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工作与群众路线的结合与创新实践
万敏敏
黄河大通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引言
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要求。因此,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群众路线深度结合,探索创新实践路径,成为新时代加强基层党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二者结合的关键路径、创新方向及保障措施,为基层党建工作融入群众路线提供理论参考。
一、基层党建工作与群众路线的结合路径
(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明确党建工作重点
基层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围绕群众需求展开,脱离群众需求的党建工作易陷入形式主义。发电厂的员工群体涵盖了不同岗位、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他们有着多样化的诉求。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群众在生产生活、权益保障等方面的需求,将群众需求梳理分类,转化为党建工作的具体任务。例如,一线运行岗位的员工可能更关注工作环境的改善、倒班制度的合理性以及操作技能培训的针对性,而检修岗位的员工则侧重于检修工具的更新、技术难题的攻克等方面,将其纳入基层党建重点工作清单,通过组建专项工作小组、联动相关部门等方式推进问题解决,使党建工作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建工作的实际价值。
(二)以群众参与为核心丰富党建工作形式
群众参与是基层党建与群众路线结合的关键,只有让群众主动参与到党建工作中,才能增强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基层党组织需改变“单向灌输”的工作模式,搭建多样化的群众参与平台,通过组织各类主题党日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邀请群众参与党组织活动策划、工作监督等环节。同时,将党建活动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相结合,如开展“节能降耗我先行”主题党日活动,邀请不同岗位的员工共同参与,集思广益探讨如何在发电过程中优化操作流程、降低能耗,让员工从被动执行节能要求变为主动参与节能行动。同时,还可以组织职工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宣传安全用电知识、环保知识等,让群众在参与中了解党建工作、支持党建工作,形成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检验党建工作成效
群众满意与否是衡量基层党建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基层党组织需建立以群众评价为核心的党建工作考核机制。在考核内容上,不仅关注党组织自身建设情况,更要纳入群众诉求解决率、群众满意度等指标;在考核方式上,通过问卷调查、民主评议等形式,广泛收集群众对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将群众评价结果作为党组织评优评先、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基层党建工作与群众路线的创新实践方向
(一)数字化手段赋能群众联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成为基层党建与群众路线结合的重要创新方向。基层党组织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来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实现与群众的高效沟通。例如,充分应用内部党建工作专属小程序,通过意见反馈专区、党建知识学习板块等功能,群众可随时在线提交需求、反馈问题。党组织安排专人及时查看并回复,让党组织能够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和需求,提升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区域化党建整合群众服务资源
基层党建工作面临跨领域协作不足等问题,区域化党建为整合资源、提升群众服务效能提供了创新思路。基层党组织可以与周边的社区、企业、相关政府部门等开展区域化党建合作,开展党建联建共建,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作机制。例如,可以与当地政府部门的党组织合作,借助政府部门的政策资源和专业指导,为员工争取更多的技能培训机会、职业发展支持等,提升员工的综合素养和职业发展空间,进一步增强员工对基层党建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特色化品牌打造增强群众认同
打造具有特色的党建品牌,是提升基层党建辨识度、增强群众认同感的创新实践。基层党组织可结合地域文化、产业特点、群众需求,培育个性化党建品牌,将群众路线融入品牌建设全过程。例如,可以结合自身的企业文化、生产特点等打造具有特色的党建品牌。比如,以发电厂的环保治理工作为切入点,打造“绿色党建”品牌,将党建工作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又比如,以传承电力行业的工匠精神为主题,打造“匠心党建”品牌,通过设立“党员工匠示范岗”,开展“寻找身边的工匠党员”活动等,激励广大员工向优秀党员工匠学习,在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以特色鲜明的党建品牌增强员工对党建工作的认同感,凝聚起全体员工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共同努力的强大力量。
三、基层党建工作与群众路线结合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党员队伍群众工作能力建设
党员队伍是基层党建与群众路线结合的具体实践者,是联系党组织和群众的关键纽带,其群众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工作成效。保障措施需聚焦党员队伍建设,加强群众工作能力培训。基层党组织可定期组织党员开展群众工作方法、沟通技巧、政策解读等方面的培训,学习群众工作的相关理论知识和优秀案例,使其掌握如何去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参与党建活动以及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提升了解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打造一支懂群众、爱群众、为群众的党员队伍,维护好员工队伍的和谐稳定。
(二)完善群众诉求响应与反馈机制
高效的诉求响应与反馈机制,是保障基层党建与群众路线持续结合的重要支撑。基层党组织需建立健全从诉求收集到解决反馈的全流程机制,在诉求收集环节,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广泛收集群众诉求,确保诉求不遗漏;在诉求办理环节,按照紧急程度、重要程度等进行分类,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规定合理的处理时限;在反馈环节,及时向群众告知办理进度和结果,对未能解决的问题说明原因、制定改进计划,形成“收集—办理—反馈—改进”的闭环管理,让群众感受到诉求被重视、问题有回应,增强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
(三)健全党建与群众路线结合的监督评价体系
监督评价体系是确保基层党建与群众路线结合落地见效的重要保障。基层党组织需建立多方参与的监督评价机制,除了党组织内部监督外,引入群众监督等外部监督力量。例如,邀请职工群众代表定期对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情况进行监督评议,开展党建工作满意度调查,从客观角度评估工作成效,将评价结果与党组织和党员的评先评优挂钩,激励全体党员干部积极践行群众路线,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结束语
基层党建工作与群众路线的结合与创新,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基层治理的必然要求,对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结合路径、创新实践方向、保障措施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提出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数字化赋能、党员能力建设等具体策略。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党组织需结合自身实际,灵活运用这些思路,不断探索符合当地群众需求的融合模式。
参考文献
[1] 计功宝 . 基层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机制探究 [N]. 松原日报 ,2025-07-25(003).
[2] 张春华. 新时代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做好党建工作的路径[J].上海企业 ,2025,(07):64-66.
[3] 张瀚予 . 把社会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N]. 长治日报 ,2025-03-3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