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作者

李超 杨妍

身份证号码:211381198811200032 身份证号码:211004198710296320

引言

PLC 技术的价值比较高,有着高可靠性、强扩展性以及易编程性的特点,此外还有通信功能突出的优势。目前,PLC 技术已经成为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的核心技术,在运动控制、开关量逻辑控制以及数据处理通信等多个领域被广泛使用。尤其是随着技术发展,其在智能化、标准化方面还在不断进步,未来应用前景十分可观。

1 PLC 技术原理

PLC 控制过程由输入采样、程序执行与输出刷新 3 个阶段组成,根据现场信号分析结果,精准执行特定功能指令,用于控制电气设备运行过程,调整运行模式。在输入采样阶段,扫描读取全部输入数据及状态,存入 I/O 映像区,单元状态数据在阶段更替期间不会变化。在程序执行阶段,提前编写控制程序,当前主要以结构简单的梯形图作为控制程序,按特定顺序扫描程序,展开逻辑运算,按照运算结果刷新 RAM 存储区状态,判断是否执行预先设定的特殊功能指令。在输出刷新阶段,根据 I/O映像区状态刷新对应的输出锁存电路,带动电气设备展开相应动作,顺利执行控制指令。

2 PLC 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2.1 开关量控制中的应用

(1)实现对开关量信号的有效连接,针对相关设备的开关量信号,如开关、按钮、传感器设备等,与 PLC 开关量输入模块保持良好的连接关系。同时,对于开关量输入模块而言,其输入通道较多,各通道均可连接至某个开关,或者传感器。相关模块,可以把开关量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然后向 PLC控制器传递。

(2)辅助于逻辑程序的编辑。在合理利用PLC 编程软件的基础上,可通过编写的逻辑程序,对开关量信号进行处理,进一步将相对应的控制信号生成出来。对于其中的逻辑程序,可将特定控制逻辑及需求为依据进行编写,其中涉及逻辑运算、条件语句及控制语句等内容。此外,可结合开关量信号状态,利用逻辑程序执行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操作及决策。

(3)开关量信号监测。利用 PLC 技术,对连接的开关量输入模块进行持续监测,以此了解开关量信号状态变化情况。在某个开关被打开或者闭合的情况下,或传感器触发情况下,开关量输入模块可以将相关状态变化传递至 PLC 的控制器中。

(4)逻辑控制执行。以逻辑程序执行情况为依据,PLC 可结合开关量信号状态,使相对应的控制信号有效生成。相关控制信号,既可以作为开关量输出信号,表示设备启动、暂停、调节等相关操作;又可经开关量输出模块,向外部设备或者控制系统连接。

(5)设备操作控制。经开关量输出信号,PLC 可对连接的设备操作情况进行控制。比如,如果开挂了输出信号显示“1”,则需对设备执行启动命令;如果输出信号显示“0”,则需对设备执行暂停运行命令。此外,PLC 能够和各类设备之间维持良好的连接关系,比如,和阀门、传送带以及电机等有效连接,以开关量信号状态为依据,执行相对应的控制操作等,进而保证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效果的提升。

2.2 运动控制中的应用

在机器人、机床等设备控制技术中,应用 PLC 技术的运动控制是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于 PLC 的高速计数和位置控制模块,精准控制设备的运动轨迹、速度计算等,从而满足运动控制方面的一些精准、复杂的需求。正因如此,其在机器人应用方面尤为突出。具体解析其技术内核,高速计数模块能够对编码器的脉冲信号进行采集,精确获取设备的位置、速度信息,之后再依托位置控制模块,对运动轨迹进行预设和规划,在短时间内快速生成脉冲指令,驱动电机或者步进电机。目前,机器人领域的 PLC 技术应用研究十分深入,关节运动可依赖运动控制模块实现灵活协调活动。机床应用领域与之不同,主要依靠 PLC 技术实现对运动轴的控制,确保其加工精度与速度。

2.3 顺序控制中的应用

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顺序控制过程,可以利用PLC 技术将传统继电器电路取代,进而使逻辑控制及顺序控制目标得到有效实现。需注意,PLC 技术可在单台设备控制中使用,也可以在多机群控自动化流水线中应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掌握的技术应用要点如下。

(1)优化设计编程逻辑。以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具体需求为依据,对合理科学的顺序控制逻辑进行优化设计。并对 PLC 编程软件合理利用,对符合逻辑的程序进行编写,保证系统可以根据预定顺序执行工作任务。

(2)优化设计输入输出接口。对系统需要的输入输出信号类型、数量进行明确,同时,选取适宜的输入输出模块。对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进行合理设计,保证信号可以精准、可靠地向PLC 系统模块传输。

(3)采集及处理数据。经输入模块,PLC 可对现场设备状态信息进行采集,包括开关量、模拟量等数据信息。然后结合采集获取的数据信息,由 PLC 对相对应的程序进行严格执行,实现对输出模块的有效控制,对现场设备有效驱动,使相应的动作得到有效执行。

(4)控制执行算法。以系统需求为依据,选取适宜的控制算法,如 PID 控制算法、顺序控制算法等,然后基于 PLC 程序中使相关算法有效实现,保证系统可以根据预定的顺序及规则执行相应的工作,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效果。

2.4 远程控制中的应用

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生产过程,可利用远程控制模式,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监测及控制,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减少运行安全故障问题的发生。期间,需利用远程设备,经以太网、串口通信等协议及接口,和 PLC 展开实时数据传输及交互,进而使远程监控目标得到有效实现。与此同时,PLC经输入模块,对电气工程自动化生产作业现场设备的状态信息进行采集,包括开关量、模拟量等信息,进一步向数字信号转换,有效处理后,经通信接口向远程设备传输,使远程监控、分析能够有据可依。此外,PLC 技术具备故障诊断功能,能够对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情况、参数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倘若系统发生故障,可通过PLC 将报警信号及时发出,然后经通信接口,把故障信息传输至远程设备当中。远程维护工作人员在对接收的故障信息进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远程指导,及时排查、处理故障,使电气工程自动化运行过程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PLC 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PLC 技术还将持续创新和完善,与其他新兴技术进一步融合,为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领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推动整个工业朝着更加高效、智能、绿色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淳芳.电气自动控制 PLC 应用问题分析[J].南方农机,2022,53(23):166-168.

[2]唐无忌,巫中艺,刘莉,等.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 PLC 技术的应用探究[J].信息记录材料,2021,22(02):87-88.

[3]何亚福,李留现,路续.PLC 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23,58(04):83-84.

[4]冯玉龙.PLC 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23(09):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