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思维导图下的小学高年级英语作文能力提升分析

作者

莫丽萍

昆山市玉山镇同心小学

引言

在高年级的英语教学中,写作单元的占比逐渐增加,希望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与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相较于阅读、听力等其他英语教学环节而言,作文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在扎实掌握英语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高年级小学生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毕竟年龄较小,思维能力十分有限,很难独立完成英语文章的写作。对此,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开展作文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辅助学生的思维拓展和发展,以此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助力当代小学生的未来发展。

一、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

在高年级的英语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点、难点环节。对于已经形成汉语语言能力的小学生而言,很容易将汉语写作思维应用于英语写作当中,导致写作质量难以达到理想的水平。深入分析其中原因,主要在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尚有不足,对英语语法的理解和掌握也不够深入。而通过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将思维运行过程可视化,这样便可以降低英语写作的难度。同时,思维导图往往以图像、图片等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生完成教学活动的主要动力。因此,教师需对思维导图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将其以合理、巧妙的方式应用于作文教学当中,以此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二、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一)激活学生写作思维

从本质上而言,思维导图是基于某一主题将学生的思维“画”出来。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首先需引导学生根据作文主题确定关键词,再从这一词语出发,搭建写作的框架。同时,根据学生的思维特征提出引导性问题,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例如,在教学“About China”写作时,China 便是作文的关键词。而教师可将问题设计为:“我们国家有哪些知名的大都市?”“大家去过哪些国家著名景点?”“同学们认为哪些事物最具有中国特色?”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将从China 出发,向各个方向延展,并联想到“city”“food”等词语,再根据这些词语继续进行思维延伸,并绘制思维导图。当完成绘画时,学生的写作结构便已经形成,再根据导图进行写作便可以得心应手[1]。而在长久的训练中,学生也将逐渐形成写作思维。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事实上,无论是在汉语写作中,还是在英语写作中,充分的想象力都是保证写作质量的基础。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思维导图为媒介,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并使其迸发出创造力。例如,在教学“Being a good student”时,在以此为主题进行写作时,学生对“好学生”的理解往往是成绩好、听话等方面,在写作时思维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2]。对此,教师可组织学生共同绘制思维导图,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心中好学生的标准,如帮助他人、团结友爱、品质良好,或者是在生活当中做过哪些具体的好事等。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学生的想象力将得到无限的发挥,最终的作文也将更具情感和“灵魂”,从根本上提高了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思维导图辅助写作

高年级的英语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难度,涉及许多语法知识。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预先对语法进行梳理,使其掌握不同语法的实际应用方式,以保证写作的准确性。同时,教师需培养学生自主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的意识和能力,这样才可以真正地发挥该教育方法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养成随时进行写作练习的习惯,在日常的文本学习中,鼓励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尝试写作,将关键词、语法注意事项列出,并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思维延伸,最终完成写作 [3]。久而久之,学生便会意识到英语写作的魅力,并习惯于利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样便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写作教学在英语学科当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不仅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还可以检验学生的整体英语学习水平,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善,优化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鉴于此,教师需认可思维导图教学法的教育价值,并以此为抓手,对写作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帮助学生搭建英语写作思维,使其真正意义上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佳玉.思维导图下的小学高年级英语作文能力提升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 2019(11):138-139.

[2] 卢秀春 . 基于思维导图下的小学高年级英语作文能力提升分析 [J]. 中学生作文指导 , 2019, 000(036):P.49-50.

[3] 李彩霞 .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高年级英语作文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J]. 科学咨询 , 2021, 000(011):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