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化工管道与泵类机电设备的振动耦合机理及减振措施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作者

李乾

210411198604204116

一、引言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化工管道与泵类机电设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泵类设备负责输送各类化工流体,而管道则承担着介质传输的任务。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化工管道与泵类机电设备常常会出现振动现象。这种振动不仅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对化工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构成重大威胁。

二、化工管道与泵类机电设备的振动耦合机理

2.1 泵的工作特性引发的振动

2.1.1 往复泵的振动原理

往复泵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实现流体的吸入和排出。在工作过程中,活塞的运动具有间歇性和周期性,这会导致泵内流体的压力和速度产生剧烈波动。当这种脉动的流体进入管道后,会对管道产生周期性的冲击力,从而引发管道振动。

2.1.2 离心泵的振动原因

离心泵依靠叶轮的高速旋转使流体获得能量并被输送出去。然而,离心泵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种导致振动的情况。例如,叶轮的不平衡是常见原因之一,当叶轮制造质量不佳或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磨损、腐蚀等影响时,会导致叶轮质量分布不均匀,在高速旋转时产生离心力不平衡,从而引发泵体和管道的振动。另外,离心泵的气蚀现象也会引发振动。当泵内局部压力低于流体的汽化压力时,会产生气泡,这些气泡在高压区破裂时会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对叶轮和泵体造成损伤,同时也会引起管道振动。有研究表明,在一些化工装置中,因离心泵气蚀引发的管道振动问题占离心泵相关振动问题的 30% 左右。

2.2 流体脉动引发的振动

2.2.1 液柱共振

在化工管道系统中,管内的液体可视为具有一定质量和弹性的液柱。当泵产生的压力脉动频率与液柱的固有频率接近或相等时,就会发生液柱共振现象。此时,液柱的振动幅度会急剧增大,进而带动管道产生强烈振动。

2.2.2 气柱共振

对于输送气体的化工管道,当气流的脉动频率与管道内气柱的固有频率相匹配时,会引发气柱共振。气柱共振会使管道内的气流压力和速度产生大幅波动,对管道壁产生强烈的冲击,从而导致管道振动加剧。例如,在一些大型化工装置的压缩空气输送管道中,由于管道布局不合理,导致气柱固有频率与压缩机出口气流脉动频率接近,在压缩机运行时,管道出现了明显的振动,且伴有强烈的噪声。

2.3 结构共振引发的振动

2.3.1 管道系统固有频率与激振频率的关系

管道系统本身具有一系列固有频率,这些固有频率取决于管道的长度、管径、壁厚、材料特性以及支撑方式等因素。当泵类设备运行产生的激振力频率与管道系统的某一阶固有频率相等或接近时,就会引发结构共振。在共振状态下,管道的振动响应会显著增大,可能导致管道出现疲劳损坏、连接件松动等问题。​

2.3.2 泵与管道连接部位的结构影响

泵与管道的连接部位是振动传递的关键环节。如果连接部位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如连接刚度不足、存在较大的间隙或安装不牢固等,会导致泵的振动更容易传递到管道上,并且在连接部位可能会产生局部应力集中,进一步加剧振动。例如,在一些化工项目中,由于泵与管道连接的法兰螺栓紧固力矩不均匀,导致连接部位存在一定的松动,在泵运行时,该连接部位成为振动的高发区域,不仅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对周边操作人员的安全构成了威胁。

三、减振措施

3.1 优化管道设计

3.1.1 合理选择管道参数

在设计化工管道时,应根据输送介质的性质、流量、压力等参数,合理选择管道的管径、壁厚和材料。合适的管径可以确保流体在管道内的流速处于合理范围,减少流体对管道壁的冲击。例如,对于输送高粘度液体的管道,适当增大管径可以降低流体阻力,减少因流速不均匀导致的振动。同时,选择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阻尼特性的管道材料,

3.1.2 优化管道布局

合理的管道布局对于减少振动至关重要。应尽量避免管道出现过多的弯头、异径管和盲板等部件,因为这些部件会使流体流动状态发生改变,产生额外的激振力。例如,在某化工装置的管道设计中,通过优化管道走向,减少了弯头数量,使得管道内流体流动更加顺畅,管道振动明显减轻。此外,还应合理设置管道的支撑和吊架,确保管道在运行过程中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支撑和吊架的间距应根据管道的管径、重量以及输送介质的特性等因素进行合理计算,以保证管道的固有频率避开泵的激振频率范围。

3.2 安装减振装置

3.2.1 阻尼器的应用

阻尼器是一种常用的减振装置,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消耗振动能量来降低振动幅度。在化工管道与泵类机电设备中,可安装不同类型的阻尼器,如粘滞阻尼器、金属阻尼器等。以粘滞阻尼器为例,当管道发生振动时,阻尼器内部的粘滞液体产生阻尼力,阻碍活塞的运动,从而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消耗掉。

3.2.2 隔振器的使用

隔振器主要用于隔离泵与管道之间的振动传递。常见的隔振器有弹簧隔振器、橡胶隔振器等。弹簧隔振器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较好的隔振效果,能够有效地减少泵的振动向管道传递。橡胶隔振器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阻尼性能,在隔离振动的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3.3 改进泵的运行与维护

3.3.1 优化泵的运行参数

通过调整泵的运行参数,如转速、流量等,可以改变泵的工作状态,减少振动的产生。例如,对于一些离心泵,可以通过调节泵的转速,使其工作在高效且振动较小的区域。同时,应避免泵在低流量或超负荷工况下运行,因为这些工况容易导致泵内流体流动不稳定,引发振动。有研究表明,当离心泵在偏离设计流量 20% 以上的工况下运行时,振动幅值会增加 50%-100% 。

3.3.2 加强泵的日常维护

定期对泵进行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对于减少振动也非常重要。例如,定期检查叶轮的平衡情况,如发现叶轮存在磨损或腐蚀导致不平衡,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同时,要确保泵的密封良好,防止因泄漏导致流体流动不稳定引发振动。此外,还应检查泵的轴承、联轴器等部件的工作状态,及时更换磨损的部件,保证泵的正常运行。

四、结论

化工管道与泵类机电设备的振动耦合机理较为复杂,涉及泵的工作特性、流体脉动以及结构共振等多个方面。振动问题不仅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还可能对化工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通过优化管道设计,如合理选择管道参数和布局;安装减振装置,如阻尼器和隔振器;改进泵的运行与维护,如优化运行参数和加强日常维护等一系列减振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振动的产生,降低振动对设备和管道的影响。在实际化工生产中,成功应用减振措施的案例表明,这些措施对于保障化工安全生产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避免因振动引发的安全事故,提高化工生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李明,张华。化工管道振动特性分析与减振技术研究进展 [J]. 化工机械,2023, 50 (3): 289 - 295.

[2] 王强,赵刚。泵类机电设备振动原因及高效减振策略探讨 [J].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24, 53 (4): 105 - 109.

[3] 陈辉,周宏。基于安全生产的化工管道与设备一体化减振策略 [J].安全与环境学报,2025, 25 (2): 785 - 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