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形势下建筑工程设计管理优化措施

作者

李和锳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引言: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建筑行业发展新形势下,设计管理作为项目建设主要环节,对工程质量、成本及进度产生一定影响。但当前建筑工程设计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增加项目风险,为此,应对其予以重视,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实现其可持续发展[1]。

1 新形势背景阐述

在新形势背景下,设计需更注重生态融合与资源高效利用,若管理不善,易致设计偏离环保方向,增加成本。数字化技术虽可提升设计效率及精度,但应用不足或管理混乱,将影响技术优势发挥。为此,应强化绿色设计理念融入管理流程,制定节能设计标准及审核机制。还应搭建数字化设计管理平台,整合设计数据,实现多专业协同。凭借优化管理,使建筑工程设计在新形势下兼具环保性及创新性,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2 新形势下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流程繁琐、各环节衔接不紧密

新形势下,从流程来看,项目从前期调研到方案确定,再到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涉及审批、反馈与修改等环节,手续繁杂且重复工作多,导致设计周期长,效率低下。流程繁琐,从项目立项到设计完成,平均涉及 20 余个审批节点,每增加一个节点,设计周期将延长 3 天-5 天。各环节衔接不紧密,设计前期规划与后期深化设计常出现脱节情况,导致设计变更频繁。例如,在方案调整时,需经过多个部门审核,流程冗长。在各环节衔接方面,设计前期规划与后期深化设计脱节,前期未充分考虑施工可行性,后期施工时方发现设计问题,引发设计变更。不同专业设计人员间沟通不足,专业设计成果整合困难,影响设计整体质量与项目推进,为工程建设带来隐患[2]。

2.2 设计软件更新不及时

新形势下建筑行业技术迭代快,新设计理念、规范及工艺层出不穷,但部分设计单位软件更新滞后,老旧软件功能难以满足新需求。在绿色建筑设计上,新规范对建筑能耗、采光要求较为严格,但旧软件缺乏相应模拟分析模块,设计人员需凭经验估算,无法对设计参数准确掌握,致使设计成果没能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后期整改成本高。再者,当前设计项目多专业协同,新软件具备便捷协同功能,未更新软件在数据共享、版本兼容上问题频出,不同专业设计人员间信息传递易出错,设计进度受阻。例如结构与建筑专业,因软件版本差异,结构模型导入建筑软件时出现构件丢失,需反复沟通修正,浪费大量时间,将对项目进度产生影响。

2.3 项目参与方之间沟通渠道不畅通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涉及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参与方,但相互之间沟通渠道单一低效。例如,部分项目依赖传统邮件、电话沟通,信息传递易出现延迟及偏差。业主对设计有新想法,凭借邮件传达给设计单位,会因邮件未及时查看或表述不清,导致设计理解有误,需反复修改,浪费时间。再者,各参与方使用沟通平台不统一,信息分散,难以整合。设计单位用专业设计软件交流,施工单位用施工管理平台,监理单位有专属记录系统,各方信息无法实时共享。在施工阶段发现的设计问题,施工单位在自身平台记录,未及时同步给设计单位,问题搁置,影响工程进度。再者,缺乏有效沟通反馈机制,信息发出后无人跟进落实,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各方矛盾积累,影响项目整体推进,还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新形势下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如表 1 所示:

表 1 新形势下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3 新形势下建筑工程设计管理优化措施

3.1 建立标准化设计流程

在项目启动阶段,标准化流程明确要全面收集项目信息,涵盖场地条件、业主需求、预算范围等,为建筑设计筑牢根基。例如,某文化场馆项目,启动阶段需掌握场地周边交通、文化氛围等信息,使设计融入环境。方案设计阶段,规定要开展多维度创意构思,从建筑造型到功能布局需综合考虑。设计师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多个方案供对比,激发创新思维避免拖延。初步设计阶段,各专业需紧密协作,结构专业应依据建筑方案进行结构选型计算,设备专业同步规划系统,保证各专业设计协调统一。施工图设计阶段,对图纸深度、标注规范等有明确标准,减少施工中误解。设置关键节点评审机制,邀请业主、专家等参与,对设计方案进行严格把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建立标准化设计流程,设计工作有序推进,提升设计质量及效率,使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科学高效[3]。

3.2 加强设计软件更新管理

新形势下,部分设计单位对软件更新重视不足,缺乏主动更新意识,仍使用老旧版本软件,导致设计能力受限。部分单位使用旧版建模软件,无法实现复杂曲面造型准确设计,难以满足现代建筑个性化需求。软件更新流程混乱,并无明确管理机制,更新时间随意,以免对设计工作产生影响。部分项目到关键阶段,软件需立即更新,导致进度延误。为此,设计单位应建立专项软件管理队伍,负责跟踪软件动态,对新版本功能适用性及时评估。当有新版本软件推出时,组织专业人员试用测试,保证其稳定性及兼容性不受影响。制定详细软件更新计划,合理安排更新时间,避免影响项目进度。选择在项目间隙期进行软件更新,并提前做好数据备份及迁移工作。还应加强设计软件更新管理,提升设计水平。

3.3 建立有效沟通机制

新形势下,各方沟通方式零散,缺乏统一平台,信息传递易出现丢失、误解,例如设计团队将设计意图传达给施工方时,由于表述不够清晰,施工方理解有偏差,导致实际施工与设计不符,后期返工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沟通频率及时间缺乏规划,业主临时提出新需求,难以及时传达给设计团队,对设计进度产生影响。为应对此局面,可搭建线上综合沟通平台,使各方人员实时在线交流,问题可随时提出,得到及时解决。还应定期沟通会议制度,如每星期项目推进会、每月专题研讨会等。在会议上,各方汇报工作进展、提出遇到问题及解决方案。例如在专题研讨会上,针对复杂结构设计难题,设计团队、施工方及专家共同探讨,提出创新思路。还应对各方沟通责任人进行明确,保证信息准确传递。

结论:

新形势下,针对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存在的流程繁琐、环节衔接不紧密、设计软件更新滞后以及沟通渠道不畅等问题,应简化审批流程、明确各环节职责与衔接标准,可提升设计效率,减少设计变更。及时更新设计软件,使设计人员紧跟行业技术前沿,提升设计质量与创新能力。搭建多元化、高效沟通平台,保证项目参与方信息实时共享,及时化解矛盾。优化措施相互协同,提高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科学性,增强项目团队协作能力,保障项目顺利推进,为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雷世超.高层建筑工程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分析[J].居舍,2025,(15):111-114.

[2]严伯元.工程设计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影响[J].全面腐蚀控制,2024,38(10):94-96.

[3]陈天佑.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与施工协同管理分析[J].散装水泥,2024,(05):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