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马蒂斯艺术的高职美育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

作者

田静

昌吉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 831100

一、引言

美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创新能力和人文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马蒂斯作为 20 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如鲜明的色彩运用、简洁的线条表现、夸张的造型和独特的构图,为高职美育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灵感。将马蒂斯艺术融入高职美育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有助于拓宽视野,激发创造力,提升高职美育教学质量。

二、马蒂斯艺术的特点与价值

2.1 马蒂斯艺术的特点

2.1.1 色彩的大胆运用

马蒂斯摆脱了传统绘画对色彩真实性的束缚,运用高纯度、对比强烈的色彩来表达情感和营造氛围。

2.1.2 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线条

马蒂斯绘画中的线条简洁、自由且奔放,通过线条的疏密、长短、曲直变化,展现物体形态和内在精神,传达出独特的韵律和节奏。

2.2 马蒂斯艺术在高职美育中的价值

马蒂斯艺术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能够为高职学生打开全新的艺术视野,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好奇心。马蒂斯在艺术创作中对色彩、线条、造型和构图的创新运用,能够启发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尝试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表达事物,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三、高职美育课程现状分析

3.1 教学方法传统

当前部分高职美育课程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性和实践环节。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3.2 学生参与度不高

由于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局限性,部分学生对美育课程缺乏兴趣,参与度不高,认为美育课程与自己的专业和未来职业发展关系不大,未能充分认识到美育对个人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性。

四、基于马蒂斯艺术的高职美育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

4.1 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马蒂斯的艺术生平、创作风格和绘画语言特点,掌握色彩搭配、线条运用、造型设计和构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项目化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审美判断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 。

4.2 项目主题与内容设计

4.2.1 项目主题

“走进马蒂斯的艺术世界——创意艺术创作项目”

4.2.2 项目内容

以马蒂斯的艺术作品为灵感源泉,设计一系列与色彩、线条、造型和构图相关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欣赏马蒂斯的代表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然后分组进行艺术创作实践,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创作方向,围绕主题进行深入探究和创作 。

4.3 教学实施过程

4.3.1 项目导入(1 课时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马蒂斯的经典作品,如《舞蹈》《红色的和谐》等,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色彩、线条、造型和构图,激发学生对马蒂斯艺术的兴趣。提出项目主题和任务,让学生了解项目的目标、要求和实施步骤 。

4.3.2 知识讲解与作品分析(3 课时)

讲解马蒂斯的艺术生平、艺术风格形成的背景和影响,以及其绘画语言的特点和表现手法。对马蒂斯的代表作品进行详细分析,引导学生从色彩运用、线条表现、造型设计和构图方式等方面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创作思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

4.3.3 小组组建与方案制定(2 课时)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分组,每组 4 - 6 人。各小组讨论确定具体的创作方向和主题,如“马蒂斯色彩风格的校园风景装饰画”“以马蒂斯线条为灵感的时尚海报设计”等。小组共同制定创作方案,包括创作思路、分工安排、时间进度计划等,并提交教师审核 。

4.3.4 实践创作(8 课时)

各小组按照创作方案进行实践创作。教师在学生创作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提供技术支持和建议,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尝试不同的材料和表现手法 。

4.3.5 作品展示与评价(2 课时)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通过 PPT 演示、作品讲解等方式介绍创作过程、思路和作品的内涵。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

4.4 教学资源准备

教材与参考书籍:选用与马蒂斯艺术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多媒体资料、实践材料、手工材料等,满足学生不同创作方向的需求 。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索与马蒂斯艺术相关的信息、学术论文、艺术论坛等,拓宽学习渠道 。

4.5 教学评价设计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任务完成进度等,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轨迹,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

作品评价:从作品的创意性、艺术性、技术水平、与马蒂斯艺术风格的契合度等方面对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价。制定详细的作品评价量表,明确各项评价指标和分值 。

学生自评与互评: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让学生反思自己在项目中的收获和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评价能力 。

教师评价:教师综合考虑学生的过程表现和作品质量,给予全面、客观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

五、教学实施建议

5.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高职学生的艺术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给予更多的基础知识讲解和技能训练;对于基础较好、创造力较强的学生,鼓励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创新 。

5.2 加强团队协作指导

5.3 结合现代信息技术

六、结论

将马蒂斯艺术融入高职美育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为高职美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项目化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马蒂斯的艺术世界,提升审美能力、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拓展项目化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如何更好地将美育与高职学生的专业学习相结合,实现美育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恩菲德. 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 王德育, 译. 长沙: 湖 南美术出版社 , 2002.

[2] 贡布里希. 艺术的故事[M]. 范景中, 译. 南宁: 广西美术出版社 , 2015.

[3] 张敢 . 西方现代美术史 [M].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