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高校专业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刘玲
长春建筑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引言
在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高校应当积极展开对专业教师应具备素质能力的分析,总结专业教师需要掌握的现代化教育理念和技术,针对现阶段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提升专业教师的素质能力,为高校教育教学提供支持保障。
一、课程思政建设概述
课程思政建设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模式。在高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关注专业教师素质修养的发展进步,积极组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发挥立德树人作用,让学生能够在高水平教师队伍的教学指导下展开思政学习,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学校应当在制度、方式、内容以及环境等方面为教师队伍提供支持帮助,充分培养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为课程思政建设打好基础。
二、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高校专业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的意义
在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高校专业教师素质能力提升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课程思政重要性,发展教师队伍的教育责任意识和思想,增强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素质和能力,并促进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提升。因此,高校应当规范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稳步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为课程思政建设和专业教育通过支持助力。
(一)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课程思政重要性
在当前教育教学环境下,通过提升专业教师的素质能力,学校可以在树立专业课教师的育人共识、创新教学形式、完善教学机制、建立保障机制等方面为教师更好地实践课程思政,从而帮助教师队伍正确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二)能够提升教师队伍的教育责任意识和思想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高校专业教师是承担立德树人任务的主要责任者,其教育责任意识和思想理念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提升高校专业教师的素质能力,对于规范展开教学活动,全面升级教师队伍的教育思想理念有促进作用。
(三)能够增强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素质和能力
在高校教育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发展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教师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程思政建设中来,并稳步提升教学效率和水准,对于高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积极作用。因此,高校需要将课程思政建设的任务贯穿到教师队伍培训中,真正做到各守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形成“立德树人”的合力,稳步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素养,推动学生专业素质和思政能力的全面发展[1]。
(四)促进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提升
通过提升高校专业教师的素质能力,能够促进教师队伍工作积极性的提升,对于进一步强化专业教师育人责任和立德树人的意识,改进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都有促进作用。因此,高校需要对专业教师的素质发展要求及解决对策进行研究,推出针对性的教师队伍培训策略,为教师素养培养和专业能力发展打好基础,促进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高校专业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的对策
高校需要结合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拓宽专业教师素质能力自我提升的路径,搭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的交流平台,建立专业教师素质能力常态化培训制度,并构建利于专业教师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充分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推动教育事业进步。
(一)拓宽专业教师素质能力自我提升的路径
新时代下,高校需要针对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积极拓宽专业教师素质自我提升的路径,让教师队伍自己参与到素质培养过程中,从而组织起优质的教师队伍,促进其素质能力的提升。比如,高校可以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主题,开展多样化的教师队伍自学活动,让教师们积极展开自学和交流沟通,帮助教师们积累教学经验,为后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思想和内容支持,以实现专业教师全过程全方位发展,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
(二)搭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的交流平台
高校需要搭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的交流平台,为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充分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政思想和素养,发挥教师队伍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让课程思政建设能够符合时代精神,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同时,学校还要借助现代化技术,充分丰富交流平台的功能,帮助教师队伍更深入地了解学生需要,总结新时代下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点和重点,从而稳步提升课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为学生素养培养打好基础,做出贡献[3]。
(三)建立专业教师素质能力常态化培训制度
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教师素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课程建设的关键。高校需要建立规范的常态化培训制度,对教师队伍素质能力的培养进行规范和优化,从而稳步提升教师队伍培养效果,为教师队伍素养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同时,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高校需要根据校内不同时期的教育任务、课程建设进程调整常态化培训流程和内容,让教师队伍能够根据现状不断升级教学理念,掌握更多样的课程思政内容,从而组织起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为专业教育和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助力[4]。
(四)构建利于专业教师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在当前教学环境下,课程思政建设为高校继续推进“三全育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打好了基础。因此,高校需要结合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为教师队伍构建持续健康发展的校园氛围和环境,调动教师队伍参与培训工作的热情,并帮助教师队伍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认识了解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从而逐步提升其素质能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的实现[5]。
新时代下,课程思政建设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对于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因此,学校应当积极展开教师培训,稳步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支持。
四、结语
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高校专业教师素质能力提升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课程思政重要性,发展教师队伍的教育责任意识和思想,增强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素质和能力,并促进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提升,对于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有积极作用。因此,高校需要结合当前教师队伍的发展现状,拓宽专业教师素质能力自我提升的路径,搭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的交流平台,建立专业教师素质能力常态化培训制度,并构建利于专业教师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促进课程建设任务的规范落实。
参考文献
[1] 陈 松 , 倪 子 悦 . 民 族 文 化 融 入 高 校 课 程 思 政 教 学 的 路 径 研 究 [J]. 产 业 与 科 技 论坛,2025,24(10):175-177.
[2]于亚楠,马秀兰,李高建.以教育家精神提升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价值意蕴、现实挑战与行动路径[J].高教学刊,2025,11(13):17-21.
[3]李永华,武小娟,刘红.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一中心四轮驱动”提升路径探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4,(36):68-71.
[4]马毓彤,刘硕,许倩.“样板支部”创建视角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课程思政”融合路径探索研究——以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直属党支部为例[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6(04):43-47+66.
[5] 罗茂松. 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素质提升路径探蠡[J].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4,37(06):36-41.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支持项目:《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对高校专业教师的素质要求及解决对策研究》