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美育教育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戏剧活动实践分析

作者

杨凡影

四川传媒大学

作为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承担着培育人才的重大任务,从德智体美劳方面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是高校不可推诿的责任。戏剧活动是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综合体现,有着较强的艺术性和实践性特征,借助这一活动的“浸润作用”,能够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还能够促使学生实现创作和团队能力强化。此次研究就从教育背景、现实意义、实践路径进行分析论述,以期为高校美育教育任务有效落实提供支持。

一、背景分析

近些年,在社会和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显著,美育教育也逐渐受到关注。美育教育旨在通过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高校作为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通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美育教育纳入教学体系中,能够为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支持,这也是培养符合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必然举措。戏剧活动作为美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实践价值,在促进高校落实美育浸润计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校园活动的有序实施,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发挥创意的舞台,而且还能够通过角色扮演、情节演绎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艺术魅力。因此,高校要注重校园戏剧活动开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进而借助活动的促进作用,为高校学生更好发展进步提供支持。

二、高校校园戏剧活动的现实意义

(一)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具体来说,校园戏剧活动作为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综合体现,在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发挥着促进作用,这是高校落实美育浸润计划的重要抓手。从教育实践角度来说,在戏剧活动的参与中,学生可以深入接触和理解戏剧艺术,更好地感受其蕴含的独特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水平。而且在校园戏剧活动的参与中,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也能够获得提高,在具体的活动落实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剧本的编写、角色塑造以及舞台布置等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既能够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二)强化学生文化意识和综合素质

戏剧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承载着人类数千年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底蕴,可以反映不同的社会风貌和价值理念,在戏剧活动的参与中可以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其中在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戏剧作品参与中,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性与情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文化意识得以提升。而且在戏剧活动的参与中学生的文化底蕴理解以及文化交流和融合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这对学生“美学”思维和素养的提升发挥着积极作用。

三、美育教育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戏剧活动实施路径

(一)重视校园戏剧“美育”氛围塑造

结合上述观点分析可发现,校园戏剧活动在强化学生审美素养、文化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活动也是高校落实美育浸润计划的重要抓手。因此高校要重视校园戏剧活动的开展,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戏剧氛围,将戏剧活动融入学生日常,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的关键部分,旨在为学生全面进步提供支持。基于这一关键点,在具体教育中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戏剧节、戏剧工作坊等活动,邀请专业戏剧人士指导并交流,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和了解戏剧艺术[1]。而且学校还可以设立戏剧社团和兴趣小组,鼓励学生进行小品、话剧、音乐剧、哑剧、默剧等形式的戏剧活动,促使学生在多元化的戏剧活动参与中领略艺术的魅力,由此能够为美育教育落实提供支持。同时,为让更多学生能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社交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戏剧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学生在戏剧活动中的精彩表现和取得的成果,由此可以扩大戏剧活动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其中,可以进一步强化戏剧活动的美育促进作用。

(二)加大戏剧活动教育“落地”力度

校园戏剧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促进学生发展进步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以往的活动仅局限在专业课的开展中,其他学生的接触较少,这就导致戏剧活动“不落地”,相应的美育促进作用也难以发挥。为改变这一困境,在实践中高校要注重加大戏剧活动教育“落地”力度。其中高校可以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开展戏剧选修课或者实践课,或者可以成立戏剧社团,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在活动开展中要注重结合教育需求和学生发展特征,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如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搭建线上戏剧教育平台,提供在线戏剧课程、戏剧欣赏、戏剧创作等资源,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和参与戏剧活动。同时还可以设置互动论坛,重点让学生交流心得、分享作品,由此可以形成良好的戏剧学习氛围[2]。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戏剧创作和演出,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如可以定期举办校园戏剧大赛、戏剧文化节等活动,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充分展现他们的戏剧才华和创新能力。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戏剧素养和审美能力能够获得提升,而且还能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三)促进戏剧活动多元创新发展

高校注重美育教育落实,旨在为学生发展进步提供支持。其中校园戏剧活动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工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具体教学中要重视校园戏剧活动开展。除上述路径外,促进戏剧活动多元创新发展也是强化美育浸润效果的重要举措,因此在活动落实中要注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一是校园戏剧活动会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所以在戏剧活动的落实中要结合时代发展特征,注重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创新,以促使活动能够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二是活动中要注重与其他学科交叉创新,积极探索不同领域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加强戏剧和其他艺术形式的交叉融合,促使学生在跨学科探究中实现能力进阶与发展。三是积极推进校园戏剧文化建设,并注重将其纳入学校文化建设体系中,让更多学生了解并积极参与到其中,由此可以进一步扩大校园戏剧活动的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

结束语:荀子在《乐论》里曾提出,“美善相乐”,美育凭借“情”能够打动人心,可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美育在促进学生发展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这一教育要点,高校在日常教育工作要注重校园戏剧活动开展,通过有效落实创新性、多元化校园戏剧活动,能够促使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领悟人文艺术魅力,进而实现综合素养强化目标。

参考文献:

[1]于璐.美育教育视域下的高校校园戏剧活动探究[J].戏剧之家,2024(18):49-51

[2]王宁,梁欢.高校学生社团“以美育人”功能的实践路径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25(6):017-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