原地区则可能面临地下水位高、软土地基等挑战。这些复杂的地理环境对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2. 施工条件有限:农村公路施工往往受到资金、设备、技术等方面的限制。由于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相对有限,部分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资金短缺的情况,导致施工设备不足、材料质量不达标等问题。

3. 监管难度大:农村地区监管力量薄弱,难以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管。由于农村公路分布广泛,监管部门难以对每个项目进行实时监督,导致一些施工单位存在侥幸心理,忽视质量管理。

三、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为了应对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中的挑战,建设单位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系统化的管理措施,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 加强前期规划与设计

农村公路工程的质量管理应从前期规划和设计阶段开始,确保设计方案科学合理、符合实际需求。

1. 统筹考虑城镇和乡村发展:农村公路的规划应与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相结合,确保公路网络与城乡发展需求相匹配。例如,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农村产业布局、人口分布等因素,避免公路建设与实际需求脱节。

2. 合理确定公路技术等级:根据农村地区的交通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公路的技术等级。例如,对于交通量较大的主干道,应采用较高的技术标准,而对于交通量较小的支路,则可以适当降低标准,避免过度设计或设计不足。

3. 严格审查设计方案:组织专业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设计文件的完整性、技术标准的符合性以及结构安全性。例如,对于桥梁、涵洞等关键工程,应进行详细的结构计算和安全评估,确保其能够承受预期的荷载。

(二) 严格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是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核心环节,建设单位应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1. 选择优质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建设单位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和良好信誉的施工单位,考察其技术实力、管理水平、过往业绩等,确保其有能力承担农村公路建设任务。

2. 签订明确的施工合同:施工合同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质量标准、工期、违约责任等。通过合同约束,确保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3. 严格检验原材料: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如水泥、砂石、沥青等)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建设单位应建立严格的原材料检验制度,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例如,水泥的强度、砂石的级配、沥青的稳定性等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

4. 规范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工艺的正确性。例如,路基施工中的填土厚度、压实度控制,路面施工中的沥青温度、摊铺厚度和压实度等,都应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5. 加强旁站监理:对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进行旁站监理,确保施工质量。例如,桥梁施工中的基础浇筑、梁板安装等环节,应安排专人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问题。

(三)完善质量检测与验收机制

质量检测与验收是确保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建设单位应建立完善的检测与验收机制。

1. 建立质量检测制度: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定期检测,检测内容包括路基压实度、路面平整度、混凝土强度等。通过检测,及时发现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2. 严格执行(中间)交工验收程序:分项工程完工后,应进行(中间)交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例如,路基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压实度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路面施工。

3. 全面检查验收:工程竣工后,组织专业人员对农村公路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包括工程质量、外观、附属设施等方面,确保公路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并投产运营,方便广大群众出行。

(四)加强监管与执法力度

监管与执法是确保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建设单位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监管力度。

1. 建立“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进行随机抽取项目、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的抽查,检查情况向社会公开。通过公开透明的监管机制,提高施工单位的自律意识。

2. 质量约谈与挂牌督办:对质量问题频发工程项目,组织约谈项目负责人,并公开结果。通过约谈和督办,督促相关单位及时整改,确保工程质量。

3. 加强执法力度:对违反工程质量规定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确保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例如,对使用劣质材料、偷工减料等行为,应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提升人员素质与培训

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建设单位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1. 提高质量意识: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使其认识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操作。

2. 提升操作技能: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施工水平。例如,对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应进行专项培训,确保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

3. 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定期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其质量管理水平和能力。例如,组织管理人员学习最新的质量管理标准和方法,提升其管理能力。

结语

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关系到农村交通的安全性与可持续性。通过加强前期规划与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完善验收机制、提高人员素质等环节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公路的路况质量和道路使用寿命,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助力乡村振兴,更好的促进吴忠市乡村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瑞杰 , 牛玉琳 , 丁新建 , 等 . 乡村振兴背景下宁夏农村公路投融资模式研究 [J]. 交通财会 ,2023(12):5-12.

[2] 丁冉 , 刘璐 , 王友普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路规划建设策略研究 [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3(05):144-147.

[3] 基于政府视角的农村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监管研究[D]. 浙江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