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下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研究
谢薇
昌吉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昌吉 831100
一、业财融合对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
预算绩效管理主要是对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和结果进行研究,在整个政府的绩效管理中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其中最重要的是预算结果,是一种全新的预算管理模式。高职院校的预算绩效管理依赖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而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又取决于对业务实际的把握程度。业财融合的引入改变了以往财务单向控制的局限,使预算编制环节开始向前延伸至业务逻辑之中。通过预算绩效管理能将教育资金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为社会培养优质的技术人才。
二、业财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优化路径
1. 完善制度体系,明确职责分工
制度建设是连接预算管理与绩效导向的基础。高职院校在推进业财融合过程中,需要以制度为支点,将预算行为与绩效目标统一于一套规范之下,使管理动作具备清晰依据,使责任划分具备可执行路径。另外,高职院校还要依托预算目标,建立从项目立项到资金安排、从执行过程到绩效反馈的责任闭环,并建立分工明确、协作顺畅的运行体系,将业务逻辑融入预算制度,将绩效要求前置至预算编制环节,使资金流动具备任务依据,使绩效考核具备数据基础。
高职院校计划全面修订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新制度将划分预算编制权限,设立预算责任人制度,要求各二级学院、职能部门在提出预算申请时提交绩效目标,内容包括工作任务、完成时限、预期成果。资金管理部门、项目管理部门及业务部门要联合审定绩效目标,并将审定意见作为预算审批的重要依据。另外,该制度还要设立预算执行追踪制度,二级学院、职能部门需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定期录入进度数据,系统自动计算资金执行绩效达成度,如发现偏差超限,将提示责任人进行偏差分析,若无特殊原因需提交调整申请,经财务和业务复核后进行预算结构修正。绩效评价要采用双线考核方式,将过程数据与结果指标同时计入考评权重,评价结果与下年度预算基数直接挂钩,出现严重偏差的单位将在下期预算中缩减 10% 的资金预期,使预算安排与绩效管理在制度之下形成统一体系。
2. 推动业财协同,打通信息壁垒
推动业财协同的关键在于建立统一的信息基础,使预算逻辑与绩效目标在同一架构下同步运行。高职院校要重塑预算与绩效之间的连接路径,使预算不仅作为资金分配工具,更作为绩效引导机制。其中,业务信息必须融入预算流程,绩效数据必须反馈预算安排,二者之间的交互要依靠系统逻辑固化流程。另外,业务部门在设定项目计划时,可同步设定预算需求与绩效指标,财务部门与项目管理部门可在审核阶段检视绩效合理性与预算匹配度,并给出调整建议,提高数据一致性,让绩效反哺预算。
高职院校计划部署业财协同管理系统,系统将覆盖全校所有二级教学单位及管理部门。可在项目初期建立“预算绩效联动机制”,将绩效目标作为预算申报的前置条件,所有预算申报表要融入绩效指标字段,之后,系统可自动对指标进行逻辑校验,防止出现空泛目标。系统上线后,预算执行可实行节点控制机制,每个项目要在关键时间节点提交阶段成果,并要求平台依据进度调整预算拨付计划,如偏差超出设定阈值,系统将冻结下一笔拨款,并提醒责任人提交修正报告。绩效评价阶段,系统可调取预算申报时设定的指标,对比实际完成数据,自动生成偏差分析报告,形成分值排序。之后,预算管理部门要在此基础上编制下一年度预算参考模型,建议高绩效项目获得增量资金支持。在这种机制下,预算可转为主动管理抓手,绩效数据将转为实时决策依据,进而实现业务目标与财务计划。
3. 建设信息系统,实现智能管控
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以业务逻辑为主线,以财务规则为准绳,使预算过程与绩效管理从数据源头实现融合。高职院校在建立预算绩效管理模式时,所建设的信息系统需要围绕预算编制、过程控制、绩效评价三大环节展开设计,使业务信息在生成环节即完成结构化编码,在执行环节实时记录资金状态,在评价环节输出数据报告,支撑下一周期的决策逻辑,推动校内资源配置向高效合理转变,使预算成为绩效导向的执行引擎。
高职院校将建设“业财一体化智能决策平台”,该系统可由预算编制、过程跟踪、绩效评估、结果反馈四个子系统组成,覆盖全校业务部门及各类项目管理单元。平台初期统一预算模板格式,将所有预算申报事项融入项目库统一管理,由各部门在平台中填报业务目标、资金需求等内容,之后,系统依据历史数据生成初步预算建议,让财务人员进行参数校验后提交审核。在预算执行期内,平台可打通财务系统、业务审批系统,实现资金流、审批流、进度流的自动关联。绩效评估阶段,系统可调用项目设定的原始目标、阶段进度、实际成果三类数据,结合算法模型生成图表分析报告,供管理人员作出评价。同时,平台可搭载可视化管理界面,实现多维度查询功能,让管理人员可按学科、部门、项目类型切片分析预算绩效数据,快速识别风险点。
结语:预算绩效管理的本质是管理理念的转变,其核心在于让资源的使用与目标的实现建立清晰关联。高职院校面临的财务压力与发展需求并存,粗放式管理方式无法适应结构性调整的长期趋势。未来的预算绩效管理要求高职院校在转型发展中,保持预算行为与绩效管理的内在一致性,使预算成为战略引导的手段,让绩效成为内生驱动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晶 .“ 业财融合” 对提升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 [J]. 纳税 ,2024,18(26):79-81.
[2] 朱丹 . 基于业财融合一体化的高职院校预算绩效评价路径研究 [J]. 投资与创业 ,2024,35(6):140-142.
[3] 史悦君 . 业财融合提升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探究 [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3,26(24):94-97.
作者简介:谢薇(1999.5-),女,汉族,人,本科,专业技术十二级(助理会计师),研究方向:职业院校预算绩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