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保育教育视域下家园协同管理幼儿肥胖问题的实践研究
李君
常州市钟楼区西林街道中心幼儿园 213024
一、幼儿肥胖的原因
根据对幼儿身高、体重的测量,并通过专业软件进行分析,我园去年入园新生中有8 名肥胖儿,其中重度肥胖2 人,中度肥胖4 人,轻度肥胖2 人。占新生比例的 3.6%,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对这 8 名肥胖儿进行健康管理,前期我们对这些家庭发放了调查问卷。根据调查分析,导致孩子肥胖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遗传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8 名幼儿中有 5 名幼儿的父亲或母亲是肥胖人员,其中2 名幼儿的父母双方均为肥胖人员。通过相关调查,身体肥胖可以通过遗传基因延续到下一代。遗传因素对肥胖症的影响比较大,主要与幼儿遗传父母的基因有关。父母中有一方存在肥胖问题,孩子肥胖的概率有 40% ,如果父母双方都是肥胖体质,则孩子肥胖的概率将达到 80% 。
2、缺乏运动。
调查结果发现,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体育活动,家长工作较忙,没时间陪伴孩子去户外锻炼。大部分家庭都住的电梯房,不用爬楼梯。现代电子产品的发达,让孩子们更乐意在家看电视、玩手机而不愿意出门运动。同时,小区内适合孩子运动的场地和器械的匮乏也是孩子们缺少体育运动的原因之
3、饮食不当。
8 名肥胖儿中有 5 名小时候是纯奶粉喂养。根据科学依据,奶粉喂养的孩子比母乳喂养的孩子更容易肥胖,因为奶粉中蛋白质以及脂肪成分比母乳中高。这些肥胖的孩子饭量都比较大,尤其喜欢高热量、高脂肪的油炸类食物,如汉堡、薯条、可乐等,平时还经常吃零食、甜食,还有部分孩子晚上睡前经常吃点心。另外,进食速度快,父母过度喂养等,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使幼儿每日热能的摄入量明显高于正常的需求量,从而使他们逐渐变得肥胖。
二、幼儿肥胖的危害。
肥胖不仅会对幼儿的心理产生影响,而且对幼儿的生理以及智力发育方面也有影响。
1、肥胖对幼儿心理方面的影响。
肥胖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有诸多不便。比如:重度肥胖的孩子难以下蹲,弯不下腰,自己穿脱衣服、鞋袜都产生困难。肥胖影响幼儿的整体形象,活动时身体不够灵敏,给人笨重的感觉,受到其他人的歧视,容易产生自卑感,导致缺乏自信心。更严重的则会产生精神焦虑,引起抑郁,使孩子的心理受到伤害。
2、肥胖对幼儿生理方面的影响。
奶油蛋糕、巧克力、糖果、油炸食品,这些都是高脂肪、含糖量高的食物,过度摄入会使孩子体内能量过剩、脂肪堆积,从而导致幼儿身体肥胖。过度肥胖还会给孩子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引起相关疾病。肥胖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使骨骼线提前闭合,提早发育。肥胖的孩子运动能力相对较差,在体育活动时,很容易就气喘、心跳加速,影响心肺功能的协调。肥胖会引起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还会增加孩子心脏和呼吸系统的负担,严重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
3、肥胖对幼儿智力发育方面的影响。
正常的激素水平会促使幼儿大脑发育生长,肥胖儿由于体内脂肪堆积,使激素偏离正常水平,影响幼儿智力发育。过度的肥胖还会影响幼儿的睡眠质量,在睡眠过程中,会出现慢性缺氧的现象。长期的慢性缺氧,不利于幼儿大脑的生长发育,从而影响幼儿智力的发展。肥胖儿智商低,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心理测验表明。肥胖儿童的总智商和操作智商明显低于正常儿童,活动、学习、交际能力低,自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三、、幼儿肥胖的管理
肥胖是危害孩子健康的重要杀手!对肥胖儿的管理和防治是刻不容缓的。这项工作应该是家庭、幼儿园、社区的共同责任。
1、家庭与幼儿园合作对幼儿肥胖的管理。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生活场所、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在“个性、社会性、智力发展和文化特征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最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因此,家园合作是幼儿发展的共同方向。
制定方案。幼儿园为每位肥胖儿制定治疗方案,每月测量登记一次身高、体重,并用专业软件进行分析,及时将肥胖儿的状况反馈给家长,征求家长意见,家园配合对肥胖儿进行健康管理。
2、饮食干预。少吃多动,每餐八分饱,餐前先喝汤再吃蔬菜和荤菜,盛饭时少盛点。在园内用餐时,安排肥胖的小朋友和吃饭慢的孩子坐在一起,引导肥胖儿减慢进食的速度。家长应该控制幼儿的饮食,尽量避免给幼儿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饮食中应该以蔬菜、水果为主,平时应限制吃零食及甜食,特别是要改掉睡前吃点心的习惯。当孩子有饥饿感时就用蔬菜和水果补给,使摄入的能量低于需求量,从而消耗体内积聚的脂肪以达到减肥的目的。但减少食量不能太快,在孩子能接受的情况下进行,循序渐进,长期坚持,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食物的体积应尽可能大以产生饱腹感。但是要注意饮食中蛋白质和维生素、矿物质不能减少,以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多吃一些蔬菜等含纤维多的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加强运动。控制幼儿肥胖不仅要运用科学饮食干预方案,还要积极参加户外活动进行体育锻炼,并对肥胖儿的运动量酌情增加。幼儿园和家长通过沟通与交流,制定肥胖儿运动计划与实施方案。运动能使能量消耗增多,要增加肥胖儿的运动量以达到消耗多余能量的目的。在园时,针对肥胖儿不爱运动的特点,教师鼓励肥胖儿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游戏活动,从时间、强度、活动方式上加以管理,保证肥胖儿增加活动量。当肥胖儿偷懒不动时,教师要主动与他们一起进行体育游戏,督促其动起来。在家时,家长要严格控制幼儿坐着或躺着的时间,陪伴幼儿参与户外活动,如散步、跑步、体育运动等,以增加幼儿的体力和消耗卡路里的数量,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4、睡眠保证。如果没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会使体内激素分泌发生紊乱,也会使自身的基础代谢下降,从而导致代谢消耗量减少,所以睡眠不足会出现长胖的情况。另外,长时间睡眠不足还会使身体出现疲劳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久而久之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分泌,也会抑制脂肪的分解,从而出现身体发胖的现象。合理的睡眠和规律的饮食可以帮助幼儿保持良好的体重和新陈代谢状态。对于肥胖儿来说,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可以维持一个良好的代谢情况,避免影响身体健康。
5、医疗干预。对于严重肥胖的幼儿,家长应该到医院进行相应的医疗干预,如开药、手术等,以达到恰当、适度的减重效果。在开展治疗前,应该仔细评估幼儿的身体状况,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
四、家庭、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方面。
陈鹤琴先生早就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社区是社会环境中与幼儿园关系最为密切的一部分,幼儿园周围的社区也是幼儿十分熟悉的地方。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幼儿的成长中,特别是幼儿精神的成长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社区作为一个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文化功能兼备的微型社会,能为幼儿提供所需要的活动场所及多方面的支持。有了社区的积极配合和支持,能使幼儿有更好的学习、活动环境,其所接受的知识也会更丰富、更生动、更富有时代气息。我园周边的路劲小区中,沿着小区围墙一圈有一条彩虹跑道,肥胖儿家长可以陪着孩子在彩虹上散步、跑步;八千里小区内有一个露天游泳池,每年夏天都会免费开放。我们建议肥胖儿的家长暑假里带着孩子到社区泳池去游泳、玩水,既增加了孩子的运动量又增进了亲子间的情感。
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中,可利用社区丰富的资源,让家长和孩子走进社会的大课堂。如利用社区的各种机构、设施,可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邀请社区内的医务人员,开展儿童生长发育科普讲座,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讲座围绕儿童肥胖向孩子和家长做科普。社区医院儿保科荣医生坦言,目前不少家长对儿童肥胖认识不足,还有许多老辈人认为孩子胖一些会更有福气,对健康也不会有影响。讲座中,医生提醒,肥胖实际上是一种疾病,也是多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儿童肥胖的长期后果是肥胖,其相关健康风险可持续至成年期,不仅危害当前及成年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还会影响儿童运动能力及骨骼发育,对儿童的行为、认知及智力产生不良影响。医生在现场也提醒家长,幼儿肥胖问题要引起足够重视,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体重和身心健康,及时减重,避免引发更多疾病。如果孩子得了肥胖症,必须进行医学干预,但儿童与成人不同,最主要的是给孩子建立合理的膳食营养方案,而不是吃减肥药。
社区活动和幼儿园教育活动有机结合,使社区成为孩子成长的乐土。泰盈社区社工室联合幼儿园组织开展以“泰盈·新融心”为主题的趣味亲子运动会。我们邀请肥胖儿家庭积极报名参加。亲子运动会设置了“抓尾巴”“心有灵犀”“勇闯地雷阵”“我们是最棒的团队”四个趣味运动项目,这些项目既考验每组家庭的亲子配合默契度,也考验四支队伍的团队精神,大家要通过排兵布阵、团队协作来让自己的队伍赢得胜利。大朋友和小朋友们都精神抖擞、各显身手,大家全身心投入到比赛中,会为别的队伍的胜利鼓掌祝贺,也会扶起不小心摔倒的队友,但从不会因为自己的队伍失败而埋怨队友,现场加油助威声不断,气氛十分热烈。最后,各队根据四轮比拼获得的积分换取了相应的套圈,每个小朋友都套到了自己喜欢的小礼物。趣味运动会不仅激发了孩子的运动兴趣,培养了他们勇敢、坚强、自信、不怕困难的品格,同时也加强了亲子间的沟通和了解,拉近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为共建和谐家园、和谐社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家庭、幼儿园、社区三方通过一年时间的合作干预管理,目前,去年新增的 8 名肥胖儿中 1 名轻度肥胖儿已归转,结束收案;2 名肥胖儿由中度肥胖转为轻度肥胖,三方合作,对肥胖儿的管理初见成效。科学合理饮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降低幼儿肥胖率的增加。家园合作,制定科学的肥胖儿管理方法,借助社区资源,有效改善幼儿肥胖问题,促进肥胖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程家国,肥胖儿童健康管理研究进展(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20,36(05):655-658.
2. 周楠,张静驰,张雯,丁雪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我国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J). 心理科学,2020,43(04):835-843.
3. 黄静,张菲,饮食行为干预对婴幼儿超重、肥胖的影响(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20,34(03):2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