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践行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为儿童成长助力

作者

施良根

太仓市经贸小学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化名人,他提出的著名“六大解放思想”,历经时间的洗礼依然被广泛传颂,他的儿童教育观对今天的核心素养理念教学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陶行知认为:儿童是有天性的,他们天生就有好奇心、求知欲、创造力和自我表达的欲望。因此,教育者要尊重儿童的天性,不要强加自己的意志和观念,而是要引导儿童自主学习、自我发展。下面我将结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秘密》一课,谈谈我对如何践行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为学生成长助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

解放儿童的头脑,是指儿童不迷信父母、老师,不迷信已有的成见,曲解,要从已有的曲解中解放出来,要关注日常生活的常见物体,从儿童的独特爸爸视角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发展自己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

“年、月、日”是儿童熟悉的时间单位,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积累了很多与年、月、日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哪些是儿童已知的,哪些是儿童疑惑的?教师要关注学生学情,发现学生真实的想法。我通过设计课前小调查:同学们,关于年月日,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你还有哪些问题发现学生真实的想法。通过搜集问卷星,我发现很多学生对年月日都有自己的思考。(如图)

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充满了儿童式的神奇想象力和好奇心。真实的学情调查解放了孩子的头脑,也打开了孩子思维的闸门。这些天马行空的问题不仅为我指明了方向,也为我的课堂奠定了基础,原来我的这节课就是要研究知识背后的秘密,要研究年月日的由来、要研究年月日的关系及其它相关问题,它是跨数学、天文、地理、人文、历史等知识的综实践活动课!

二、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

陶行知先生认为:儿童是天生的创造家,老师和家长不要事事包办代替,教育者应当给与儿童适当的自由和独立。教师要通过创设实践活动,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尝试,使其在手脑并用中迸发出更大的创造力。

课前有关年月日的问卷调查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力,也激发了孩子动手探究的愿望。我鼓励学生勇当学习的主人,从上述问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以小组的形式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请教他人等不同形式对年月日的秘密开展了实践研究。儿童的双手是灵巧的,他们的研究成果丰富多样,有的制作了精美的小报、有的录制了视频、还有的制作了 PPT,多样的研究成果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也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通过拍摄查找的大自然现象,日出日落、斗转星移、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的照片,让其他同学在熟悉的自然现象中感受到时间的变迁,同时也感受到了这些现象中蕴藏着时间的奥秘。课堂中的三球仪让每一个人都兴奋极了,孩子们爱不释手、纷纷尝试,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把玩中慢慢领悟到了年月日时间的长短,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时间量感。

解放儿童的双手,需要我们给儿童创造一定的条件,让儿童在自主研究和实践探索中为课堂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迸发出了实践的真知!

三、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

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解放儿童的眼睛不仅要要求儿童会观察自然和社会,更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善于观察,发现现象背后蕴含的规律。教师要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由表及里,由粗到细,从学学会观察的方法和技能。

为什么叫年、月、日?年月日是谁创造的?在厘清了年、月、日的含义后,我对这一儿童视角的问题也充满了疑惑,通过翻阅资料,解到了这三个时间单位的来源,原来这与我们的汉字文化有着很大的联系。

为什么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课堂中大部分学生对这样一个问题充满了好奇,可能很多大人对其背后的原理也解释不清楚。课堂中,我通过表格梳理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一年 365 天 5 小时 48 分 46 秒比 365 天 6 小时少了 11 分 14 秒,11分 14 秒 =674 秒,即每一年多算 674 秒。

1 天等于多少秒: 60×60×24=86400 (秒)

每约128 年多算1 天: 86400÷674≈128 (年

每约 400 年多算 3 天: 400÷128≈3… (天)这就是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奥秘。

从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儿童观察的视角与大人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要保护儿童得这种观察“热情”;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儿童观察的方法,让他们能透过现象看出数学本质,既懂得观察到眼里,也懂得观察到心里。

四、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之能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同时又促进着思维的表达。陶行知先生认为:儿童应该有言论自由,要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他们对事情有疑问。解放学生的嘴巴就是要鼓励学生学会沟通、敢于质疑,避免教师出现“一言堂”、“满堂灌”现象,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研讨与交流中去。

为凸显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本节探索年月日秘密的活动中,课堂中我主要通过小组分享交流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年和月、年和日之间的关系。课堂中小组成员准备充分,交流有序且富有逻辑,让每一个人都充分感受到了语言的力量!

课堂中我教给学生语言表达的一般句式:

组员1:下面由我们小组来交流关于XXX 的问题…组员2:同学们同意我们组的发言吗组员3: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交流完毕,教师引导学生及时评价,你对这个小组的发言有什么评价?

在课堂中,我注重发挥和培养学生的评价的意识和评价能力,让课堂也出现了生动的场面。

五、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飞

陶行知说:“我们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 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这就是说,在课外,家长要鼓励儿童放开手脚,去和外面的世界打交道;在课内,教师则是要鼓励儿童不拘泥于课本,将研究的视角开展得更深、更广。

例如,本节课探索完年月日得来历与年月日三者之间得关系后,很多人可能都会认为本节课得教学任务已经完成了。其实,并不然,在课前问卷调查中还有一部分同学对公历与农历之间得联系与区别十分好奇?除了公元纪年法,还有其它纪年法吗?古人没有先进得测量工具,他们是怎么测量年月日的?从古至今有哪些测量时间的工具……

学习是无止境的,特别是对于发展了几千年的纪年法更是藏着无穷的秘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继续开展深入的研究,如我们要尽量让学生了解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要给与儿童探究的空间,让他们继续研究公元纪年法的历史,以及它与我国古代天干地支纪年法的不同。

六、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之能闲

陶行知认为:学校不应该把儿童的时间排得太紧,不能“日间由先生督课,晚上由家长督课“,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 , 养成无意创造的假象、“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

笔者也认为只有解放儿童的时间,儿童才有时间思考、操作、观察、表达;只有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赶考,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的东西;只有解放儿童的时间,以上所有的问题才能得以实现,儿童的创造力也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当然,我认为:给了儿童支配的时间,更需要引导儿童学习如何自由支配时间,指导其如何自主学习、如何规划时间、提升课堂效率、学习效率也是非常值得探究的话题。

综上所述,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思想”不仅对今天的“双减”和核心素养育人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促进作用,同时也将是为儿童成长助力的一把金钥匙!我相信,只要将儿童的眼、耳、手、口、脑协调起来,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勇敢实践,儿童的生命力一定会得到真正的发展,我们一定能找到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理想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