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地勘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作者

毕胜

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大队(河北省水源涵养研究中心) 河北承德 067000

一、地勘单位安全生产的具体情况

地勘单位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开展野外作业,工作条件相对艰苦,因此安全生产对于地勘单位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地勘单位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通常被归于高危作业行业。地勘单位需要针对矿产资源的结构进行勘察,因此并无具体的办公地点,而地形相对复杂的野外非常导致施工作业人员遇到危险,因此需要相对健全的安全管理保障,以保障相关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随着行业体制改革的发展,地勘单位逐步实现了自营管理,其管理工作在传统工作模式下由行政单位负责逐步转化为地勘单位自身进行约束管理。但是从整体上进行分析,由于工作内容的逐步推进,自我约束式的管理方式依然难以应对新时期安全管理的核心需求。同时政府等相关部门并未依据行业的改革发展推行新的法律法规,针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相关体系并未健全,部分地勘单位在实际工作生产的过程中并未深入发挥安全生产的意识,安全管理人员落实不到位。

二、地勘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地勘单位作业环境极为复杂,工作人员所处的施工环境相对恶劣,因此在实际工作实践的过程中部分地勘单位为了转移工作风险,会选择与第三方单位进行合作,招聘大量的编外工作人员以及外包工作人员,此类工作人员并未经过专业的安全培训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安全意识。同时在施工作业之前,此类编外的工作人员并未针对设备应用、技术结构等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在实际工作施工的各种违规施工极为常见,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有着难以忽视的影响。同时部分合作单位的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地勘经验,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认为自身具有一定的经验,忽视了技术、设备发展产生,在实际安全管理工作中不听指挥,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造成了阻碍。

(二)安全管理负责人缺位

尽管大多数地勘单位会依据安全管理的需求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但是由于现实因素的影响,地勘单位安全管理机构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相关工作人员也并不具备安全管理思维,在针对地勘工作相对复杂野外环境的过程中,无法针对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降低地勘施工的风险。

(三)风险排除工作不到位

部分地勘单位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错误地看待安全生产的价值,认为此项工作极为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且不能帮助企业产生收益,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忽视了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工作需求。其具体表现就是在地勘工作之前,并未深入分析工作的具体环境因素,无法有效地排除工作风险,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无法相关工作人员的身心安全。

(四)缺乏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

地勘单位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并未深入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并未结合单位实际的生产需求健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同时部分地勘单位虽然建立了一定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但是在实际构建的过程中并未结合实际工作的具体需求,仅仅是为了应付单位领导的需求,导致并未落实安全管理责任,违规操作行为极为常见。

三、地勘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优化建议

(一)优化培训机制

针对当前相关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施工意识的问题,则需要地勘单位重视全员安全生产的重要作用,并依据技术应用特点以及设备结构,加强人员安全施工培训体系的落实。在具体培训工作中,需要结合施工人员的具体情况采取分级培训机制,以重点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思维。第一,针对管理人员需要将国家针对地勘安全施工的相关法律法规视为培训的核心内容,以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管理能力以及领导力,强化管理人员的安全施工思维。第二,针对一线工作人员则需要重视施工安全培训,将岗位安全施工操作流程、安全生产相关的管理制度、风险应急机制等内容视为培训核心,以强化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施工风险的影响。第三,针对新入职的工作人员,则需要针对岗位需要强化其岗位适应力,加强入职人员操作培训,以帮助其快速地适应岗位需求。

(二)设立安全管理负责人

地勘工作具有项目极为分散、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工作环境恶劣等特点,在实际开展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复杂多变的风险因素,因此安全管理工作极为困难[2]。地勘单位安全管理工作设计多项内容,在具体实施的各种需要结合多种安全管理机制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风险管理体系,需要设置一个专职的负责人以保障管理工作的落实。地勘单位在实际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鼓励具有安全管理思维的优秀人才主动地承担部分安全生产管理的职责,并将具备相关行业证书的优秀人才纳入管理岗位,提高管理岗位的福利,以激发其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保障地勘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有序落实。

(三)优化风险排除机制

地勘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各项风险因素是一项重大的挑战。针对当前地勘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相关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则可以重视风险排除机制,尽可能降低安全风险因素对地勘施工的影响,针对风险因素做好预警机制,以提高地勘工作的安全保障。

(四)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1.强化岗位保障机制

地勘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岗位工作的需求落实岗位责任制,以保障安全生产的核心需求。同时需要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需求落实检测制度、培训制度,针对现场施工的具体岗位需要督促其严格依据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相关工作,针对不听从安全规则制度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罚,以增强工作人员安全工作的意识。为了进一步保障安全施工的有效落实,地勘单位需要依据具体岗位的需求确定工作人员上岗的需求,比如需要获取相关职业证书后方可上岗工作,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

2.落实监督机制

地勘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落实监督管理机制,以保障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第一,地勘单位需要发挥监督管理的重要作用,在建立健全地勘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以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基础,以企业生产需求为核心,并设置专职的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地勘现场作业进行监督管理有效消除安全隐患。针对特殊岗位则需要深入分析岗位的需求,确保相关工作人员具有作业技能需求,在上岗之前需要进行岗位培训、技能考核等,明确其工作能力之后方可进行上岗作业。第二,地勘行业需要重视加强安全管理监督,通过组织协调以加强各个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尽可能降低工作风险。第三,政府需要发挥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能,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指导企业构建落实安全管理机制,针对违规企业需要责令其整改,以增强企业的安全意识。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地勘单位在实际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安全生产思维,落实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有序地开展。在实际野外勘察作业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实际野外情况进行针对性安全问题分析,有序排除安全隐患,建立健全标准化安全管理制度,推动地勘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洋.浅谈地勘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建议[J].现代职业安全,2024,(05):78-79.

[2]水利部监督司,中国水利企业协会.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指导手册[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405.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