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身体素质 争当安全卫士
张松 吴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小学
一、授课信息
授课年级:四年级上学期(水平二)。教材版本: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二、教学分析
四年级学生(9—10 岁)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身高体重快速增长,基础跑、跳、投动作已掌握,但规范性和连贯性不足,肌肉力量、耐力及速度、灵敏等素质有待提升;兴趣广泛但专注力易分散,对球类、跳绳等趣味项目热情高,竞争意识与自我展示欲强,但抗挫折能力较弱。基于此,本课创新采用“体育锻炼 + 国家安全”融合模式,将国家安全知识转化为情境化体育游戏(如自然灾害自救模拟、障碍接力等),在趣味运动中渗透安全意识,既强化身体素质,又让学生体会“个人健康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实现“健体”与“育心”双重目标。
三、教学活动安排
(一)教学目标
1. 体能发展:通过多样化游戏提升反应速度、变向能力及上下肢力量,发展速度、耐力、灵敏等素质,掌握跳绳、匍匐前进等动作要领。2. 合作探究:积极参与“自然灾害自救”“国土安全守护”等游戏,遵守规则,在团队协作中培养自主探究与沟通能力。3. 意识培养:了解国家安全(社会、国土、军事、文化)基本知识,强化“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意识,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二)学习内容
社会安全:自然灾害应急避险方法(结合跑、躲闪等动作)。国土安全:通过情境游戏理解“领土完整”的重要性(结合平衡、协作动作)。军事安全:模拟军事任务,提升体能与意志(结合障碍跑、投掷动作)。文化安全:体验传统体育项目,传承文化遗产(结合跳绳、踢毽等动作)。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体育游戏中掌握基础动作技能,同步理解国家安全知识。难点:将“个人锻炼”与“国家安全”建立关联,体会“健体即强国”的意义。
(四)场地器材
场地:平整操场一块。器材:标志杆、体操垫、垒球(模拟弹药)、跳绳、报纸(模拟领土)、毽子、标志盘。
(五)教学过程
1. 课堂常规
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师生问好,教师明确本课主题——“通过锻炼强体魄,争当安全小卫士”。检查着装(运动服、运动鞋),安排见习生;强调游戏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匍匐前进时保护手肘,绕杆跑时避免碰撞)。
2. 互动导入:国家安全“小问号”
提问:“你们知道‘国家安全’离我们有多近吗?”引导学生联想:军人守护边疆(国土安全)、消防员扑灭火灾(社会安全)、我们坚持锻炼(增强国民体质,也是国家安全的一部分)。揭示规则:完成“社会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四大挑战,即可获得“安全卫士勋章”。
3. 热身活动:社会安全 —“自然灾害我会躲”
情境创设:“假如遇到这些灾害,我们该如何自救?”游戏方法:学生在规定区域内慢跑,听到教师指令后做对应动作:洪水:快速跑向场地高处(标志盘标记区域);暴雨 / 冰雹:双手抱头,蹲在“牢固建筑物”(体操垫区域)旁;地震:抱头蹲伏,快速撤离至开阔地带(场地中央);火灾:用“湿毛巾”(模拟纸巾)捂口鼻,低头弯腰沿边线快速撤离。目标:提升反应速度与应急判断力,掌握基本避险姿势。
4. 基本部分:四大安全挑战
挑战一:国土安全——“守护我们的土地”情境导入:“国家领土就像这张报纸,绝不能被‘侵犯’!”游戏方法:2 人一组站在一张报纸上(象征“领土”),教师依次播报历史事件(如“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每播报一次,学生需将报纸对折一次(面积缩小,象征领土被侵占),并全员站在报纸上坚持 5 秒。引导思考:“报纸越来越小,站着越来越难,就像国家领土被侵犯,我们会失去立足之地。所以我们要坚决守护领土完整!”目标:培养协作能力,理解国土安全的重要性。挑战二:军事安全——“穿越火线送弹药”精神激励:讲述戍边英雄陈祥榕“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故事,激发斗志:“今天我们也来当一次小战士,完成送弹药任务!”游戏方法:学生分 4 组,依次完成:⑴绕标志杆跑(模拟穿越封锁线);⑵匍匐前进过体操垫(模拟穿越铁丝网);⑶跨越“战壕”(单脚跳过低矮障碍);⑷ 将垒球(弹药)投过投掷线。规则:每组接力完成,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目标:提升速度、力量与协调性,体会军人的坚毅。挑战三:文化安全——“传统项目我能行”讲解:“传统体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它们也是守护文化安全!”练习内容:跳绳:单摇50 次(基础)、双摇10 次(提升);踢毽子:盘踢(脚内侧踢)10 对(每侧各踢一次为一对)。分层要求:基础组完成单摇和单脚踢毽;进阶组尝试双摇和交换踢毽,教师巡回指导动作(如跳绳时手腕发力,踢毽时膝盖微屈)。目标:掌握传统项目技能,感受文化魅力。
5. 结束部分
放松整理:师生共同做静力牵拉(拉伸大腿、手臂、背部肌肉),伴随深呼吸调整状态。 课堂小结:颁发“安全卫士勋章”(完成所有挑战的学生),表扬积极参与的小组。强调:“强壮的身体是守护自己、守护国家的基础,每天锻炼,就是为国家安全出力!”课后任务:和家人一起制作《家庭及校园安全自查清单》(如检查消防通道、牢记紧急电话)。主题升华:齐呼口号——“强体魄,护家国,我是安全小卫士!”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四、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游戏 + 情境”的融合设计,让学生在运动中自然接受国家安全教育,参与热情高,多数学生能掌握动作要领并理解安全知识。但仍有改进空间:1. 分层教学需细化:在“领土守护”游戏中,部分体能较弱的学生难以在小面积报纸上保持平衡,可允许小组合作时互相搀扶,或提供稍大的报纸作为“基础版”;跳绳双摇对力量要求高,可允许用“单摇20 次”替代,避免学生因困难失去信心。2. 知识渗透需深化:在游戏后可增加1-2 分钟的“小分享”,让学生说说“今天的游戏让你对国家安全有了什么新认识”,强化“健体与强国”的关联认知。3. 评价方式需多元:除了“勋章”奖励,可增加“小组协作奖”“进步奖”,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更多人体验成功感。总体而言,本课实现了“体育锻炼”与“安全教育”的有机结合,后续可进一步优化活动细节,让“健康”与“安全”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扎根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